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敏C 反应蛋白与其死亡关系探讨

2020-08-13 07:04张彩虹吴海波姚少峰孙本贵
医药前沿 2020年12期
关键词:转氨酶白蛋白死亡率

张彩虹 吴海波 姚少峰 孙本贵

(1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肾病学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2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虽然近年来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率不断提高,但患者的死亡风险仍较大[1]。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探讨血清Hs-CRP 与MHD 患者死亡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延长MHD 患者透析时间,减少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透析中心2010 年1 月1 日—2016 年12 月1 日期间MHD 患者,随访时间2017 年1 月1 日—2019 年1月1 日。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18 岁;(2)透析龄大于3个月;(3)每周透析3 次,每次4h。(4)透析通路均为动静脉内瘘。排除标准:(1)随访资料不完整;(2)有严重感染、急性感染;(3)3 个月内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4)活动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5)严重胃肠道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本中心德国贝朗血液透析机治疗,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用水符合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标准,透析血流量200 ~25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

1.2 检测方法

采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分离血浆于冷存。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Hs-CRP 水平。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通过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所有其他生化参数使用自动分析仪按标准实验室程序均获得。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或构成比表示,三组计数资料之间及两两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计量资料用±s 表示,三组独立样本之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或非正态分布资料之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或者秩和检;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累计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以Log-rank 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Cox 回归分析MHD 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MHD195 例,年龄(58.05±14.14)岁。患者透析龄(38.19±32.12)月,糖尿病肾病占48 人,119 人尚且有残余肾功能,血红蛋白(83.16±20.64)g/L,谷丙转氨酶(20.01±11.96)IU/L,谷草转氨酶(19.98±11.62)IU/L,白蛋白(36.42±5.58)g/L,血钙(2.22±0.29)mmol/L,血磷(1.83±0.65)mmol/L,甲状旁腺激素(248.97±325.73)pg/mL,肌酐(11.89±6.68)mg/dL。所有患者Hs-CRP(11.65±25.44)mg/dL;低水平组H1(<0.75 mg/dL)共65例,Hs-CRP(0.34±0.19)mg/dL;中水平组H2(0.75 ≤Hs-CRP ≤5.23)mg/dL 共65 例,Hs-CRP(2.43±1.33)mg/dL;高水平组H3(Hs-CRP >5.23 mg/dL)共65 例,Hs-CRP(32.18±36.27)mg/dL。

2.2 临床终点事件

2 年随访期间,9 例死亡,9 例转为腹膜透析的患者和7 例患者接受肾移植,20 例感染,84 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卡方检验提示,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高水平组感染病例达39 例,而中水平组及低水平组分别为27 例和18例;高水平组感染率显著高于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Kaplan-Meier 生存分析表明,以首次透析为起点,以死亡作为终点事件,3 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检验χ2=104.5,P<0.0001),高Hs-CRP 组生存率较低,见图。

图 以MHD死亡为终点事件,高、中、低Hs-CRP组的生存曲线(Kaplan-Meier分析)

2.3 危险因素分析

以患者死亡为因变量,以Hs-CRP、性别、年龄、透析龄、糖尿病肾病、残余肾功能、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肌酐、感染、心血管事件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COX 回归模型,Hs-CRP 水平越高,存在糖尿病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为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见表。

表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结果

3.讨论

Hs-CRP 是一种非糖基化的聚合蛋白,机体急性感染期血清水平迅速升高,检测水平不受患者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等因素影响[2],本文证实越高Hs-CRP 水平,血清白蛋白越低。本文血清白蛋白和Hs-CRP 均是预测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样本量偏小。Hs-CRP 与MHD 患者的高死亡率相关,而该研究仅招募了普遍存在的患者,并且由于审查偏倚可能低估了Hs-CRP 对死亡率的影响[3]。其得出的结论有待前瞻性大规模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猜你喜欢
转氨酶白蛋白死亡率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