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精神贫困及脱贫路径

2020-08-13 07:24赵菁杨智乔娟
乡村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脱贫西部地区贫困地区

赵菁 杨智 乔娟

[摘 要] 新时期,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物质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精神贫困问题逐步突显,成为制约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物质匮乏导致精神贫困,精神贫困制约扶贫开发,导致面临不断扶贫不断返贫甚至扶不起来的扶贫困境。本文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精神贫困的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脱贫措施。

[关键词] 贫困地区;精神贫困;脱贫;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9-67-4

精神贫困问题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学者们日益重视对精神贫困的研究。中国知网中以“精神贫困”为主题关键词检索到的学术成果达585篇,并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研究内容涉及精神贫困内涵、精神贫困群体、精神贫困原因等,研究对象以大学生、农村人口为主。前者的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封闭排他、严重自卑又过度自尊、意志消沉、生活攀比、有无边享乐思想,或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常陷入孤僻和焦虑之中的精神状态;后者的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进城务工过程中,由于其劳动观念、交往态度、思维方式和消费观等方面滞后,而出现的情感世界空虚、价值取向功利、法律意识淡薄、消费观念畸形、社会融合度低、自卑感强及有极端心理等问题,或农村留守人员因受教育程度低、经济依赖性强、精神需求满足度低等原因,而产生的思想老旧、社会隔离、精神空虚、盲目信仰、地位下降,以及思想、人格、心理、生理和安全等问题。总体来看,对精神贫困群体的研究多集中于老人、贫困人口以及大学生等特殊群体。本文主要以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人口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精神贫困的特点及脱贫途径。

1 西部贫困地区积极推进精神扶贫的意义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逐步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及生态扶贫等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有序开展的同时,精神扶贫日益成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被提上日程。2018年8月,国新办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坚持志智双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1]。2017年,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脱贫攻坚要充分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2]。这些表明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精神扶贫将作为新时期农村脱贫和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被提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日程。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长期存在积贫、积弱的现象,致使这些地区已经不能简单地依靠物质或金钱输入解决脱贫问题,而要结合本地区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程度,制定适宜的扶贫方式。显然,精神帮扶就成了最迫切也是最重要的施策方略。所谓的精神贫困,是指某个群体或个人对于个性精神生活需求或认同程度显著低于群体中其他个体[3]。就精神贫困产生的原因而言,可分为物质型精神贫困、能力型精神贫困、社会型精神贫困、家庭型精神贫困等;就精神贫困存在的形态而言,可分为绝对精神贫困(物质相对贫困人群)和相对精神贫困(物质相对富裕人群)。显然,物质型精神贫困、能力型精神贫困,或绝对精神贫困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最具代表性,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由于物质绝对贫困、教育水平低下、思想观念陈旧、文化传统落后、片面的扶贫方式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等、靠、要”思想,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或因观念陈旧、思想保守而难以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或因缺乏健康的娱乐方式和手段而精神空虚,甚至情绪低落而产生自卑心理等[4]。尽管精神贫困不一定均源于物质贫困,但精神贫困会成为阻碍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因此,在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中,均应高度重视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精神贫困及脱贫问题。

2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精神贫困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受经济发展状况、教育程度、自然条件、文化传统、社会发育程度及人际圈子等多种复杂因素协同影响,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精神贫困主要体现出思想滞后、文化素质低、自信心不足、贫困文化代际传递等特征,严重制约着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幸福奔小康以及全面实现小康。

2.1 自我提升意识淡漠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小农经济的影响并未完全根除,相应在一些山区社会影响深、转型慢,禁锢着农民的手脚,“等靠要”的思想较为普遍,多数农民秉持“宁可苦挨,不愿苦干”的老旧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脱贫过分依赖政府。目前,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出现的等、靠、要现象十分普遍,农民自我造血能力意识较低,一些村干部担心引起个别村民不满、加重个人负担,缺乏积极主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意识,难以引领广大村民顺利走上幸福奔小康之路。第二,创新发展意识淡漠。长期的穷苦日子使得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缺乏安全感,认为“幸福”就是杯里有水、碗里有饭,多把积蓄存于银行,不愿利用已有积蓄搞经营、闯市场,实现擴大再生产,难以实现创新式发展。第三,宗族观念影响深厚。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家族)观念较强,家族势力会影响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例如,极个别人会依仗家族势力干扰村委会选举,或用不正当手段为亲属谋利。近年来,尽管全面从严治党和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家风村风大有改观,但宗族大姓干扰农民政治参与时有发生。第四,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整体来看,西部贫困农村地区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一是部分家长看好短期效应,认为孩子辍学打工可获得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不主张和支持孩子完成更高学业;二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催生部分家长不主张和支持孩子完成学业的想法。总之,自我提升意识淡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恶性循环而形成的。“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产力的落后导致贫困地区一系列的精神贫困问题,而精神贫困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习近平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因此,扶贫应坚持量力而行,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5]。

2.2 传统陋习依然存在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社会事业发展慢,欠账多,致使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传统陋习问题突出。一是买卖婚嫁风俗盛行。西部一些贫困地区依然存在天价彩礼陋习,某些地方还出现了所谓的“人市”,与婚姻介绍所不同的是“人市”有专门的媒人负责商谈男方需向女方支付的彩礼数,民间流传的“一动一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正是其形象比喻,“一动”是指小轿车,“一不动”是指房子,“万紫千红一片绿”是女方向男方索要的彩礼数,因婚致贫的现象屡屡发生。二是打牌赌博成风。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文化青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守人口除老、弱、幼外,还有一部分因各种原因不愿外出的劳动力,其文化水平较低,此部分人员农闲、节假日甚至日常生活中聚众赌博打牌成风,并由此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给脱贫攻坚增加了难度。三是勤俭持家的家风淡化。“勤俭持家”既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家风家规,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和基因。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好大喜功、追求攀比的思想在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悄然滋生并不断扩大,致使一些本来并不富裕的农民遇事大操大办,甚至为盖过他人势头,即便债台高筑也要求得风光一时,返贫难以避免。四是精神状态颓废。西部一些贫困乡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家庭经营管理长期缺位,无心将精力投入农事、农活和农家的治理上,农村特有的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日渐颓废,成为制约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原因之一。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传统价值被打破的同时,新的凝心聚气的精神文明并未及时跟进,特别是一些改造贫困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并未成为主导精神文化。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6]。

2.3 贫困文化代际传递

贫困文化代际传递是指贫困衍生贫困。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家庭自身发展基础薄弱,父母难以提供给子女与中东部地区相同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长期以来“读书改变命运”成为当地“教师苦抓、家长苦供、学生苦学”的精神支持和行动指南。事实上通过读书确实改变了许多西部学子的命运和人生轨迹,也改变了一个家庭。然而,随着高校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某些家庭因“学”返贫。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空间逐渐缩小,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的主观动力随之减弱,由此形成的贫困文化代际传递现象突出,即越贫困代际相传,一代影响一代,对西部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3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精神脱贫的路径选择

解决新时代下民生领域新问题必须集聚智慧、汇聚民心,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即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先脱旧的扶贫“三部曲”才是有效摆脱精神动力不足而造成的贫困问题的首要途径。尤其是对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高、返贫概率高的西部农村地区,要想如期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更要做到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即“内外兼修”才能有效协调“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针对当前扶贫过程出现的贫困户“等、靠、要”现象,以及“有体力、无能力、有钱财、无思想”的现实,加大对西部深度贫困地区农民的精神帮扶力度,改进帮扶措施,提高脱贫效率的同时,还要注重寻找破解“精神贫困”的路径。

3.1 实现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精神脱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是基础

要想发展快,全靠产业带。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受传统小农意识制约,将自己束缚在土地上,且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经济发展滞后,加之农村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农民的生产方式、种植技术、生存手段等均是靠媒体、长者或外出务工的老乡传授。生存手段单一,主要以务农为主且作物单一,外出务工多以体力劳动为主,有的甚至会误入“传销”。因此,需要迫切转变农村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充分挖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为农民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和环境,让他们老有所养、定有所居。一方面,要加大农业产业扶贫力度,做到超前谋划、合理布局,深入鉴别、分类帮扶,科学指导、精准施策,强化技术、扶贫扶智,壮大经营主体的同时带动万家农户共同富裕奔小康。另一方面,为保证西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的不断深化,要加快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通过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鼓励农民参与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以彻底改变“养猪只为过年,养鸡卖点盐巴钱,子女读书靠打工挣钱”的贫困文化代际传递怪圈。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积极发挥整体优势,以推动西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富裕化,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地域优势,以产业带动农业,以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推动农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3.2 实现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精神脱贫,培育高层次农业人才是保证

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更是西部贫困地区实现精神扶贫的保证所在。目前,西部贫困地区的大部分农村青年选择远离农村,外出务工谋生,“人才流失、人才難留”是限制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加大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势在必行。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提高乡村的科技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增加资金投入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户收益。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可利用已有人才优势、师资优势和科研优势,对接贫困地区农民精神脱贫战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产业和农业发展新需要,从淡化专业,扩宽口径转向淡化学科,强化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换,为地方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农业专业人才;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和机制,解决人才流失、难留人等问题。一方面,要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要通过一系列惠农、振农、富农项目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和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在就业、资金、税收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农、支教和参加扶贫工作,并将其与公务员录用和学习深造挂钩,通过大学毕业生回流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从精神上真正实现农民脱贫。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区域特色、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建设惠农项目,通过项目和发展前景吸引人才。

3.3 实现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精神脱贫,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是根本

习近平指出:“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担心意识贫困;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担心思路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摆脱贫困。”[7]“三农”问题专家胡鞍钢认为,精神贫困就是指由于贫困人口信念消极、胸无大志及行为决策非理性,而影响其脱贫的行为现象,其本质就是个体失灵(志向失灵和行为失灵)[8]。可见,只有改变人的意识与行为,唤醒“弱鸟先飞”意识与“滴水石穿”的意志,才能彻底摆脱贫困。因此,要加大西部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建设力度,实施“志智双扶”的系统工程,形成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良性互动,合力推进。一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强教育事业是阻断精神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手段,是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和促进其变革观念最有效的工具。西部贫困地区村委会要与学校建立紧密的义务教育合作关系,保证适龄儿童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二要落实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以村镇为单位建立基层服务点,培训村民使用网络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活动,通过网络学习和文化交流,积累丰富的农业经验,甚至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创业。三要继续推进建立农家书屋、送戏下乡、群众性文体活动等,迎合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爱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的精神面貌,使其焕发出自强、自信的进取精神。四要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口袋和脑袋的空白是广大农民群众自卑的症结所在。一方面,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广大农民的口袋鼓起来,实现经济与教育同向而行,增加广大农民生活底气。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人们的义利观、价值观、幸福观,消除农村阶层歧视现象,摆脱小农意识的束缚,有效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和谐平等现代文明的文化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才育化和流动的保证,更是盘活西部贫困地区农业经济、乡村发展、农民精神脱贫的有效举措之一[9]。

4 结语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说的就是要重视精神扶贫。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根本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起奋斗之志,补齐“精神短板”需要创新扶贫方式,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结合起来,改变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精神面貌不仅需要经济层面的投入,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帮扶,即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实现农民精神脱贫。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新华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EB/OL].(2017-12-20)[2020-06-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7-12/20/c-1122142392htm.

[3]乔煜,刘凯威.西部贫困地区扶贫范式转换的演进及其模式化借鉴[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6.

[4]余德华,麻朝晖.欠发达地区的精神贫困与精神脱贫思路探析[J].社会科学,2001(2):60.

[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31.

[6]马克思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5-16.

[7]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J].社会主义论坛,2017(10):4-8.

[8]杭承政,胡鞍钢.“精神贫困”现象的实质是个体失灵:来自行为科学的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4):97-103,147.

[9]費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13-114.

猜你喜欢
脱贫西部地区贫困地区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唐县精准发力助推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