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患有糖尿病,日常3件事要特别注意,不然血糖容易升高

2020-08-13 07:09叶秋棠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病症胰岛素心态

叶秋棠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0014-01

当父母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后,其会出现茫然、焦虑以及恐惧的不良情绪,加之父辈群体普遍性文化水平有限及认知、记忆力水平较低,致使其很容易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跟着别人走”的现象,例如听别人说吃什么药有效自己就吃什么药,听广告说吃某药后可彻底治愈糖尿病,但到头来落得人才两空等。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理知识的缺乏与其体内胰岛素的缺乏一样具有危害性,为了避免我们的父母少走弯路,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3件事,以有效控制好其血糖水平。

1. 保持良好的心态,正视自身病情

当我们的父母患有糖尿病后,其通常会表现出以下两种不同心态,即太在乎与不太在乎,其中太在乎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恐慌等情绪,认为一旦患有糖尿病病症后,基本上自己的后半生算是完了,上年纪后随着劳动力的下降,正是自己享受悠闲美好生活的大好时光,患有这种“不死的癌症”后不仅需要每日吃药,且还需严格对饮食进行控制,致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很多患者为了可以治好糖尿病,还会出现到处拜访“民间名医”的方式来希望可以获得治疗糖尿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大多结果都是失败的,加之饮食上的严格控制,使得患者越来越没精神,越发对生活抱有消极态度。不太在乎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过分洒脱等情绪,此类患者之所以会产生不太在乎的心态状态主要与糖尿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加之认为并发症离自己很远有关,会出现不控制饮食、不遵医嘱用药等不良行为,致使造成病情的恶化。

当父母患有糖尿病后,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心态,即不但要对糖尿病病症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不得对糖尿病有过度的惧怕心态,要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告知父母所出现的焦虑以及烦躁等负面情绪对病情的恢复都是徒劳的,只会降低生活质量,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在面对糖尿病病症时,不仅不得对其进行藐视,也不得被它所吓倒,应严格遵医嘱要求按时服药,平日里适当运动,科学饮食,保持乐观心态。

2. 明确病情,针对性接受治疗

当得知父母患有糖尿病后,应先对其实际病情进行明确,例如搞清楚父母患的到底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并到底是属于轻型还是重型?属于胰岛素抵抗还是胰岛素功能减退?以此有针对性性接受治疗。

针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发病较急,患者多身形消瘦,会出现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且患者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现象,需借助于胰岛素药物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的C肽水平以及血胰岛素水平较低,且基本上不会被测出,其体内的胰岛β细胞抗体会持续出现阳性现象。1型糖尿病亚型是指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此类患者病情进展缓慢,治疗早期无需依赖于胰岛素,发病时大多患者并不肥胖,具备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此类糖尿病患者会表现出胰岛素抵抗伴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不伴胰岛素抵抗或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现象,数据显示,大约有9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病症类型,该类糖尿病病症类型主要由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所造成,另外,不良生活习惯、血脂水平异常、腹型肥胖、年龄较大以及糖耐量异常也属于诱发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因素。诱发糖尿病病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实际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个体性差异,严格遵医嘱要求接受治疗,以避免治疗盲目性。

3. 养成良好生活行为,避免血糖升高诱发因素

饮食控制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且需患病后长期执行该措施,为保障父母饮食控制治疗效果,可结合其自身年龄、性别以及身高等指标来算出有效的理想体重,而后再结合其实际的理想体重及实际血糖水平等来计算其所需实际饮食总热量。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不但体现在对主食的控制,還体现在副食方面的控制,例如肉类以及瓜果蔬菜等,特别针对于含热量较高以及糖分含量较高的食物来说,必须严格综合控制,以使患者体重达到标准水平。父母患有糖尿病病症前基本上对饮食知识的了解度较低,致使其患病后只会单纯性的减量主食、禁食水果,且不会按自身指标换算出每日营养物质所需比例,因此需指导其学会自己配餐,可结合自身需求科学合理的选择食物及食物烹饪方式,以促使血糖水平的稳定。

经研究显示,适当的运动可积极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提高其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物质的利用率,改善其胰岛素受体亲和力水平,进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消除体内多余脂肪,起到减轻体重以及控制血糖的治疗目的。应告知父母运动并不是时间越久、强度越大越好,需结合自身情况适量运动,保障运动的循序渐进性,每日定时定量运动即可,运动不得在空腹时进行,需于餐后1小时后进行,以有效预防低血糖现象。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运动时最适宜的运动心率为170减去年龄余数,同时需以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舒适感觉为宜,建议尽量选择太极、步行以及慢跑等有氧运动方式。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父母患有糖尿病后,应引导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结合自身病情针对性接受治疗,养成良好饮食及运动习惯,并持之以恒,这将有利于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疾病预后,降低并发生发生机率,延长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病症胰岛素心态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做谦逊的人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阿呆的病症
地球的五大病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