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定位与思路

2020-08-13 07:24蓝祖庆马天瑞
乡村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蓝祖庆 马天瑞

[摘 要] 随着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海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日渐突出。通过对海南省美丽乡村——海口市高山村建设现状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要素的分析,表明海南省美丽乡村竞争优势凸显,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并提出高山村要秉承传统村落风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方筹措,形成合力;明确主体,良性循环,实现高山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高山村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9-26-3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文通过对海南省海口市高山村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海南省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政策,探讨海口市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中村落风貌的传承与发展建设定位,研究影响海口市高山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海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海口市高山村发展现状

高山村距海口市中心不足20 km,有250户人口800多人。据村史记载,高山村建于唐末宋初,至今已有千年,虽饱受沧桑,却未曾被海水淹过,故起名高山。村内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沿革和深厚的农耕文明,同时该村是党革命老区村庄之一[2]。现由于高山村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与大多数村庄一样呈现“空心”现象,而新建的房屋缺乏统一规划,整体较为凌乱,更加凸显原始建筑的破败和乡村的衰退。

桂林洋经济开发区于2015年引进国家热带农业公园,而作为配套项目——兴洋大道改造工程项目从2016年底开工,是海口市江东新区重要的南北走向的道路,起点位于桂林洋大道,终点止于林海一路。兴洋大道是海口市市政路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兴洋大道功能性通车为提高桂林洋开发园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江东大道于2018年底实现功能性通车,直达海甸岛和文昌市,高山村附近交通得到明显改善,而且村内道路已全部铺设水泥路面。另外,高山村作为热带农业公园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之一,为延续和发扬高山村的优良传统和历史文化,挖掘高山村独特的民俗、淳朴的民风和浓郁的乡情,整合高山村现有资源,改造人居工程和村落环境,高山村建设度假鸟巢、民宿、农家乐、农耕体验等旅游休闲体验项目。

2 海口市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优势

2.1 政策优势

根据《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标准,海南省每个乡镇每年要建成一两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每个市县每年将建成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建成不少于4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建成不少于7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建成不少于1 0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另外,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海南省明确出台19条推动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举措,并提出到2020年,把全省乡村民宿产业培育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一定市场知名度、服务水平一流和一定规模的重要产业。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海南省独特的政策优势,而且依托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建设的东风。

2.2 气候资源优势

高山村拥有优越的地理禀赋,位于海口市桂林洋开发区,西临兴洋大道,东、南面均为稻田,北靠桂林洋海边浴场,据海口市中心不足20 km,到美兰国际机场不足15 km。高山村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属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干湿季节明显,气候资源多样,全年日照时间在 300 d以上,年平均气温在23~25 ℃。

2.3 “九牧重光”历史文化

作为祖国边疆,海南省古为蛮荒之地,教育至今相对落后。而高山村文化长廊“九牧重光”牌匾记载,高山村历史上出现过9名进士,一村出九贤,在华夏历史上实属罕见。厚重的牌匾展示着高山村悠久和浓郁的历史文化。

3 海口市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村民积极性不足

据调查,高山村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到位,缺乏主人翁意识,积极性不高,认为政府会来搞建设、会来解决问题。村民认为在现有的行政体制下,政府会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的所有问题,虽然可能落实缓慢,但是总能付诸实施。因此,村民都在等,导致思想不开放,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3.2 建设人才缺乏

由于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农田承包给外乡人,高山村和其他村庄几乎一样显现老人带孩子的“空心”现象,严重缺乏建设人才。

3.3 规划不科学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推进,海口市高山村无序地新建和翻建住房,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已不同程度地破壞了其原有传统村落的格局。早些年还没有美丽乡村建设理念,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搭建民居时各自为政,导致房屋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现路面宽度不一(1~5 m),村内大多数路面较窄。停车场场地设计规划不合理,节假日易出现堵车现象。“九牧重光”历史文化需要继续深度挖掘和包装,塑造“进士”村落文化,也需要打造和宣传党革命老区村庄文化。此外,休闲娱乐项目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

3.4 宣传力度不足

村民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村民对自村认识程度不高,大多数人认为高山村旅游素材陈旧,没有旅游开发价值。对于高山村来说,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还应透过乡村现象看本质,真正做到“高屋建瓴”。此外,开发企业和政府作为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抓部门,至今没有召开过宣传高山村报道的专题会议,没有在宣传工作中加强对村民的逐步指导,如如何开展宣传工作、围绕哪些主题做好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工作、如何设计宣传册等。

4 海口市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定位与建设思路

4.1 建设定位

4.1.1 紧扣气候与地理禀赋,建设生态文明村落。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应定位于海南省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地理环境,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在保护原有的古村落风貌的前提下,设计展现亚热带植物园林式的居住环境,将生态文明理念和思维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把农村的生态和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出发点——筑好巢,鸟自来。美丽乡村建设要紧扣海南省气候和地理禀赋,建设生态文明村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我国乡村振兴。

4.1.2 剖析政策和顶层设计,纳入新农村建设框架。美丽乡村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脉相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框架,美丽乡村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3]。因此,海南省建设美丽乡村时,应剖析和解读我国的相关政策,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框架,加强顶层设计、多方筹资,严守经济学投入和产出逻辑,稳抓稳打、逐步推进,切忌好大喜功,瞎搞政绩工程。

4.1.3 深度挖掘“九牧重光”,打造“进士”文化村落。海南省古为蛮荒发配之地,教育发展至今相对依然落后。根据高山村林姓《族谱》记载,高山村林姓溯源迁闽始祖禄公三十六世孙披公生九子俱为刺史,世称“唐九牧”。长牧苇公之曾孙林裕公为林姓渡琼始祖,裕祖生堂,堂生五子,五房思勤宋初迁居高山村,十世孙林勉登进士,勉公子良才,才公子发藻,藻公子雷震,震公子文华祖孙五代登科进士,十三世孙林子健公,长子龙、次子云龙、四子统龙父子先后登进士,均授诰封。一村出九贤,史称“九牧重光”。高山村能拥有“九牧重光”的历史文化,在华夏历史上实属罕见。

4.2 建设思路

4.2.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遵循整体性思维和顶层设计理念,严格执行先规划报建、再设计审核、最后施工。结合现有的基础建设,加强作为热带农业公园配套产业发展,将民居农牧田园特色和历史脉络等要素结合起来,对村庄内的经营进行分类与梳理,结合差异化指导,充分挖掘高山村“九牧重光”地方特色,凸显高山村“进士”文化个性特色,努力打造高山村美丽乡村品牌。

4.2.2 多方筹措,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引进多家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政府、企业和村庄多方筹措资金,将村落现有资源与市场资金结合起来,优化高山村特色资源,塑造高山村美丽乡村新景象,形成新的旅游景点,让市民为来而来,来高山村“打卡”成为一种新时尚,从而让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带动高山村村民创业增收,切实提高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

4.2.3 明确主体,良性循环。明确村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在任何时候,美丽乡村建设都离不开村民的参与。发展高山村,必须把高山村作为热带农业园区的一部分,让高山村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带来的增收实惠,让他们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希望及盼头,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好地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海口市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要深度挖掘自身的村落文化,尤其要突出地域特点,塑造新的乡村旅游形象,同时加强对高山村乡村旅游信息的宣传,落实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强化高山村乡土特色。因此,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围绕热带农业公园项目,调整目前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产业结构,走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需要重新对目前高山村的整体要素进行总结和归纳,逐步解决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各种“三农”问题,政府、企业和村庄多方联合起来,探讨规划新高山村,提出提升鄉村旅游口碑和质量的方案;同时,制定高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时间表和规划图,明确建设高山村各个阶段的目标,并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新型农民,逐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曼.美丽乡村背景下信阳郝堂村景观规划美学解析[J].美术大观,2017(1):106-107.

[2]海南史志网.美兰区[EB/OL].(2014-10-15)[2020-06-03].http://hnszw.org.cn/data/news/2014/10/74500/.

[3]韩喜平,孙贺.美丽乡村建设的定位、误区及推进思路[J].经济纵横,2016(1):87-90.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