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实践研究

2020-08-14 09:59王颜红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企业

摘 要:山东作为传统工业大省,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劳动力低价竞争优势、低端制造业、传统市场惯有的经济管理模式制约。破解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问题,需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上下功夫。本文以老工业城市淄博的新旧动能转换实践为例,探讨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基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实践研究

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对传统老工业城市——淄博,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淄博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和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动能转换空间潜力较大

五年多来,全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3391美元/人提高到15075美元/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56150元/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6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4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40位、山东第4位。是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级综合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先进陶瓷产业基地和功能玻璃特色产业基地。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创意设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动能转换经验基础较好

相比于省内及至国内其他老工业城市来讲,淄博市转型发展起步早、工业基础好,特别是在产业转型尤其是工业转型上,淄博的工作和做法在全国、全省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以建陶行业为例,通过实施提升改造、搬迁入园、关停淘汰“三个一批”,全市关停167家企业的253条生产线,对37家企业、63条生产线就地进行技术装备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新规划建设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承接企业入园;建设建陶产业展示、交易采购、物流信息、研发设计、品牌孵化“五个中心”, 重点完善全产业链配套能力;强化政策精准扶持,从生产线关停淘汰到企业转产发展,从建设示范园到打造“五个中心”,逐项明确了支持条件、方式及标准,累计兑现专项资金27980万元。

(三)动能转换支撑保障有力

淄博市先后出台了“创新发展30条”“工业强市30条”等政策措施和工业精准转调“1+N”实施方案,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撑保障。

1.突出创新平台建设

2014年,入选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加强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张店区入选国家级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周村区入选省级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实施“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招引工程,聚力推动“双招双引”工作实现新突破,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MEMS研究院等11家产业研究院,建成先进陶瓷、高分子材料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设立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2处海外孵化器,形成了“产业研究院+孵化器+产业基地”的创新发展模式。

2.强化创新人才支撑

深入实施淄博英才计划, 出台“人才新政37条”, 各领域高层次、专业化、技能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企业家十年培训计划纲要》,突出“五个群体”(领军企业家、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后备人才、中小企业企业家),着力提升企业家的“三大视野”(国际视野、全局视野、时代视野)和“五种能力”(战略管理、决策领导、科技研发、资本运作、企业竞争);组织全市“工业企业50强”和“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企业家分别到德国、以色列进行专题培训。

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问题

作为一个依托资源开发兴起的老工业城市,固有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

1.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作为曾以两个“70%”闻名全国的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相对偏低,重化产业占比仍然偏高,传统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比重高达70%以上,其中重化工业又占传统产业的70%,高耗能、高排放问題依旧突出,替代产业支撑不够,“腾笼换鸟”步伐有待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接续压力较大。产业发展集约化、集群化特色不够鲜明,产业布局分散、同质化竞争问题依然存在,缺少对新旧动能转换具有强力引领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

2.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青岛、济南、烟台等先进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与济宁、临沂等的优势却在进一步缩小。各类创新平台在集聚要素资源、促进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拉动作用体现不强。

3.生态环保倒逼压力较大

尽管淄博市近年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环保治理,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仍然较大,生态环境还未实现根本性好转,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高,一次能源消费中原煤占比高达65.2%(含外电),万元GDP能耗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40%。

三、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对策

推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当地实际特别是现有的基础条件,强化工作措施,完善推进机制,确保新旧动能转换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取得突破。

(一)加强市级统筹和规划引控

1.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

山东省于2013年印发出台了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淄博市积极落实省规划,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全市主体功能区划进行了明确界定和划分。为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结合推进实施新旧转换重大工程,下一步要研究制定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意见,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

2.严守生态红线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淄博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淄博市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最终形成了《淄博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年)》,目前,《规划》共划定了27个生态保护红线区,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博山区、淄川区和沂源县。其中,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属于Ⅰ类红线区,对这类区域将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除必要的科学研究、保护活动及现有法律法规允许的民生工程或设施外,严格控制其他开发建设活动。

3.加快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建设

目前,淄博市已列入全省“多规合一”试点,要借助这一机遇,充分借鉴厦门等地先进经验,大胆先行先试,统筹各类规划,有效解决土地批而未用、效率不高、项目选址随意性大、部门串联审批等问题,逐步打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规划层面的市级统筹。

(二)积极培育优质市场主体

1.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提质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积极扶持“专精特新示范中小微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行业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对接高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力争5年实现全市上市企业数量翻番。大力发展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齐鲁石化、中国铝业等中央、省属企业与地方融合发展。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

2.建设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按照“龙头带群带链”模式,串珠成链、集链成群,围绕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通一批重点产业链关键节点,策划筛选并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备、竞争力强的百亿级、500亿级和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制定配套政策,集中支持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培育、共性技术攻关、平台载体建设,把每个产业集群都打造成龙头企业领军、骨干企业参与、中小企业联动的“航母战队”,以点带面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

3.形成一批高端知名品牌

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品牌提升战略。开展品牌强基工程,积极参与“山东标准”体系建设,增加山东标准中的“淄博元素”。全力打造一批知名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企业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打造百年企业和百年品牌。

(三)完善配套政策创造良好环境

1.加强政策支持

重新梳理各类政策资源,集中投向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强化财税引导和激励功能,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方面支持力度,确保将财税资源用在刀刃上。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引入一批符合“四新”“四化”要求和“高、新、轻、绿”方向的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及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2.创新金融扶持

整合现有基金,设立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灵活设立若干产业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购重组子基金,吸引金融、社会资本、战略投资者参与合作,总规模600亿元以上。支持企业对接高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推广科技金融创新举措。加强科技与金融融合,通过政府引導、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搭建股权融资服务、债权融资服务、增值服务三大信息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

3.借势借力发展

研究吃透、用足用好上级各项政策,放大政策叠加效应,优化外部政策环境支撑。积极对接我市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年度评估获“优秀”等次的相关激励措施,争取国家在投资、创新、产业、土地、金融等方面的集成政策。积极争取我市更多项目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享受省级入库项目扶持政策。研究储备一批重大改革事项,精心组织、提前谋划,制定改革试点方案,积极向国家和省对接汇报,争取更多重大试点示范任务落户我市,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经验。

参考文献:

[1]祝利民.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山东思路[N].河北青年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04):74-80.

[2]行帆,居桦,居占杰.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研究[N].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03):53-60.

[3]王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9(06):15-16.

作者简介:王颜红(1979-),女,山东省淄博市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企业
大足:做好三篇大文章 汇聚发展新动能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人间最美半新旧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探寻新动能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透析
当NSX遇上NSX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