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章的关键

2020-08-14 09:51索凤娟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标题解读矛盾

索凤娟

摘 要:初步探讨了解读文章的路径,即关注标题、首尾句、文章矛盾处、荒谬处、人物前后反差、文章的细节,以及关注的方法。

关键词:解读;标题;首尾句;矛盾;细节

面对一篇文章,如何带领学生快速走进文本,深入细致地解读它,我认为抓住文章的关键尤其重要。

什么是关键呢?如《紫藤萝瀑布》中的句子“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是作者的感慨,也是文章的主旨句。可以抓住这句提问:本文所指的花遭遇了什么不幸?引出紫藤萝花在十年浩劫中开得稀稀落落,以致后来花架被拆掉的命运。还可以问: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出现在紫藤萝花开得茂盛、富有生命力。抓住这句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及内容。这个句子就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掌握文章的关键可以纲举目张,顺藤摸瓜,事倍功半地更好地理解文章,抓住了关键点切入分析就抓住了文章的“牛鼻子”。要注意哪些关键处呢?

一、注意文章的题目

题目往往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交代了描写的人物,或交代了主要事件,或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对题目进行分析是打开理解课文大门的金钥匙,如《再塑生命的人》,可以对题目提问:谁是再塑生命的人?她再塑了谁的生命?又是如何再塑生命的?抓住了这几个问题,文章的思路也就理清了。再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可以提问:谁怀念谁?史铁生怀念母亲,为什么是在秋天?故事发生在秋天,秋天母亲多次让我去看菊花,母亲在秋天去世,多年后我在秋天去看菊花,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又如《散步》,看题目就知道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散步,授课时可围绕文章主要事件提问:一家人在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就走大路小路引起分歧,结果怎样?“我”解决分歧并有感慨,引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注意文章的首尾句

首句往往统领全篇,引起下文;尾句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首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就这一句可以提问: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自然引出文章前半部分的内容:在乐园欣赏美景、做趣事,听妈妈讲故事,冬天捕鸟。如《散步》中的尾句“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可提问: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为什么是整个世界呢?可见孩子、老人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平安就是他的全部,他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文章的主旨就出來了:中年人要承担责任。再如《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抓住这句分析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对母亲的感激,对伟大母爱的赞颂。

三、注意文章看似矛盾的地方

文章前后矛盾的现象,一般都是作者有意而为之,都有其特殊意义,对读者是一个提示,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去质疑。如《社戏》中“再也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晚的戏并不好看,怎么还称为好戏,戏不好那什么好呢?去看戏途中以及归来途中发生的趣事,欣赏到的美景,淳朴的小伙伴,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这篇小说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怀念过去那美好自由快乐的时光。又如《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示不肯定,是一种猜测,“的确”表示肯定、强调。这明显是矛盾的,可以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大约”指什么?“的确”又是指什么?分析下去我们就明白了孔乙己的命运。

四、注意文章明显荒谬的地方

如《藤野先生》中的“中国是弱国,所以当然中国人是低能儿”。弱国国民就是低能儿吗?很显然不是,这很显然是荒谬的,那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谁的观点?这是日本所谓的爱国青年的想法,作者这样说是表达他被侮辱后的愤怒之情。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时,那一段中提到的“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事实上当然不是这样,但“我”当时就是那么认为的,因为我那时还是个孩子,体现了孩子的天真。

五、注意人物前后反差较大的地方

比如,小说中的情节如果变化很大,人物的语言行动及内心情感变化也非常大,要抓住这些变化,然后探究这些变化的原因,就有利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理解文章的主旨。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以及乡邻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反差就很大。那就要探究:这些人为什么这样对待他呢?很明显他们的态度行为揭露了社会的世态炎凉。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露了社会人情的冷暖。《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处置,随着狗的主人是谁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探究这种反差让学生看到奥特蔑洛夫趋炎附势的性格,讽刺了沙皇走狗卑躬屈膝的嘴脸。

六、注意文章的细节

围绕细节在课堂上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背影》中,对于皮大衣作者提到了两次,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而儿子穿的却是紫毛大衣,在他的家庭光景惨淡、靠典当度日的情况下,父亲却把好的给了儿子,可以看出做这件大衣的不易,从这件皮大衣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作者在文中提到它,看来不是闲来之笔,读懂这个细节,我们就更能体会到父爱子的深情。又如《老王》中,我见老王蹬三轮进破破落落的大院,“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他没有说是家,因为那里没有亲人,没有温暖,可见老王的可怜。

当然,文章需要关注的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细细去挖掘、去品味,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

猜你喜欢
标题解读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浅析新闻标题翻译
巧拨千斤解“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