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的导入教学

2020-08-14 19:45陈孝忠
青年生活 2020年29期
关键词:导入教学历史与社会初中

陈孝忠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我们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包括悬念导入法、歌曲插入法、诗词导入法、故事导入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美好的情绪体验,有效地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导入教学;方法

初次接触《历史与社会》语言枯燥乏味,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逻辑性又不强,历史话题冷俊严肃,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这样的情况下,怎樣把《历史与社会》课上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让学生爱上历史与社会呢?

一、导入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1.成功的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乐学”就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只有“乐学”,才能激活学习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教和学双方共识﹑共享﹑共进。

2.成功的导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感情

“导入”还要注意激起学生积极健康美好的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感到……情绪苦闷和精神抑郁,这种情绪会对学生的全部脑力劳动打下烙印,使他们的大脑好像变得麻木起来。只有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思想大脑的生机蓬勃的溪流。”可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美好的感情是多么重要。

二、导入教学法的实践

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般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的。

1.悬念导入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程度大,变化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通过设置悬念,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明朝》这一课时:

师问:“大家知道朱元璋吗?”

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知道。”

师问:“大家知道朱元璋手下有一员大臣叫宋濂么?”

学生马上回答“明朝的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当今文章第一”。

师再问:“你们学过他写的什么文章?”

同学们齐声回答:“送东阳马生序”。

师马上追问:“有谁知道宋濂曾在浦江哪里当过私塾先生?”

同学们大多不发言。我立即拿出准备好的《浦江县志》对同学们说:“他曾在浦江郑宅的私塾——东明书院当过先生。你们知道浦江郑宅‘江南第一家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么?”

通过这样的导入,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们就越想知道更多有关元末明初和朱元璋的故事。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了,课堂教学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歌曲插入法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往往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是最迅速而又最快地打动人心的艺术。现在的初中生大都喜爱唱歌,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常用歌曲导入新课,既新颖又最容易赢得学生情绪共鸣。如在讲抗日战争有关内容时,笔者播放音乐《保卫黄河》。这首激昂的歌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手段,以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在抗战日益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以不屈的斗志,不怕流血牺牲,勇于坚持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到这种昂扬的激情,于是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的美好感情,学生一下子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情景中。

一堂课下来,既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激发,令其在学习中情绪高涨,情动于衷,神振于音乐艺术之间,熏陶和潜移默化在环境气氛之中,促其情操高尚、思想深化和感情升华。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3.诗词导入法

诗词语言精练、形象、生动、优美 ,情感凝练、浓郁、健康、美好。尤其受到初中生的喜爱。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常用反映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诗词导入新课,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元朝的统治》一节时,课堂伊始,我就用配乐诗词朗诵起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文天祥为抗击元军而率领南宋军民英勇奋斗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文天祥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又使孩子们为之钦佩。特别是当学生听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一起跟着朗诵起来。在这种崇高的人格感召下,学生们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大家迫切地想在新课中了解文天祥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的求知欲望完全被激发出来了,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4.故事导入法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疯狂侵略史、罪恶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史和前赴后继的奋斗史。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奋发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如“卧薪尝胆”的勾践、“东山再起”的谢安、“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通过这些历史故事的讲述,学生在接受心灵洗礼的同时产生各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样就有效调动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境地。在轻松愉快的学气氛中接受知识,升华情感,提升思想。

以上四种导入方法,我都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歌曲导入法、诗词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我还重视激发学生高涨的情绪和健康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好之”、“乐之”的情绪体验中,学习历史社会知识,其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是不言而喻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历史课堂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历史课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最佳的方法导入新课,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劳凯声.教育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

[3]台湾浙江同乡会编著.浦江县志 [M]. 出版社,1985年5月.

[4]作者 张英俊.今日浦江[M].2005年5月11日.

猜你喜欢
导入教学历史与社会初中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跳好导入这个“开场舞”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