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方法探析

2020-08-13 10:25陈龙凤
教育界·A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人文关怀方法

陈龙凤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固有知识,还应该着重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让语文知识能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不断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文章分析了初中语文教育中进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人文关怀的现状以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人文关怀;方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学家不断认识到进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由于语文科目人文性较强,学生不但要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还要培养人文素养,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就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一线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进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仅关注学生成绩,教学方法老旧,缺乏创新,没有将人文关怀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关注学生本身及其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精神等层面的需求,尽最大可能发挥人文关怀的优越性。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有着极大的波动性,不断面临外界的各种诱惑。初中阶段是高中的基础,学生在这一时期走向青春期,正处于价值观和自我意识不断建立的过程当中,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初中生往往追求独立,向往自由,但同时也非常敏感,经常受到周围人的态度的影响而发生情绪上的波动,他们在被忽视或受到否定时,往往情绪敏感脆弱,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肯定与认可。教师在这一阶段应该及时引导学生的想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视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乐观的情绪,保护好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学习方面,初中课程比小学课程数目多了很多,也更加深入,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等难度较大的科目,也增加了历史等人文科目,学生瞬间会感受到学业压力的增加,负担增大。这时逐渐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学习好的学生成绩更好,学习差的学生成绩更差,从而很容易导致一些校园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帮助学习成績较差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生极易产生自卑和厌学情绪,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自残或者反社会行为,这就更加凸显了进行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初中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目前社会有很多不良因素,比如垃圾小说和网络游戏等,学生往往会对这些产生很大的兴趣,一旦沉迷其中,很容易影响身心健康,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帮助。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融入人文关怀,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断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今后的发展目标,不断建立起优秀品质。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下,语文课堂当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人格,调动学习积极性,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二、初中语文教学人文关怀现状

1.注重外表忽视实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认为进行了小组合作,发挥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意味着实现了人文关怀,所以经常组织小组讨论。这样只注重了人文关怀的外表,却忽视了人文关怀的实质。比如在学习课文时,教师组织几名学生组成一组,小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的主要负责说,学习成绩较差的主要负责听,而且独立地将每一篇课文的不同段落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学习,使整篇课文缺乏了整体性,文义

不通。这样一节课下来看似很充实,学生之间也进行了交流,但是只是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学习到语文知识,因为这种交流没有建立在认真思考和学习的基础之上,仅仅披着人文关怀的外套,却没有体会到人没关怀的实质。

2.有严重的功利性倾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初中语文课堂过于注重知识的讲解,片面追求分数,而没有认识到语文的人文性质。人文性质的缺失大大降低了语文学科的魅力,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使得学生逐渐将语文视作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目前大多数学校处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升学率成为判断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标准,学校领导层不断对一线教师施压,不断提升升学率,将学生的成绩、升学率与教师的期末考评直接挂钩。在某一程度上说,这种模式就意味着分数代表着全部,教师只顾学生成绩,采用题海战术,学生无时不刻不在看书做题,不得不成为一个做题机器。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只是机械性地完成课标要求,完成考试中要求需要掌握的内容,并没有挖掘文章中包含的人性因素,难以做到人文关怀。

三、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方法

1.挖掘课本中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学以语文教材为载体,语文教材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人文素养,每一篇作品都是很多学者精挑细选出的,这些作品都是流传下来的经典,值得人们细细品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课本中的人文内涵,让学生领略到我国文化的优越性,增强认同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要求教师摆脱以成绩为核心的观念,语文不仅仅是工具性学科,也是人文性学科,教师要善于挖掘每篇文章中的人文内涵,探索人文精神,分析每一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探索文章中的人文素养。

友情、爱情与亲情是诗歌中常见的感情,诗人往往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对爱情的追求和对亲情的怀念。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表达友情的作品,古诗中常常寄托哀愁,寄托离思。初中生对友情更加有所共鸣,他们往往需要友情,但有时并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成人交友往往考虑金钱与地位,然而学生中这些因素较少,在这一阶段应该及时培养他们的友谊观,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友情是关怀与付出,而不是索取与利用。

2.选择充分蕴含人文含义的课外阅读资料进行辅助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想要真正做到人文关怀,首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除了学习课本中的文章,教师应积极选取充分蕴含人文含义的课外阅读资料进行辅助教学,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营造出具有人文氛围的课堂环境。教师不能固守传统观念,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要选取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格的阅读资料,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发展方向,考虑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懂法律、有道德、会思考的青年。教师在选取课外阅读资料时,应该选取涉及坚持不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乐于助人等正能量的文章,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开朗向上的性格,不断培养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比如可以选取《永远的梵高》这一篇文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学生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努力生活。

3.采用积极期望的方式鼓励学生

教师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有利于学生正面行为的产生,反之则会诱发学生的错误行为。因此,教师应该对所有学生都给予积极期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容易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而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难以得到表扬,但是往往是成绩差的学生才更加需要教师的肯定与赞美,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与照顾。

教师应该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实现进步,增强自信心。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为每一名学生制订单独的学习与复习规划,建立起短期与长期目标,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尤其要关注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引导与鼓励,在课后加强指导,增加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关注与照顾。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班级的矛盾与冲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

四、结语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与人文情怀。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失人文关怀,否则不利于培养出学生优秀的品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久而久之,语文教学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质,对学生不断进行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可以体现出人的价值,会使语文真正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丰富课堂内容,充实学生心灵,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有利于今后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提供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颉诚杰.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中旬),2019(11):52.

牛志国.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语文课内外,2018(33):282.

张玉珍.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3):160.

甘春英,张中华.浅析人文关怀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神州,2018(05):125.

阚兴营.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01):33.

孔琦.浅析人文关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0):39-41.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人文关怀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