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 阴性与HIV 阳性肺结核患者基线肝功能对比与分析

2020-08-13 07:00黄献珍
医药前沿 2020年12期
关键词:转氨酶限值胆红素

黄献珍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南宁)> 广西 南宁 530023)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是结核病患者中的特殊人群,是艾滋病最常见的、病死率高的机会性感染之一;HIV 感染后CD4+T 淋巴细胞功能下降、数量减少,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及丧失,机体对结核菌的杀伤作用明显下降,导致结核菌大量繁殖而发生结核病,HIV 感染及AIDS 的流行是结核病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相关研究是目前肺结核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1,2]。2014—2016 年南宁市农村地区TB-HIV 感染患者登记快速上升[3],无论是AIDS 和或结核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多项指标异常,肝功能损害存在与否及受损程度已成为影响HIV 和或结核病发病率、规范治疗率、病死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98 例HIV 阴性肺结核及79 例HIV 阳性合并肺结核(HIV/TB)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功能及肝功能之间的差异,为结核综合性的防治提供有利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298 例HIV 阴性肺结核及79 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HIV/TB)患者。肺结核的诊断:(1)确诊病例:①痰结核菌检查抗酸杆菌阳性,包括痰涂片和痰培养;②胸腔积液/肺泡灌洗液涂片/培养抗酸杆菌阳性;③肺部组织活检病理报告结核阳性;④培养提示非结核分枝杆菌除外。(2)临床诊断病例:①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②结核菌素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提示典型肺结核改变;④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抗结核治疗有效;具备上述前3 项中的2 项和第4 项则为临床诊断病例。艾滋病感染者均经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两组均排除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损害等其他引起肝功能损害者。其中,HIV 阴性肺结核组298 例,男例181 例,女117 例,年龄8 ~83 岁(47.64±18.82 岁),HIV/TB 组79 例,男例59 例,女例20 例,年龄11 ~75 岁,平均年龄47.40±16.61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肝功能监测及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检测肝功能,肝功能损害结果按《常用肝脏生物化学实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共识》[4]进行评估分类:轻度:ALT/AST ≤正常上限值3 倍和或胆红素≤正常上限值2 倍;中度:ALT/AST 为正常上限值3 ~10 倍和或胆红素为正常上限值2 ~5 倍;重度:ALT/AST >正常上限值10 倍和或胆红素>正常上限值5 倍。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以M(Q)(M=中位数,Q=四分位数)表示;偏态分布两独立样本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比较

HIV 阴性肺结核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低于HIV/TB 组,其白蛋白显著高于HIV/TB 组(P<0.05),HIV 阴性肺结核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3.76%,其中轻度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8.39%;中-重度的为5.37%;ALT 升高发生率为9.06%,AST 升高为11.41%,总胆红素升高为8.72%,白蛋白降低为24.83%;HIV/TB 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0.38%,其中轻度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1.52%,中-重度的为8.86%,ALT 升高发生率为13.92%,AST 升高为18.99%,总胆红素升高为6.33%,白蛋白降低为60.76%。HIV/TB 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TB 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中均以转氨酶升高及白蛋白降低多见,且AST 水平升高发生率高于ALT,两组转氨酶水平升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HIV/TB 组白蛋白降低发生率显著高于TB 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肝功能的比较(M(Q))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异常构成比比较

3.讨论

HIV 感染和或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异常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如结核感染或HIV 感染本身亦可引起肝功能损害,两者双重感染使得肝功能损害加重[5]。本研究显示,TB/HIV 双重感染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TB 组高(P<0.05),其中以轻度肝损为主;两组肝功能受损主要表现在白蛋白降低及转氨酶水平升高,胆红素升高发生率相对较低,且HIV/TB 组白蛋白降低发生率高于TB 组。HIV 感染和TB 为长期慢性消耗疾病,而合并HIV 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体质更差,使得机体消耗更大。HIV/TB 组患者转氨酶水平高于TB 组,转氨酶升高反应肝细胞受损,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一定比例患者出现肝细胞受损。两组的转氨酶水平升高发生率有差异且HIV/TB 组患者转氨酶水平高于TB 组,可能提示了双重感染加重了肝功能损害,但肝细胞暂未受到明显损害,或如有学者分析,HIV 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后,细胞免疫受到抑制,使HIV/HBV 重叠感染者转氨酶水平下降,肝脏细胞损伤减轻[6]。有研究显示,在非HIV 感染人群中,即使肝功能正常,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反应及纤维化[7],但本研究未对患者行肝脏活检,有待进一步研究。

肺结核不同人群治疗前即可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及肝功能损害,尤其是HIV/TB 人群尤为明显,其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HIV 阴性肺结核患者,应予以重视。在进行TB 诊断时应注意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高患者的表现与普通结核病患者类似,而CD4+T 淋巴细胞计数低的患者常表现为肺外结核病。对于合并结核病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必要时调整抗病毒或抗结核药物的剂量,进行血药浓度监测[8]。对肺结核患者应检测有无HIV 感染,对合并HIV 感染患者应警惕肝功能受损情况并予加强护肝治疗,间接提示了加强肺结核综合性治疗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转氨酶限值胆红素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关于废水排放特别限值的思考
辽宁省辽河流域石油炼制排放限值的制定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蓄电池SOC限值下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