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历史教学中贯彻通识教育 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

2020-08-14 01:43任丹萍邹静
知识文库 2020年15期
关键词:通识人文精神观念

任丹萍 邹静

在当前高校历史教学中贯彻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可以使学校按照个人兴趣进行选课,克服传统专业课的局限性,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高校历史教学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其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品质作为终极追求。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做好通识教育的贯彻工作,在加深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不仅是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通识教育思想在很早就出现过,但当前我国教育模式中过于强调分数,这也导致学校、学生和全社会功利思想越来越强烈,通识教育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开展通识教育,可能有效的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提升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最终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1 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更强调对人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其将培养“完整的人”作为教育目的。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需要具备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由此也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性质为非职性、非功能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理解时,需要明确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使教育保持自由的思想,抛开其他教育来谈通识也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对于现代的学生而言,其获取知識的途径更具多样性,这也使课堂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课堂教育要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价值的培养。因此在高校历史实践教学中有效的应用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全面人才。

2 高校历史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在当前高校历史教学中,其在强调对史实牢记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运用自己的观点来正确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并更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这也使高校历史教学基于见容上即与通识教育的博闻广记与真知灼见要求相符。但并不是开展历史教学即等同于开展了通识教育,在当前高校历史教学中,其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强调学科的教学成果。学生针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也不等同于能够在为人处世中实现对其灵活运用。但高校历史教学还是为学生了提供了更多的历史知识,并培养了学生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历史教学能够为通知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分析

历史教育可以看作为人文教育的基本材料,同时历史教育也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基石,通过开展通识教育能够为人文精神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通识教育中强调“通”与“识”的能力,人文教育则是基于“通”和“识”的认知能力上形成以人为本的判断和表现能力,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化即为人文精神。其以人作为根本,以文为升华,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的人文精神可以概述为三个方面,即人本观念、个人观念和自由观念,现代人的人本观念强调“财产有价,生命无价”。个人观念则为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人具有社会性,个人观念的强调需要基于社会性的限制下,因此个人观念需要以尊重他人为基础,以此业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自由观念下也一样要受制于社会性的约束,现阶段的自由观念即是维护社会安定和保障个体自由。人文精神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也表明其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在历史教育中涉及到的人文教育内容并不多,但在人文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历史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过程中历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了解,由此而领悟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利用人文精神来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指导。

4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贯彻通识教育及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1)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渗透通识教育的观念和方法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而且能够进一步拓宽历史教学的视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将通识教育的观念和方法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与学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合作的一个过程,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通识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传递的重要的途径。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关系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师生之间关系不平等,这不利于人文精神的父老乡亲。在开展通识教育后,重新确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利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掌握更广博的知识和文化,在大学生之间实现人文精神的传递。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校历史课程,其自身特点较为突出,不仅内容十分丰

富,而且涉及的时间长,涉猎的学科十分广泛,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的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和世界各方面的成果,特别是在历史课程教学中,还有利于充分的发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如开设《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课程,这门课程以介绍西方文明为主,但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教师在实际讲解时,需要与东方文明的发展相结合,并通过东西方文明对比,重点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分析和指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对西方文明先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东方现代文明落后的根源,进一步明确当代中国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可以看出在历史课程通识教育中,教师要介绍基本的知识架构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随着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多样,教师还要积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并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教育而言,高境界的教育应该更重视培养独立的人格,即学生要具备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高校历史通识教育中,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并完成论文。在实践教学中,有些历史课程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在当地还有较为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这样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遗址,更好的了解历史,并对其文化进行观察,总结具体的特色,对其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学生也可以通过分组进行主题讲座讨论,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制作PPT,将历史的发展过程和文明特点更好的呈现出来,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在自己的探究过程中还原自己想了解的历史。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影视资料及参观博物馆等行为,使学生间接的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并利用历史的思维和历史的方法来看待、理解和分析世界。

5 结束语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贯彻通识教育,可以为通识教育的实施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和理解基础,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但在当前快节奏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教育中也渗透了太多的功利思想,这也使高校历史教学中贯彻通识教育和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任重道远。因此需要积极深化通识课程改革,通过历史通识教育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导,在强调大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沈阳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通识人文精神观念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钓鱼的观念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