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应用

2020-08-14 09:48颜棉棉
考试与评价 2020年8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初中化学策略

颜棉棉

【摘 要】 近年来,伴随课标版本的改革涌现出很多新型教育理念,在这些教育理念当中教师们决定选择最适合初中生发展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授课,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它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能力,在此过程中要对各类物质相互反应产生的现象做出客观地表述从而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这门课程。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所学知识建立起一个大的框架,为此,教师们提出了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对各类物质的联系建立框架,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支架式教学  策略

引言:初中化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用最简单的语言向同学讲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在初中阶段,重点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化学,建立简单的逻辑思维和知识框架,为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师们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课上以支架式方式授課能够很好的引导初中生建立整体知识框架,便于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且在这种授课模式中能够很好地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针对这种教学方式,老师们决定通过三个层面进行授课,以此提高师生间的配合。

一、支架式教学的概念

支架式教学是以学习者当前的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习者主动建立相关知识技能。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辅助,可以通过建立相关情景,小组合作,带着问题对所学内容展开研究等,一切要以课堂中的学生为中心,在课上充分调动出同学们的积极性,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二、支架式教学的应用

(一)建立与知识背景相关的情景

支架式教学重点是要让同学们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化学这门学科对初中生来讲较为陌生,很多同学们会认为这门课像数学那样枯燥,为了消除同学们的恐惧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在课上建立与背景相关的情景帮助同学们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带动班级的效率。例如,在自然界中的水这一节时,老师可以先向同学们提问,水可以以哪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呢?这个问题将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液态水和固态水,还有一种固液共存的形式。这时可以接着提问:为什么小鱼和其他水生生物能够在水中生活呢?水中的哪些成分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物质呢?在这些问题当中,老师已经将同学们的思路带入到今天要重点讲述的章节当中了,通过提问的方式建立知识情景,从而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一旁引导,我们来看水的分子式,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我们知道,大多数生命活动都要在氧气的参与下才能进行,所以,我们先来看水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哪两种物质,在这种一步一步的引导中,同学们会发现这门学科的神奇,在课上紧跟老师的步伐完成课堂内容,在背景建立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自我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小组合作拓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也能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选择一个相对有趣的专题来让班级成员探讨,简述自己对这门学科的想法,在介绍自己的观念和了解不同人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探究型思维。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备这一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够制备出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将稀盐酸换成别的酸是否依旧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呢?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小组可将稀盐酸换为稀硝酸和稀硫酸,分别思考写出方程式,探讨其反应规律。在讨论中同学们会发现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钙,但是硫酸钙会附着在碳酸钙上阻止反应继续发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对问题主动思考的意识,从而将之前学过的内容与新的内容结合,建立知识网。

(三)在实验中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在课上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实验课上得到很好的证明。支架式授课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完整的体现。例如我们在实验课上学习酸碱反应的时候,首先请同学回顾酸碱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在回顾之后由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开始实验内容。我们知道酸碱反应的结果是要生成沉淀、气体、或者水,这三者必须存在一种才能认为反应可以发生。在酸碱反应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气泡和沉淀的出现,但是生成水的现象不是很明显,那么班级成员就可以思考,用哪种物质能够将生成的物质鉴别出来从而去认定反应的发生。在自主思考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之后面对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教师可以展开拓展式教学,例如实验室中的玻璃仪器哪些是可以直接加热的,哪些是需要间接加热的,存放液体的瓶子哪些需要用橡胶塞封口哪些需要用玻璃塞封口。在实验室中学生更能够感受到化学的学科属性,从而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对待实验产生的现象。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将之前课本中强调的在实验室的注意事项完整的展现,最终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结束语:化学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在面对各类不同的现象能够客观的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在课上老师采用支架式方式授课能够帮助同学们建立知识的整体框架,更好地分析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在独立思考中建立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秋月.微课运用于初中化学疑难知识的教学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 刘艺筝.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7.

[3] 米春阳.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金属”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初中化学策略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