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发药模式的优化效果分析

2020-08-13 07:00赵战威王玮
医药前沿 2020年12期
关键词:调配差错药房

赵战威 王玮

(威海市中心医院 山东 威海 264400)

合理用药有助于治疗有效率提高,保障了医院的安全用药。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门诊药房的管理中,通过实施药品调配发药模式,有效提高管理质量,预防药患纠纷[1]。本文将以我院近两年(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100 例患者为对象,探究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发药模式的优化及其存在问题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涉及对象为100 例行门诊用药治疗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 例。参照组,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年龄为33 ~71 岁,平均为(51.67±4.14)岁。研究组,男性30 例,女性20 例;年龄为35 ~72 岁,平均为(51.75±4.3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常规管理:

依照药房有关规定实施管理。

1.2.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药品调配发药模式:

(1)药房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有效期管理、采购管理等,药房需配备协管人员,确保药物使用安全;及时管理药房布局,完善药品入库、出库以后,不断完善信息更新,同时在下班之前,需认真核对药品,整理归类,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及时整理与归位措置药品。(2)制定用药预防方案,监测与预防用药情况,确保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药剂管理者需严格控制用药流程,及时发现用药差错产生原因,如意外事故、药品配置方案等。完善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用药错误情况。(3)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学习并考核,加强管理,提高药剂师的安全意识,培养责任意识与道德建设,改善综合素质;同时严密观察用药过程,有效分析用药过程中存在差错危机,及时整改,确保用药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用药差错发生率、药患纠纷发生率,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由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组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药方不合理情况分析

研究组患者中,用药差错0 例,药患纠纷0 例;参照组患者中,用药差错4 例,药患纠纷4 例。药方不合理现象调查结果分析:研究组患者用药差错、药患纠纷均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药方不合理情况分析[n(%)]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n(%)]

3.讨论

在医院工作中,门诊药房管理属于重要工作,药剂师应当对每天用药情况、药物周转等详细记录与管理,对于确保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减少不科学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要求也更高,基于此,医院应当以原有用药管理为基础,优化升级,保障了药房管理科学性,提高用药合理性。药房中通过开展药品调配发药模式,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药剂师的培训,不断促进医师业务素质提高,减少用药差错发生率。目前,我国药学服务水平与质量存在普遍不高的现象,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如药师业务能力与精力有限,由于医师忙于领药、发药、取药等工作,患者逗留窗口取药时间短,环境嘈杂,患者数量多,使得药房人员无法详细交谈,并交代药物应用有关知识[3]。药师与患者间沟通被视为一门艺术,不同语调、语言的组合所表达的沟通效果完全不同,这就影响着患者的用药情况。药师通过药品调配发药模式,重视所服务患者,需意识到患者是具有思想丰富、独立人格的人,行为、语言、动作等均带给患者不恰当暗示,从而影响用药情况,预防药患纠纷[4]。本次研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药品调配发药模式,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用药差错、药患纠纷均低于参照组,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门诊药房中采用药品调配发药模式,有效减少药患纠纷,得到满意评价,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调配差错药房
养猪饲料巧调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大气调配师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调配工人
张馨予调配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