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学习范式

2020-08-15 13:32王俊锋
天津教育·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书目范式研学

王俊锋

【摘  要】“T”是英文的一个大写字母,由一横一竖两个笔画构成,“T”型学习模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像“T”字母那样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沟通,打破传统阅读写作教学方式上单线条的组织结构,进行知识之间的交互性发展。同时,T型学习模式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构建出写作教学的全新模式。为此,本文对“T”型学习范式展开探究。

【关键词】阅读写作;“T”型;交互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1-0150-02

【Abstract】 "T" is a capital letter in English, which is composed of two strokes, one horizontal and one vertical. "T" learning mode refers to tha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like "t" letter, throug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munication, it breaks the single lin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ode, and advances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t-learning model can also expand students' vision and build a new model of writing teach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 learning paradigm.

【Keywords】 Reading and writing; "T" type; Interactivity

一横——打开“课内外阅读”视野,融通“生活体验”;一竖——教师深耕课堂,让学生从课堂中习得读写策略、方法,进而提升一个交叉点——学生读写能力。学习范式是联结教学理论与实践最直接的“导体”,对于指导实践变革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渗透力。本次讲座以美国哲学家库恩的范式理论为逻辑框架,以“T”型理论为思想方法,力图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学习范式。

一、课内外阅读——书海无涯“读”作舟

(一)读什么——心中要有数

在推荐阅读书目时充分考虑了儿童阅读的特点和需求,把握三个原则:

1.经典性

这是提高学生阅读品味必须坚持的标准。推荐书籍有两个依据,一个是《语文课程标准》,其中附录2“关于课外讀物的建议”中列举的书目大多作为推荐书目被纳入教材。

2.多样性

推荐的书籍涉及古今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除了前面提到的中外童话、神话、寓言、小说之外,还有中外童谣、儿童诗歌和各民族民间故事。除了文学读物,还推荐了多本科普读物。

3.适切性

人类优秀书籍浩如烟海,再丰饶的果园我们也只能摘取那些既有营养而且口感好、易消化、能吸收的果子给孩子们吃。所以“适切性”是选择书目时的一个重要考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哪些书适合小学生阅读,哪些书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孩子们喜闻乐见,能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真正爱上读书,并逐渐养成终生阅读的好习惯。

(二)怎么读——心中要有法

“快乐读书吧”就是统编教材特设的一个版块,着重指向整本书的阅读和完全独立的自主阅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快乐阅读吧”作为课外阅读的重要版块,怎样充分利用这一版块,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自主阅读,提高阅读水平呢?其实,“大道至简,小道至繁、至晦、至玄。”推进整本书阅读——精选书目是前提;教师的深度细读是基础,学生有思考的阅读是目的,分步推进,进而以“课”养“读”,以“内”养“外”。

(三)怎么评——心中要有谱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前期就要及时、正确地对学生的阅读书籍、阅读情况作出评价。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罗杰斯早就提出准确及时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到心中有谱,及时评价,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监控阅读质量,提升阅读品质。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自评、家长参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还可以采取每月一小评,每学期一大评的方式,利用班会课展示阅读星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生活体验——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区域文化体验——读写能力提升的隐形翅膀

我们可以依据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研学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体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收获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依托家校,开展小组研学

教师要做好“331”,即:“设定目标、确定地点、制定方案”三项准备,过程中,要抓住“认知链接、观察体验、及时记录”三个环节,实施后要落实“成果展示”一个总结。每年的寒假、暑假,我们以教委办牵头发布“我身边的文化之旅”研学实践活动通知,各校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由学校组织,也可以由几名家长及孩子组成亲自研学小组,根据“331”的要求,细化内容和要求,开展实践活动。

三、课堂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前后勾连,梯度训练

以写人作文为例,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写法,三年级学生才刚开始进行写作训练不久,在写作前可以进行大量课外范文阅读,学会如何描写人物的个性特征或者外貌特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加强片段描写、细节描写。例如《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坚强乐观的她》等题目,就可以采用总分或分总的方式进行描写,尤其是人物个性特征的详细描写。

(二)依托文本,落实读写

当然习作在教材中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不紧紧依附于阅读单元,但不代表习作与阅读完全脱钩,而应是互相配合。我们还是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写,先说后写,从而达到整体训练的效果,打通生活、阅读、习作的通道,才能整体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1.指导阅读策略,学会构段方式

一篇文章从几个方面、不同角度来写,这是中年级常见的文章样式。围绕段落开头一句话想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个意思说清楚的,是中年级训练的要点。下面以《海底世界》为例谈“五步读书法”阅读策略。一读,读出内容。围绕中心句,这一段介绍了哪些动物呢?(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有些贝类)它们都有哪些活动方式?海参是靠肌肉伸缩爬行;棱子鱼是游;乌贼和章鱼都是后退:有些贝类是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二读,读出疑问。海底的动物有那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了这几种来写呢?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动物活动的特点有什么不一样?三读,读出特点。海参爬得特别慢,梭子鱼游得快,乌贼和章鱼一个前进一个后退。想想该怎么读出快慢,读出前进和后退的奇特。四读,读出趣味。重点引导读出有些贝类“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费长途旅行的快乐。五读,读出结构。全班齐读第一句,每组读一类动物的活动方式,体会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意思写清楚的总分结构的奥秘。五步读书法,可以读出内容,读出情趣,读出表达,读出层次。

2.读写高效结合,化解写作困难

就拿统编教材来讲,其中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阅读重点是“通过关键句分析某段话的含义”,而习作的重点就是在“习作时,需要按照相同的含义进行阐述”,由此可见,写作与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构建出合理的情境,并展开语言训练。总之,对于“T型”学习范式,“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体验”让其有了宽度,深耕课堂、聚焦读与写的策略及方法则让其有了深度。“T”的这一横,不是简单学习内容的散点分布,而应是一种经历取舍整合的聚拢,是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而“T”的这一竖则指向课堂教学,包括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它与教师的方向性指导以及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息息相关。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依循区域文化,转变小学生读写定势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XB18-44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魏本田.合作学习和个别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3(36).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书目范式研学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