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干预研究

2020-08-14 10:16宋懿玲罗烨刘军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9期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优质护理

宋懿玲 罗烨 刘军宏

【摘要】目的 探讨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03月~2020年01月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展开出血热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展开出血热护理;就组间各时间段ADL量表评分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 护理前,护理组肾病综合征患者ADL量表评分数据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ADL量表评分数据高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66.67%)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的充分运用,可实现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ADL量表评分结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的显著提升,最终充分实现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优质护理;ADL量表评分

出血热作为重要传染病之一,鼠类为其主要传染源,其症状主要集中于出血、发热以及休克等方面。近年来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例数呈现出显著增加,对于此类危重型患者在护理期间,对其病情变化进行早期捕捉,并且展开细致观察意义显著[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03月~2020年01月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30例):女10例,男20例;年龄42~62岁,平均(50.95±3.25)岁;对照组(30例):女11例,男19例;年龄43~64岁,平均(50.96±3.26)岁;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主要集中于出血、发热以及充血等方面;②患者表现出血清特异性IgM抗体现象:①既往合并表现出严重肝肾损伤现象;②呈现出不典型症状;就两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展开出血热护理,主要就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基本表现加以了解,对应完成病程知识讲解以及遵医嘱护理等工作;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展开出血热护理:入院时,对于医院技术水平、住院环境、相关制度以及服务人员等对患者认真介绍,以对患者安全感、依赖感以及归属感产生进行培养;住院时,需要在弹性排班基础上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病情等展开综合评定,通过对护理人员层次以及能级进行结合,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等诸多方面优质性护理。对于出入量记录需要认真完成,并且积极做好电解质紊乱、出血等系列并发症防治护理工作。出院时,责任护士需要认真对肾病综合症出血热危重型患者展开出院指导,对其联系电话进行记录,以对出院后回访工作顺利开展做出保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各时间段ADL量表评分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判断标准

对于两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合理展开ADL量表评估以完成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越高分值对应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越优日常生活能力[2]。

自制调查问卷展开两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定;十分满意:设定7分~10分取值;基本满意:设定4分~6分取值;不满意:设定0分~3分取值。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护理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各时间段ADL量表评分结果)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数据)行x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ADL量表评分数据对比

护理前,护理组肾病综合征患者ADL量表评分数据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ADL量表评分数据高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数据对比

护理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66.67%)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临床针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在护理期间,优质护理方法充分运用,对于实时护理需求可以做到充分提供,对于系列护理需求可以充分满足,对于自身能级护理功能确保充分发挥,以对疾病各阶段安全渡过做出充分保证[3-5]。

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前,护理组肾病综合征患者ADL量表评分数据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ADL量表评分数据高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66.67%)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运用于肾病综合征护理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的充分运用,可实现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ADL量表评分结果显著提升,最终充分实现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炜炜.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5):215.

[2] 蔡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4):196-198.

[3] 侯丽莉.血液净化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210-211.

[4] 馬文婧,朱丽影.优质护理服务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可行性与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03):430-432.

[5] 孙丽佳.比索洛尔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观察与护理[J].海峡药学,2017,29(09):206-207.

猜你喜欢
肾病综合征优质护理
细胞粘附分子CD44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
糖皮质激素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自然免疫平衡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