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针对性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分析

2020-08-13 07:00张伟
医药前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医嘱保健血压

张伟

( 昆山市中医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相关调查数据[1]表明,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率已经高达28.5%,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鉴于此,基于糖尿病、高血压特征,实施及时有效的干预尤为必要,可维持血糖、血压处于稳定状态。然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防控难度加大,其原因在于患者疾病认知较差,自我效能降低,往往难以长期坚持医生的医嘱。为了能够引导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疾病知识,本研究提出实施预防保健指导,并总结分析了具体实施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收治的80 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8 例,女32 例,年龄60 ~73 岁,平均年龄(68.4±0.8)岁。以选入组别的顺序分为两个小组,单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对比一般性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预防保健措施,时间为一年,具体内容包括:

1.2.1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尽可能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疾病知识,采取健康讲座、教育咨询、一对一指导、示范教育等方式,对血糖控制必要性、严格遵照医嘱服药等知识进行重点宣教。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应留意患者不良情绪,积极引导,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心理护理

首先,医务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促使其意识到积极治疗的必要性的,提高患者依从性;耐心倾听患者内心所想,分析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予以有效疏导。采取一对一沟通方式,鼓励患者将内心所想完全倾诉出来,宣泄出自己的压力。医务人员应适时流露出理解与怜悯之情,用目光、语言、动作来激励患者;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不良情绪对病情及生活的危害,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例如聊天、写日记、看书等。把患者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活动,相互鼓励、分享与探讨,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鼓励治疗效果明显的患者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以此来鼓舞其它病友。最后,开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专题讲座活动,对于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问进行细致解释,强化患者的认知,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用药指导

反复强调用药治疗的必要性,严格遵照医嘱,不得随意更改用药量。同时并详细讲解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果不良反应较为强烈,应迅速通知医务人员。

1.2.4 饮食指导

基于此对每日必需摄入能量、热量进行计算,结合计算结果,指导患者根据15%蛋白质、55%~65%碳水化合物、20%~30%脂肪的比例来合理调配这三大营养物质,并将其作为饮食摄入的基本原则[2]。尽量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取,降低氨基酸和麦淀粉的摄入量。尽可能地多食用植物油,少摄入或者不摄入油炸食品,严禁食用脂肪酸含量和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

1.2.5 运动锻炼指导

制定运动干预计划,鼓励患者每日运动,但运动量应适当,若患者存在冠心病,需将其心肺功能结合起来对运动强度做出计算,并运动方式、时间和频率确定。

1.3 疗效评价

随访调查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变化情况,以此为依据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标准:(1)显效:患者餐后血糖、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均持续降低,并长期保持在标准范围内;(2)有效:患者血糖与血压指数有所降低,但仍需治疗;(3)无效:患者血糖或血压指数并未任何变化,有的甚至不断提高。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以(%)表示所收集的数据,并通过χ2检验。若P<0.05 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统计,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表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讨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临床高发疾病,再加上老年人身体耐受力的降低,发病率持续增长[3]。如果不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诱发心肌梗塞、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对此,本研究提出实施针对性预防保健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予以有效干预,引导患者改善不良情绪,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并规范饮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研究结果证实,预防保健措施在控制患者血糖血压、优化预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临床运用。

猜你喜欢
医嘱保健血压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稳住血压过好冬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