改良TLIF 技术与PLIF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8-13 07:00江肃非
医药前沿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术式组间腰椎

江肃非

(铜梁区中医院 重庆 402560)

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样本,分别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措施,分析改良TLIF 技术与PLIF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选取为本院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以手术方式为分组依据,对照组36例,病历资料显示:男女性别比例13:23,年龄区间50 ~68 岁,平均(59.65±2.35)岁;治疗组36 例,病历资料显示:男女性别比例15:21,年龄区间51 ~68 岁,平均(59.54±2.28)岁,所有患者入组前均以签署调研意愿书。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PLIF 手术,全麻插管,选侧卧体位,与棘突中央位置打开切口,置入椎弓根螺钉,切除棘上、棘间多余韧带组织,行全椎板切除减压、神经根减压,借助专用的手术器械清理管锥间隙,于1/3 处位置置入减压骨粒,并于椎管中央放置型号合适的椎间融合器,完成内固定,经透视检查,确认固定物位置无误以后进行止血、冲洗操作,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1]。

治疗组接受改良TLIF 手术,基础操作相同,切口打开以后,选择有下肢神经根性症状的一侧,凿除责任节下关节突、上关节突部分,去除椎间孔部分,切除同侧椎板下50%~60%的部分,对神经根管、椎管中央管实施减压操作,借助专用的手术器械清理管锥间隙髓核、纤维环组织、软骨组织等,于1/3 处位置置入减压骨粒,于后方放置椎间融合器,经影像学成像,在对侧实施开窗减压,进行止血、冲洗操作,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2]。

1.3 评判标准

手术过程中手术两组患者相关的手术指标数据,经过处理以后用作组间对比。

使用VSA 量表分别评定患者腰部、腿部疼痛程度评分,并进行数据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分析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分析中,治疗组患者手术用时(18.65±18.55)min;与对照组患者(123.32±20.35)min 相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52.51±32.12)ml;与对照组患者(322.25±50.35)ml 相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分析(±s)

组别 例数 手术用时(min) 术中出血量(ml)治疗组 36 118.65±18.55 152.51±32.12对照组 36 123.32±20.35 322.25±50.35 t-1.0176 17.0528 P-0.3124 0.0000

2.2 两组患者腰腿疼痛评分数据分析

手术实施前,两组患者在腰腿疼痛评分方面的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的时间内,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患者腰部VAS 评分(1.59±0.61)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3.52±0.65)分占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腿部VAS 评分(2.12±0.52)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2.65±0.54)分占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腰腿疼痛评分数据分析(±s,分)

表2 两组患者腰腿疼痛评分数据分析(±s,分)

组别 例数 腰部VAS 腿部VAS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治疗组 36 6.38±0.78 1.59±0.61 7.15±0.82 2.12±0.52对照组 36 6.52±0.81 3.52±0.65 7.22±0.85 2.65±0.54 t- 0.7470 12.9908 0.3556 4.2419 P- 0.4576 0.0000 0.7232 0.0001

3.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属于腰椎管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腰椎管出黄韧带的增生、小关节的增生、椎间盘膨出、腰椎管骨性退变等均可能导致腰椎中央管、神经根管受到压迫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症状通常以间歇性跛行、臀、腿、无力,会阴部位异常感觉、大小便功能受到影响等。PLIF、TILF 术式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术式,两种术式均达到神经减压、责任节融合固定、维持脊柱生物力学结构的目的[3-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分析中,治疗组患者手术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说明改良术式在手术效率与患者生理状态方面的改良均有着极大的进步;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占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手术效果良好。

综上诉述,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中,改良TLIF 手术措施有效的缩短了手术用时,降低了出血量,改善了患者生理体征,使得患者在术后的腰腿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术式组间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