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活力评价研究

2020-08-15 09:56周昱彤马春地赵健鑫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模型

周昱彤 马春地 赵健鑫

摘 要:以全国19个城市为例,构建城市经济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加权TOPSIS模型计算出各城市经济活力综合评分并排序,结果表明一线与二线城市间经济活力差距较为明显,且东部地区城市经济活力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针对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为各城市协调、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经济活力;组合权值;加权 TOPSIS 模型

一、引言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发展注重速度不看重质量、规划不完善、缺乏产业支撑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多城市缺乏经济活力,发展质量较低。评价研究城市经济活力能够为城市和国家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促进我国城市间协调平衡、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全国19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将主客观权重结合的方法引入到权重计算中,利用加权TOPSIS模型对各城市经济活力进行评价分析。

二、城市经济活力评价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城市活力体系主要由城市经济活力、社会活力以及文化活力组成,城市的经济活力主要反映其经济活动能力[1]。在选取指标时本文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及稳定性原则,最终确定出由3个一级指标及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城市经济活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投资角度,本文选取家庭储蓄率、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率作为衡量城市经济活力的一级指标。中国各城市目前都正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经济活力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能力、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能力、引进资本能力等方面。基于此本文参考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从企业规模及收益、人口、经济总量、收入水平、外贸、政府调控方面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末户籍人口、在岗职工数、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作为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8》,部分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统计年鉴。首先采用熵值法[3]确定二级指标权重,计算各二级指标熵权公式为:

[g2j=1-Ejn-j=1mEj];;;;;;;;;;;; (1)

其中,[Ej]为各指标数据的信息熵,[n]为城市数量,[m]为所选指标个数。

代入数据后计算得到各二级指标客观权重为0.0002,0.4172,0.00003,0.000003,0.0056,0.0020,0.0256,0.5493。

由于所选指标间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4]再次确定二级指标权重。通过分析一级与二级指标间关系建立层次结构,构造出各级指标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为避免单一求解方法造成的偏差,本文使用算数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特征值法分别进行求解,确定出各二级指标主观权重[h2j]为0.0826,0.0826,0.2088,0.1044,0.1187,0.1044,0.0897。

本文选择采用组合赋权法将两种方法计算出的主客观权重相结合,加法集成公式如下:

[wj=αg2j+1-αh2j,0?α?1];;;;;;;; (2)

其中,[wj]、[g2j]、[h2j]分别表示二级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最终组合权重、客观权重及主观权重。

取,将计算出的主客观权重代入公式,得到8个二级指标的最终权重结果为0.0414,0.2499,0.1044,0.1043,0.0550,0.0604,0.0650,0.3195。

(二)基于加权TOPSIS法评价各城市经济活力

由于8个指标的量纲并不相同,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使多个评价指标在同一个量纲体系下进行比较,先对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再通过计算可得出第[i]个评价对象归一化后得分,公式为:

[Si=D-iD+i+D-i];;;;;;;;;;;;;;;;(3)

其中,[D-i]为第[i]个评价对象与最小值间距离,[D+i]为第[i]个评价对象与最大值间距离。

由于[0?Si?1],[Si]值越大[D+i]越小,即越接近最大值。代入数据后,利用Matlab计算得到各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综合评分并排名,结果如下表所示:

三、结论及建议

据上表可以看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间经济活力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在地区分布上东部及东北部地区城市相较于中、西部城市具有更高的经济活力,保持着较大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地区协同均衡发展,我国实行了非均衡的倾斜性经济发展战略。但由于东、中、西部城市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配置和经济基础存在差异,所以即使各地区经济在不断发展提升,其活力仍然会有一定差距,内陆城市的经济活力相比之下较为平庸。

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及内陆城市不断突破经济格局的束缚,但总体经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数字经济革命则能够为其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为提高城市经济活力,地区企业可以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加强与其他城市的经济文化融合,为缩小差距增添新的动力。各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当从全局出发,协调内部系统的发展平衡,积极利用地区资源与发展优势,加强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不断健全政策体系。政府在未来工作中也要不断拓宽市场化改革的深度与宽度,使东西部地区能够拥有更为均等的发展机会,共享经济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陆晓丽,郭万山.城市经济活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11):77-78.

[2]金延杰.中国城市经济活力评价[J].地理科学,2007(01):9-16.

[3]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贾明璐.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1):1323-1329.

[4]邓雪,李家铭,曾浩健,陈俊羊,赵俊峰.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07):93-100.

[5]李娟文,王启仿.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现状分析[J].经济地理,2000(04):6-9+25.

[6]张洪,张燕.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05):500-505.

[7]国家统计局.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Z].北京:统計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构全等模型解中考题
从勾股定理到“一线三等角”模型
基于ARIMA模型与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组合选股
基于ARIMA模型与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组合选股
三角函数的坐标系模型
巧构模型妙解赛题
模型小览(二)
借模型之力 释难题之疑
导数中涉及“[ex,l n x]”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