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髓开窍汤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效果分析

2020-08-13 07:00朱锐炫李文敏
医药前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障碍住院

朱锐炫 李文敏

(1 灵璧济安医院神经内科 安徽 宿州 234200)

(2 灵璧济安医院康复科 安徽 宿州 234200)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后遗症,发病率约占所有急性脑卒中的23%~51%。本病是由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或脑干部位受损引发,表现为构音和摄食障碍,轻者影响进食及言语交流,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1]。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吞咽功能或实现吞咽代偿,西医多采用鼻饲、静脉营养、吞咽功能训练等方法,治疗,整体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使用补肾益髓、开窍醒神等药物,达到疏通脑络、调节脏腑功能等效果。低频电刺激属于物理治疗方法,刺激咽喉部肌肉及神经,有助于神经功能的修复,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补肾益髓开窍汤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 年1 月—2019 年10 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2 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男25例,女16 例,年龄42 ~78 岁,平均年龄(63.4±9.3)岁,病程1~6 周,平均(3.1±1.5)周;对照组41 例,男24 例,女17 例,年龄41 ~79 岁,平均年龄(63.1±9.5)岁,病程1 ~5 周,平均(2.9±1.4)周;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 或MRI 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经田饮水试验证实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其中,5 级2 例、4 级18 例、3 级29 例、2 级33 例;中医辨证均属于脾肾亏虚证;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并发心肌梗死、严重全身感染等;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视患者吞咽情况给予鼻饲饮食或辅助静脉营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补肾益髓开窍汤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补肾益髓开窍汤药用熟地15g,山药15g,石菖蒲10g,远志10g,山茱萸15g,天麻10g,僵蚕10g,胆南星10g,全蝎6g[3],每日1 剂,水煎2 次,取汁200 ~300ml,早晚各服用100ml;低频电刺激采用Vocastim-master 吞咽治疗仪,把2 个电极的正极放在第7 颈椎处,负极放在颌下与环状软骨之间,设置模式为T/R 低频刺激,刺激1s,休息3s,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选择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适应并能作出吞咽动作为最佳,20min/次,1 次/d。2 周为1 个疗程,治疗4 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吞咽困难症状完全消失,能够自主进食,言语清晰,吞咽障碍程度评分为10 分;显效:吞咽困难症状明显减轻,进食基本无碍,语言功能明显提高,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提高6 ~8分;有效:吞咽困难症状有所改善,能缓慢自主少量进食,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提高3 ~5 分;无效:吞咽困难症状无明显改善,无法自主进食,言语不清,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提高不足2 分[4]。

1.4 观察指标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法(SSA)、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评估治疗前后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记录吞咽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吞咽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吞咽功能指标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吞咽功能指标比较(±s,分)

组别 n 洼田饮水试验 SSA MNA治疗前 治疗后 P 治疗前 治疗后 P 治疗前 治疗后 P观察组 41 18.91±12.02 25.21±13.16 <0.05 26.75±3.43 20.10±1.92 <0.05 18.97±3.14 24.02±3.29 <0.05对照组 41 18.94±12.13 20.18±10.47 <0.05 26.78±3.29 23.69±2.34 <0.05 19.05±3.18 20.54±3.15 <0.05 P- >0.05 <0.05 - >0.05 <0.05 - >0.05 <0.05 -

2.3 两组吞咽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吞咽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吞咽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

组别 例数 吞咽功能平均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41 14.75±2.64 20.73±4.52对照组 41 22.31±4.16 31.36±7.25 P-<0.05 <0.05

3.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属“喉痹”范畴,病位在咽喉,与脾、肾两脏关联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足少阴肾经循行于喉咙,脾为后天之本,是饮食水谷通道,脾肾亏虚则咽喉失去濡养,发为吞咽困难。根据这一病机特点,本研究使用补肾益髓开窍汤,方中熟地补肾益精;山药、山茱萸补益肝肾;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安神定志;天麻、全蝎化痰通络;僵蚕、胆南星清热化痰、熄风定惊。全方共奏补肾填精、化痰开窍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抗凝等作用,有助于稳定脑内环境的稳定,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神经功能[5]。低频电刺激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其基于神经促通技术和神经元重塑原理,直接刺激咽部肌群,诱导吞咽反射,进而刺激大脑吞咽中枢,重建反射弧,从而提高吞咽功能[6]。

综上所述,补肾益髓开窍汤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效果确切,能提升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加快吞咽功能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障碍住院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跨越障碍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