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2020-08-13 07:00孟启明
医药前沿 2020年12期
关键词:癌性外用癌症

孟启明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02)

癌性疼痛让患者处于较大痛苦中,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发现,中药外用治疗针对患者的癌性疼痛特点,为患者提供了膏剂等用药方式,突出了中药外用药物治疗的特点,缓解了癌性疼痛对患者的影响,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止痛方法。具体请看下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观察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在院治疗的癌性疼痛患者进行,所有患者均使用中药外用治疗。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共纳入40 例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33:7,平均年龄为(69.45±6.15)岁。

1.2 方法

为患者提供中药外用治疗,根据“不通则痛”的原则,对患者的癌性疼痛进行治疗,发挥中医治疗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原则,减轻患者的疼痛。像乳香、莪术、当归、半夏、穿山甲、冰片、丹参、大黄、生川乌、没药、蟾酥、细辛等常用中药,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为其搭配,如果患者为胸痛可以为其提供白芥子、乌头、荜拨、细辛、丹皮、牙皂等外敷,如果患者为肋痛可以为患者提供佛手、青皮、桃仁、香附、柴胡等外敷,如果患者为腹痛可以为其提供川椒、天南星、乌药、小茴香、三棱等外敷。其中还要根据中药外敷的情况分为散剂、酊剂、膏剂等方式,并遵循它们的特点,按照一定用药规律严格执行,缓解癌性疼痛。

散剂外用主要特点为细末状,然后使用水、醋、甘油、蜂蜜等辅料调和而成,能起到温经通络、解毒散结的作用,有效率较高,一般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每天使用1-3 次即可,过多则容易增加毒副作用。酊剂主要特点为澄清液体制剂样,能较快渗透到疼痛部位,通络散结,改善血流量,此种药物的使用根据患者的疼痛评分进行,副作用较少。使用时一般添加生附子、生川乌、冰片等,打成粉然后用75%的乙醇浸润然后在患者痛处外敷,缓解疼痛感。膏剂主要特点为软和硬,软膏是以粉末或者水醇提制后浸膏调匀形成的半固定制剂,硬膏是用树脂、橡胶等做基质调和而成的。膏剂一般较常见的有蟾酥膏,可以针对肝、肺、胃等癌性疼痛进行外用治疗,毒副反应较低,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特点和规律性较明显。为方便观察疗效以及调整药物,本次临床观察实验统一使用外用散剂,辅料使用甘油。

1.3 观察指标

利用国际疼痛评估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0 分为无痛,10 分为严重疼痛,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癌性疼痛越严重。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治理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毒副反应情况。观察时间为一周。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描述,治疗前后的数据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如果(P<0.05)那么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尤其男性疼痛评分更低,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表 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 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对比(±s,分)

性别 例数 治疗前疼痛评分 治疗后疼痛评分男33 5.24±1.03 1.87±1.34女7 5.69±2.37 3.01±1.18 0.810 2.082 P-0.423 0.044 t -

3.讨论

癌性疼痛增加患者的痛苦,让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十分煎熬,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对中药外用治疗进行了研究,发现中药外用治疗的方式非常多,除了文中阐述的几种还有涂膜剂、透皮贴剂等方式,为不同情况的癌症患者提供了疼痛上的帮助,缓解了临床对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的压力,减少了癌症患者依靠镇痛药物镇痛的概率,为癌症患者机体健康作出了保障[1]。

中药外用治疗将癌性疼痛看做“痹症”,根据患者的疼痛位置、体质特点,为患者配置了不同的外敷药剂,充分展示了中药外用治疗的用药特点,突出了用药治疗的灵活性、针对性,减少了镇痛药物在患者机体中的沉积,避免了镇痛药物对胃肠造成的刺激,提高了中药药物镇痛的速度[2]。

中药外用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疼痛评分,减少了患者感受到疼痛的概率,为癌症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的依从性提供了保障。中药外用治疗从使用方法上也较简单,能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使用,像胸痛患者可以根据胸痛次数和胸痛时间,掌握疼痛规律,然后选择合理的外用药剂,能提高药剂镇痛的及时性,改善癌性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中药外用治疗用药特点和规律与患者疼痛情况、位置、病情、体质等息息相关,上述内容有效归纳了其中的主要特点和规律,突出了中药外用治疗的“舒筋散结、通络止痛”等作用,利用了莪术、冰片等镇痛消肿、活血化瘀的作用,为患者治疗提供了帮助,转移了患者在疼痛上的注意力[3]。

而且中药外用治疗提高了药物在皮肤中的渗透效果,保障了机体的循环,让药物通过机体代谢及时排除体外,减少了体内的毒素,为患者治疗提供了辅助,发挥了镇痛等作用,突出了中医治疗在癌性疼痛方面的治疗优势。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外用治疗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癌性疼痛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的作用较好,其用药方便,缓解了癌症患者的痛感,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癌性外用癌症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癌性疼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