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效能研究

2020-08-15 13:32郑行辉
天津教育·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新技术

郑行辉

【摘  要】学习共同体建设是当前教育背景下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优势,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这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基于新媒体和新技术背景下,较为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了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效能的实证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新技术;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1-0050-02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rning community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proces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new media and new technologies, a classroom learning community is established to help pupils better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growth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and new technologies,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and analyzed the empirical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learning community.

【Keywords】 New media; New technology;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Learning community

一、“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效能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小学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气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一直以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形式都是较为单一和枯燥的,因此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刻板印象,认为课堂教学就是这个样子的,教师也往往习惯于这种课堂教学状态。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至今仍然在教学实践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刻板滞后的教学理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拥有一定的参与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建设,改变了这种刻板的课堂教学形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定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有利于丰富小学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小學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与学生的最后学习效果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逐渐暴露出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和缺陷,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能够帮助教师快速理清教学思路,整合相关教育资源,进而有效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学习共同体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较为便捷的方式,对于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将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科学设计教学形式。“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拥有更多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这对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施对策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学习共同体效能发挥奠定基础

在“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实践中,要想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首先就应该在提升教师素质方面多下功夫。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该积极学习全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及时转变传统教育的师生观念,以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扩展与延伸了学生的互动互惠行为,为孩子创设了德育熏陶的场所;通过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建设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充分地进行交流,进行互帮互助,在学生上进行相互促进,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让小学生形成帮助别人的良好习惯。

(二)突出小学生学习主体性

一直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都是教学实践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之下,受到教学环境和考试评价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并且这种教学形式已经存在和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必须扭转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体、以理论知识传递为目标的陈旧教学观念,逐渐将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断发展和创造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三)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提高教学针对性

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提高各层次学生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孩子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让小学生们结成学习共同体,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释放出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相互的交流与讨论过程中还能够不断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不断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来说,经常存在多种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在课堂上不仅要讲解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习解题思路与方法,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公式等,不断提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 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这道题目为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答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不用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每个学生都当“老师”。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创新采用“画线段”的方式,进行应用题目的直观解答。将用一长段线段代表一张桌子,其中1/10的一小段代表椅子。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代表多出来的9个线段为288元,这样可以得出一段线段为32元,我们就可以轻松得出后续的答案。

(四)借助新媒体优势,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新媒体”的硬件支持下,“新技术”的软件应用下,能更好地实现“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以往抽象化的授课过程变为形象化的授课过程,将理论知识动态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时候,可以采取一种“课堂实验室”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flash这种形式,直观展示将某一物体分成若干份时发生的变化,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随着分母越大,每一份分得的数量越小。借助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更加清楚地掌握“分数比较大小”这个知识点。总之,在“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教學内容,充分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优势,不断丰富小学课堂教学手段,明确小学教育目标,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导向性和实效性。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效能的实证研究”(立项编号:FJJKXB18-32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易丽霞.激发潜能彰显课堂魅力——小学阶段“学习共同体”合作模式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8(12).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新技术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