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主要矛盾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20-08-14 22:05卞光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马克思新时代

卞光

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达到新的高度。由此,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进入了新的旅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改变。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从马克思哲学原理的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三个方面去理解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关键词:新时代;主要矛盾;马克思;哲学原理

一、新时代主要矛盾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原理

(一)新时代主要矛盾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人们的主观思想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同时也反作用于客观实际。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恩格斯也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新时代主要矛盾在哲学上属于意识的范畴,是精神层的成果,其是在通过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的发展环境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物质层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主要矛盾是属于哲学的意识范畴,是由我国的国情的实际所提出的。是理论成果,对指导未来我国的建设起着导向的作用。不仅对理论转化为实践有指导作用,也对理论转化为理论有基础性作用。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原理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可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基木立足点和出发点。什么是我国的实际国情?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这样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就必须搞清楚我国的基本国情,搞清楚新时代国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前,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解决了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些实际国情改变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些实际决定了我国的矛盾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原理

(一)新时代主要矛盾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马克思哲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对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重大判断,说明党中央领导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已经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接着出现。回顾党的历史可以发现,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地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习近平同志指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不发展,一切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按照“三步走”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在极不平凡的发展之中,习近平同志仍然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传承马克思主义哲学事物的永恒发展和认识无限性的原理

马克是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其中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发展是事物积极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就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而言,这一过程也就是不断发展的创新过程。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不断打破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旧理念、旧思想、旧体制、旧方法,发现和运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体制、新方法,以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了事物永恒发展和认识无限的原理。社会主要矛盾由以前的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到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社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的物质供给已经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生产的物质大于人民的需求。供给大于需求。矛盾已经解决。事物就会前进,就会遇到新的矛盾,即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正体现出事物的发展的永恒和认识的无限。

(三)新时代主要矛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矛盾是具体的、多样的、同时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矛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彰显了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分析、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并据此确定了正确的革命任务和策略、方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顺利完成三大改造,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因为我们党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判断。在此基础上,我们党确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任务和总路线,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改变。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们党在“文革”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误判的教训,认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和提出一百年不动摇的基本路线,带领人民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此后,我们党继续坚持第二代领导核心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基本國情,准确判断时代新特征,提出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的基本矛盾发生改变,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矛盾。新的发展阶段,新的矛盾。这正是马克思矛盾观的体现。

三、新时代主要矛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一)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木利益,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是我们党力量的源泉和胜利的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中国人自己的事业,只有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才能真正造福于全体人民。 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木宗旨的必然选择。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即人民立场,它影响着价值追求。坚守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追求,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就要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发展为了人民,就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时代新特征,满足人民对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迫切需要。

(二)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体现出唯物史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原理

发展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还认为,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而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反对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致力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发展为了人民,就要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增强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奋斗的目标。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摆脱落后,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升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坚持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在人的发展上。在“发展为了谁”这个问题上,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人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领人民走进全面小康社会,不断发挥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幸福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党治国理政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就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依靠人民推动科学发展,汲取人民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是唯物史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也是发展的主体,是推動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亿万人民的伟大事业,需要依靠中国人民力量,挖掘中国人民智慧,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新时代主要矛盾包含了唯物史观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原则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既是理论的需要,也是实践的需要。从理论方面来看,不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任何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 从实践方面来看,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如果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盲目实践,那就必然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 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充分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境界,完全体现了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四、结束语

提出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这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研判的理由所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正体现、也符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说明了我们党在建设美丽的中国的道路是正确的。身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理论自信,逐步的解决好每个阶段的矛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我们党必然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十九大报告>

[2]刘同舫.<新时代矛盾背后的必然逻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3]张占斌.<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J]. 十九大特刊D602

[4]董振华,温凤毛.<牢牢把握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J].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叶念.<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研究>[J].论坛2010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马克思新时代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