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分析

2020-08-13 10:31王冬梅裔粉娣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

王冬梅 裔粉娣

【摘  要】目的:讨论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组各39例,观察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饮食指导)干预结果。结果:从遵医嘱依从率入手分析,对照组(64.10%)比研究组(94.87%)低,P<0.05。从营养指标水平入手分析,干预后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从FBG、2hPBG水平入手分析,两组干预前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数值比干预前低,P<0.05。研究组干预后数值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饮食指导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稳定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饮食指导;糖尿病;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134-02

糖尿病是遗传与饮食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只有通过药物稳定血糖水平控制疾病发展,从而规避并发症等危险因素,维持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干预对整体疗效提升有积极辅助作用,尤其是饮食指导,能够引导患者自主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对并发症预防有着积极意义,更利于预后质量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78例糖尿病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急性糖尿病并发症与精神意识障碍者。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5.3±4.2岁;平均病程5.35±3.14年。研究组年龄平均56.5±4.6岁;女性21例,男性18例;平均病程5.16±2.37年。基线资料互相匹配,比对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与基础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与用药指导等。研究组联合饮食指导干预,方法如下:

1.2.1营养评估

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了解患者体质量与劳动强度等基本资料,展开各项检查后记录个人信息,为患者建立个体化健康档案。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与血糖水平及病情进展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方案。

1.2.2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理解能力与学历水平等个体差异,采取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与宣传栏、播放视听材料等个体化的宣教途径,通过小组集体宣教或个体化宣教等形式,介绍疾病病因、治疗方法、饮食结构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为出院后患者提供延续性饮食护理,采取微信群等方式,不定期提供宣教知识内容,纠正患者错误饮食习惯与观念,要求其掌握饮食注意事项与食物热量计算方法、每日总热量需求等自我护理技能。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发挥家属监督与支持等作用。

1.2.3饮食管理

体重正常范围内的患者,要求糖分摄入量不能超过250g/d;肥胖者要求糖分摄入量不能超过150g/d;脂肪摄入量不能超过总能量的25%;胆固醇摄入量不能超过250mg/d;蛋白质摄入量不能超过总能量的15%。口渴多饮与肺热炽盛患者,饮食以生津止渴与清热润肺原则为主;胃热炽盛与多食善饥患者,饮食以养阴增液与清胃泻火原则为主;肾阴亏虚与多尿而浊患者,饮食以滋阴固肾的原则为主。要求患者明确掌握食物交换原则,为患者提供营养价值表与交换四大类食物内容,患者可根据饮食喜好交换饮食食物,丰富食谱内容,确保营养均衡。

1.2.4血糖监测

要求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方法,定时在家中做血糖自我监测,每日测量次数根据病情变化确定。规范使用降糖药物,鼓励患者主诉不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或是通过微信等方式及时咨询。不定期随访患者出院后饮食情况。

1.3观察指标

了解病人遵医嘱依从性,评定标准中完全依从是指听从护士嘱咐,积极配合医疗工作展开;部分依从是指时常听从护士嘱咐,大部分配合医疗工作;不依从是指不配合医疗工作展开。比较两组营养状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正常值为3.89-6.1mmol/l,餐后2h血糖2hPBG正常值<7.8 mmol/L。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研究用spss15.0软件,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依从率

从遵医嘱依从率入手分析,对照组(64.10%)比研究组(94.87%)低,P<0.05;如表1所示。

2.2营养状况

从营养指标水平入手分析,干预后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2所示;

2.3血糖变化

从FBG、2hPBG水平入手分析,两组干预前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数值比干预前低,P<0.05。研究组干预后数值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血糖水平与预防并发症风险,在漫长的治疗期间对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危险因素规避成效。但实际上,大部分患者普遍存在認识片面与遵医嘱依从性差等问题,尚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利于疾病控制与预后质量改善。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整体疗效;对此,还需加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水平[1]。

在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中,应当加强患者病情评估,明确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包括营养水平与体质量等,确保饮食方案制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采取多种手段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认知度,纠正错误认知,使其意识到良好生活习惯对病情发展控制的重要性。采取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展开宣教与指导,做好操作解释与信息咨询服务等工作,要求语言言简意赅且通俗易懂,提高亲切度与专业度,加强对行为与思想的有效引导。教会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方法,包括运用软件计算每日营养需求量与食物交换法等,让患者明确哪些食物应当少吃,哪些食物有益等,减少自我护理盲目性。患者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与口味等灵活搭配饮食,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丰富食谱内容。饮食前后都应当测量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搭配饮食,控制蛋白质与胆固醇等食物摄入量,减少油腻与生冷等食物刺激,从而有效缓解病情。针对于依从性差或高龄患者,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工作中来,配合医生制定饮食方案,突显护理干预的人文性与系统性。家属在患者自我管理中起到了监督引导作用,对患者不良饮食行为能够及时制止,同时给予家庭力量支持,更利于患者治疗自信心提升。医院应当加强社区服务机构的联系,做好社区糖尿病患者病情登记与延续性护理指导工作,让患者感受到专业医疗服务,从而提升配合度与依从性。在自我护理中出现不适情况,应当及时到社区或医院就诊,做好并出示近期饮食等自我护理记录成果,确保措施落实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除此之外,患者应当戒烟戒酒,合理进行有氧运动,改善体质同时稳定身心状态,从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2-3]。

综上所述,饮食指导能够提高患者遵医嘱依从性与自我护理效能,稳定血糖指标水平,改善营养状况,更实现了医疗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谈火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饮食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281.

[2] 肖芳.中医饮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3):351-352.

[3] 崔晓芽.自我饮食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价值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8):15-16.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