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音乐节目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编辑思路浅谈

2020-08-14 10:17黄寅
声屏世界 2020年10期

黄寅

摘要:音乐节目在广播节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面前,除了及时反映事件的新闻资讯节目值得关注,透过音乐感染力烘托事件、引导民众情绪的音乐节目也不容忽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广播音乐节目在音源的采用和编辑上值得探讨、借鉴。文章就其中一些具体例子,浅谈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如何编辑广播音乐节目。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广播音乐节目 重视原创音乐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因其不确定性、突然性给社会生活秩序带来的影响基本上是负面的,甚至是具有危害性的,如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典型的重大突發公共卫生事件,它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此次疫情爆发时正值中国农历新年期间,本该欢欣喜庆地庆祝春节的中国人民被打个措手不及。广播音乐节目作为配合舆论导向、引导和安抚民众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影响力巨大、群众关注度极高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当中,应坚持明确的指导思想,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用音乐凝聚力量、振奋人心、抚慰心灵,从精神上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因此,对音乐作品风格、旋律、表现形式的选取编排和节目内容的编辑等显得尤为重要。

常规节目的高水平编辑状态是其在战时发挥作用的基础

广播音乐节目一般从广播频率的定位、音乐类型、作品内涵等方面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编辑。不同的定位对音乐节目的编辑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流行音乐节目从语言上可以细分为华语流行歌曲、欧美流行歌曲、日韩流行歌曲等;从类型上可以细分为爵士、电子、摇滚等;从旋律上可以细分为音高、快慢、长短等;从歌词情绪上可以细分为欢乐、悲伤、忧愁;从情感需求上可以细分为悠闲、舒缓等,这些细分是与听众喜好相关联的个性化编辑。因此,在时效性上一般以音乐作品的创作时间、音乐热点事件等方面展开。然而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常规的广播音乐节目编排手法已经无法满足听众当下的心理需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全国进入一级响应状态,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要发挥广播音乐节目的作用,考验的是常规状态下的节目编辑水平。

保持日常高水平的编辑状态是广播音乐节目在突遇重大公共事件和危机时发挥作用的基础。高质量的广播音乐节目不是简单地进行个性化音乐叠加,随意地进行类型化歌曲编排,而是需要带有明确的编辑意图和技巧。通过用心编辑每一期音乐节目,精选作品组成,不仅能够给予听众直接的听觉感受,还能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挖掘音乐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音乐的内在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引导听众遨游于音乐艺术文化的天地中,满足听众更深层次的审美和追求。

重视原创音乐作品的筛选,引导正向价值宣传

音乐是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广播音乐节目作为音乐作品有效且迅速的传播形式,既要做到通俗易懂,容易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被听众所接受,又要做到能够将有价值、有能量的声音传递出去。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越发牵动人心,新闻类节目飞速投入到前线防疫抗疫的报道中,处于“后方”的广播音乐节目编辑工作应该围绕能够带来正向宣传作用的原创音乐作品展开。

根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而创作的音乐作品更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事件中人们的情绪、观点、理念以及社会各界的反响。抗疫主题的原创音乐作品不断涌现,这些作品无论是歌唱英雄还是哀悼逝者,无论是鼓舞斗志还是缓解焦躁,在对其进行选取和编排时,应以广播音乐节目的风格和听众心理需求作为基本编辑依据。以湖北楚天音乐广播频率金曲团队策划的特别音乐节目《我们的战疫音乐日记》为例,编辑集中选取那些聚焦疫情的武汉当地音乐原创作品,用音乐的方式记录“我们热爱的武汉”。虽然所选取的歌曲视角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是围绕着大众最关切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主题展开,从多角度、多层面呈现作品诞生背后的人文故事,通过讲述、点评、访谈等形式,展现疫情下真实、立体的武汉,给武汉人民打气的同时让大众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武汉,营造温情感人的氛围,凸显现实的厚重与温度。节目以歌曲提振抗击疫情的勇气,为武汉居家隔离防护的千万群众带来强大的精神慰藉,从而达到正向宣传的效果。

因此,做好原创音乐作品的筛选,运用好原创音乐素材,通过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和传播力的手法进行编辑,在内容上做到新闻性与音乐性完美结合,以真实动人,以声音传情,广播音乐节目更能够发挥其在社会传播中的导向价值作用。

迅速形成社会联动,实现原创音乐资源有效整合

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人们渴求事实真相和准确权威的信息,更渴求信心和希望。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各方信息来袭,群众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在心理上有着特殊而迫切的需求,广播音乐节目必须在“后方”战线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凭借敏锐的新闻触角、突出的资源整合能力,迅速形成社会联动,以原创音乐作品为纽带架起信息传播、沟通、反馈的桥梁。以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频率粤曲节目《粤韵飘馨》为例,它是在广东粤剧曲艺界深耕多年极具影响力的节目,然而编辑在疫情爆发后及时、快速反应,摆脱既有编辑思维和常规节目编排,以媒体人的使命担当,主动参与发起原创歌曲素材的筛选和编排工作。节目主持人身兼音乐作品编辑和音乐节目编辑的双重身份,迅速调动频率优势资源,发起与广东省曲协、广州市曲协等合作单位之间的紧急联动,短时间内推进了《万众一心抗疫情》《众志成城越险障》《齐心战疫魔》等一系列“微粤曲”原创新作的录制编辑。随后,以一套快、稳、准的编排动作,在节目中完成了新曲分享,对刚刚完成录制的黄俊英、陈玲玉、梁玉嵘、何萍等多位有影响力的曲艺名家的现场采访以及与听众互动交流等环节的串联,呈现出一系列极具现场感和参与感的特别节目策划,让听众瞬间受到精神鼓舞。节目从策划到制作,编辑思路清晰有序,高质量地完成广播界与广东粤剧曲艺界的跨界联动,实现粤曲素材和资源的有效整合。

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广播音乐节目比以往更需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最大化效用,一方面要发挥跨界、跨地域的社会联动力,另一方面要达成原创音乐资源的有效整合。比如广东广播电视台音乐之声频率《声暖人心,我们在一起》特别节目对搜集到的原创音乐歌曲进行编排播放,发起并联合湖北、北京、上海、重庆、河南等全国50多家省级音乐广播电台共同参与,整合了各地的原创抗疫音乐精品,突破各自相对独立的传播范围、传播对象、传播途径,达到综合覆盖的广度与深度,让不同地域的受众通过音乐了解、理解各地在抗疫阻击战中的积极投入和付出,进而产生共鸣,形成互相鼓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也体现广播音乐节目的社会责任。

借助融媒体传播优势,形成1+1>2的社会效应

随着互联网科技日益深入的发展,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注定会引起大众更加高度的关注,广播音乐节目要想在其中发挥作用,不但要求节目编辑熟练掌握传统节目技巧,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新技术传播手段创新节目编辑形式,更加贴近融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让广播音乐节目形成强势传播力。

融媒体时代下,音乐节目能够以多种形式呈现,不局限于收听、收看,还可以进行阅读和网络互动交流,节目编辑应实现多视角、多维度的有效传播。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节目编辑更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手機客户端等平台的新媒体技术传播优势。以特别音乐节目《双城有爱·房间歌会》为例,湖北楚天音乐广播频率携手上海动感101频率跨越武汉和上海两个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封城”的状态下,运用新媒体手段,联合抗疫歌曲的原创者、“云献唱”的歌手和上海驰援武汉医生等各界人士,以广播的形式进行联合直播,加入了视频直播,透过声音+画面用音乐为武汉加油,让原创音乐作品迅速汇聚成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此外,亦可参考上文提及的广播粤曲节目《粤语飘馨》对抗疫粤曲的特别编排,采用了以广播+视频直播+推文的多媒体编辑手段,利用“粤广云”融媒体直播平台、触电新闻APP进行视频直播和音频图文发布,其中文章阅读量累计超过68万,在广播收听之外,借助网络发酵,引发不少粤曲爱好者争相传唱的热潮,形成1+1>2的社会效应。

广播音乐节目是重要的音乐传播形式,通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播音乐节目的特别编排,更能体现它传递精神能量的社会价值。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面前,音乐节目编辑与新闻类节目编辑有着相同的责任和使命,要求编辑人员以极高的专业素质,发挥自身优势,以音乐资源的有效整合做到新闻真实性和音乐艺术性的统一,更要求音乐编辑懂得借助融媒体时代的创新应用,提升影响力,传播正能量。(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阚平:《凝聚爱的力量,传递生的希望——中央电台文艺广播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作用探索》,《中国广播》,2008(7)。

2.苏畅:《浅谈音乐编辑的音乐文化传播责任》,《记者摇篮》,2019(12)。

3.徐为:《浅议战“疫”下主流媒体在文艺创作中的使命担当》,《视听纵横》,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