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8-13 07:00张丽君
医药前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医源性洗液附件

张丽君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宜兴 214221)

近年来,随着内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内镜领域继续发展。内镜的不开刀现代医疗微创技术更多地取代着传统手术,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临床应用价值显著[1-2]。但是,内镜的结构非常复杂,所以就很容易隐藏致病菌,若感染性因子传播给行内镜检查的患者,将引发医源性感染,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3]。本研究于2018 年2 月起开始在内镜清洗消毒中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8 年2 月起开始在内镜清洗消毒中实施护理干预,选择其中的33 例样本作为观察组,其中胃镜样本21 份,肠镜样本12 份;选择2018 年2 月前的35 例样本作为对照组,其中胃镜样本25 份,肠镜样本10 份。两组的消毒人员和所用的消毒器械均一样,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处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质量控制,即遵照相关规定采用常规的工作方法对内镜及附件进行清洗消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定。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年版)》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的内镜清洗消毒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保证清洗消毒的质量,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1.2.2 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内镜感染管理方法》等相关规定和相关文件的学习,熟悉内镜的结构,掌握内镜清洗消毒知识,了解内镜清洗消毒中存在的感染风险,定期组织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

1.2.3 规范内镜的清洗消毒流程。在使用后,内镜和附件都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①水洗。将内镜放进清洗槽内,利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在用纱布擦洗镜身,清洗过程中注意镜身缝隙处的清洁。将活检入口的阀门、送水送气以及吸引器的按钮取下,用毛刷刷洗活检孔道和吸引器管道,用流动水冲洗并擦干。内镜的附件如活检钳、切开刀等,用毛刷刷洗钳瓣关节处和内面,用流动水冲洗并擦干。清洗的纱布要用一次性的纱布,清洗刷也要秉持每次消毒的原则。②酶洗。以1:200 配置多酶洗液,先将擦干之后的内镜放入酶洗槽内完全浸泡,严格控制浸泡时间。然后在用多酶洗液冲洗送水和送气管道,在用吸引器将多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内镜的附件擦干后也需用多酶洗液浸泡,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 ~10min。每清洗一条内镜后更换酶洗槽内的多酶洗液。③清洗。用流动水冲洗经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及附件,还要注意管道内残留的多酶洗液及松脱下来的污物,可以用注射器向管道内冲气,排出水分。④消毒。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在将清洗擦干之后的内镜放入消毒槽内,完全浸没,确保各管道灌满消毒液。浸泡时间为胃镜和肠镜10min、支气管镜20min。切开刀、活检钳、细胞刷等内镜附件采用压力蒸汽灭菌。⑤清洗。将消毒后的内镜从消毒槽中取出,用流动水冲洗内镜及各孔道,用纱布擦干。支气管镜经上述操作以后,还需要用7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⑥储存。将清洗消毒后的内镜及附件储存于专用储存柜内,镜体应采用悬挂放置,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1.2.4 防范二次污染。就诊结束后,应用紫外线对内镜室进行消毒处理;用流动水充分刷洗清洗槽,并用消毒剂擦拭;及时更换消毒液,对消毒槽进行消毒和刷洗;用75%乙醇擦拭内镜储存柜和内镜运输车。定期检测过滤水中微生物的含量,防止因水源污染而出现的医源性感染情况出现。医务人员在操作时佩戴一次性手套,平时要注重手部卫生。

1.2.5 加强监管。根据当日医务人员的情况和内镜数量,严格控制每日的接诊量,要避免过量的使用内镜。就诊结束后,记录好内镜使用的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疾病等)、内镜编号、内镜使用和消毒时间、以及操作的具体医务人员,以备查阅。医院的感染质量控制部门每月要对内镜进行生物学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对相应医务人员进行惩罚。

1.3 观察指标

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年版)》:消毒之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要<20cfu/件。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例数用n 表示,计量资料用±s 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

两组内镜消毒后经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n(%)]

2.2 两组内镜护理质量以及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内镜护理质量评分(97.23±2.61)明显优于对照组(76.75±2.26)分,差异显著,P<0.05,感染发生率1(3.0%)低于对照组3(8.6%),P>0.05。

3.讨论

近年来,内镜更是成为诊断、治疗内科疾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甚至是某些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如清洗消毒不合格,极易滋生细菌,从而导医源性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因此,严格控制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是合格诊疗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特别是中小型医院,由于医疗体制的转型,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并存,人们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存在医院规模小、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设备仪器不足等劣势条件的中小型医院来说,更应加强对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控制,以防止出现医源性感染等医疗事件。

本研究在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在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加入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定、加强专业知识培训、规范内镜的清洗消毒流程、防范二次污染和加强监管。观察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内镜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此结果说明增加护理干预后,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在中小型医院的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增加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清洗消毒的质量,对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医源性洗液附件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附件 注释体例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五味黄连洗液止痒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6例分析
苦参黄柏洗液治疗慢性肛周湿疹40例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