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0-08-13 07:00黄仲略
医药前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内径病症左室

黄仲略

(协和江北医院心内科 湖北 武汉 43010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所收录的48 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男性11 例,女性13 例,年龄51 ~74 岁,平均年龄(62.55±5.24)岁,观察组男性14 例,女性10 例,年龄52 ~81 岁,平均年龄(63.28±6.15)岁。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性别及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含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症状;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症。③知情条件下资源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其他疾病导致心功能异常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使用进行病症治疗,包含:强心剂、利尿剂、硝酸脂、阿司匹林、β 阻滞剂等药物。

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进行手术前需要服用氯吡格雷600mg 以及阿司匹林300mg,随后为患者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造影,通过选取符合患者血管的导丝以及支架,从患者右桡动脉和右股动脉进入,通过导丝对患者的血管进行引导,于患者的患病位置进行球囊扩张,在球囊扩张至一定程度后,可置入支架进行支撑,患者的血液流动速率达到标准情况则完成治疗,在必要情况下,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置于临时起搏器对患者的血流情况进行辅助,术后需要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判断方法

心功能判断指标包含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四项心功能指标,观察治疗6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变化。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统计,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统计所有接受治疗患者的心率失常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6 个月后进行汇总。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9.78±5.58mm优于对照组患者47.71±6.97mm;对照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26.68±4.36mm 优于对照组患者47.71±31.84±5.82mm;对照组患者左室短轴缩短率29.84±2.65(%)优于对照组患者22.48±3.44(%);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3.21±4.78(%)优于对照组患者45.21±4.32(%)(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对比(±s)

组别 n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m)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 24 39.78±5.58 26.68±4.36 29.84±2.65 53.21±4.78对照组 24 47.71±6.97 31.84±5.82 22.48±3.44 45.21±4.32 t - 4.351 3.476 8.303 6.083 P - 0.000 0.001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20.83%低于对照组患者45.83%(P<0.05),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有关研究表明,该病症的传统药物治疗无法作用于已形成梗死现象的患者,只要对其进行血运重建,即可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介入治疗作为一种较新的手段,通过采用支架的置入和球囊扩张的方法对患者狭窄的血流通道进行疏通,可迅速改善患者血运,促使冠状动脉血管的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病症[2]。

本文通过选取48 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研究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能够抑制常规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对该病症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该方式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临床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内径病症左室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青春期病症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