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语文课堂是如此“动听”

2020-08-15 11:20朱琳
天津教育·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朱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有表达、展示、质疑的机会,给他们留有言说的空间,让他们展示最悦耳动听的“童声”。本文主要从激情朗读课文、议论纷纷探究、尽情歌唱心声、自由登台演说等角度阐述“童声”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登台演说;激情演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1-0069-02

【Abstract】 In the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process, the teacher needs to give some time to students to express, show and doubt. And give them chance to speak, let them show their beautiful voice. The article expounds how to build the Chinese class by reading, discussing, singing and making a speech.

【Keywords】 Primary Chinese;Speech on stage;Passionate speech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终身发展需要活化教学,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范围,是语文课堂应有的内涵意义。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尊重和信任,多鼓励他们发出自己的声响,多给学生自我朗读、探讨、歌唱和演说的机会,让他们在“肆无忌惮”的倾诉中相互交流,在“面红耳赤”的争辩中集思广益,让他们在尽情抒发自己心声的过程中体味其中特有的意境和内涵。唯有如此,这样的童声才是最为悦耳动听的。

一、激情朗读课文:走进语境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是学生走进语篇和融入语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获得深度理解的必然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激情朗读课文,能让他们在主动融入文本意境中获得真切认知与感触。学生以激情朗读的形式丰富理解,能从中产生深厚感知印象。学生在朗读语篇中多深入体味,能透过文字获得意想不到的发现。如,在《月光启蒙》阅读引导中,可运用此法。教师可建议学生在自我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多运用笔记圈划的方式找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很多同学针对自己的理解感知主动运用不同的语音、语速、语调进行朗读。很多同学在朗读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再盖南楼遮太阳”的时候,以轻缓的音调,主动从作者表达的语句中体味到其中的思想情感。很多同学带着自己的情感主动朗读,从月光启蒙中感受到作者母亲对作者无限关爱。

教师可结合语篇表达主题,多给学生自我朗读的机会,引导他们主动从朗读中多体味其中思想情感。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强策略指点,引导他们尝试运用同伴互读、小组齐读、男女对读等方式深入体味,感受其中的情感。

二、议论纷纷探究:各取所长

课堂上需要来自各个方面不同的声音,需要议论纷纷,否则定会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机活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畅言己见的机会,多鼓励他们在议论纷纷中多提出自己的设想,多让他们在相互切磋中获得感知顿悟,远比依赖教师的讲解更有现实意义。教师可多给学生议论纷纷探知的机会,多鼓励他们在主动切磋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利于其在博采众长中获得丰富语言技能。如,在《二泉映月》课文解读中,可运用此法。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围绕“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诞生过程”,不妨多主动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在主动对话语篇中深化理解。教师可结合语篇表达要点,围绕“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来主动交流。教师可结合语篇表达要点,鼓励学生思考:阿炳来到了二泉,他听到了和想到了什么?阿炳用二胡是怎样表现自己的认知感受的?你从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得到了什么?教师可建议学生运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从阿炳的内心深处挖掘其中值得探究的语言表达信息,鼓励他们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同学从阿炳的琴声中体味到了其中的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感受到了一个盲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理解,多给他们自由推理和主动反思的机会,引导他们集思广益,主动从讨论中摘录筛选相应的信息,引导他们在积極自由对话中丰富认知感思,形成真切体验。

三、尽情歌唱心声:升华感触

语文课堂上的歌声是不可或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是学生玩学语文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尽情歌唱,让他们在主动歌唱自己的心声中多深入体味感知,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尽情歌唱,不仅能增强理解记忆深度和广度,还能够让他们在主动展示歌喉中获得深度感思,激活他们主动表达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如,在《长江之歌》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以歌唱的方式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奔腾不息的场景,引导学生从“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中体味其中的情感。很显然,作者以第二人称的写法表达了自己对长江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教师可利用播放歌曲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课文情境之中。教师可建议学生运用跟唱、合唱、男女对唱、混唱等形式,围绕“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来主动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很多同学在歌唱中围绕“我们赞美长江,”主动体味其中深深的赞美之情。

学生可围绕课文表达内容,多主动以歌唱的形式来展现其中的内容,利于其在不断融入相应的情境中找到感觉,让他们不再死记硬背课文。学生通过多样化歌唱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理解,能让他们在真正关注语篇中获得轻松、自由的学习记忆方式,能帮助学生在真正聚焦语篇中产生多样化感思体验,让他们在歌唱中获得行之有效的参与表达形式。

四、自由登台演说:展现个性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多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语言表达的舞台,多鼓励他们在主动登台演说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利于其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理解。学生自由登台演说,能激活自身的语言表达自信力,能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很多同学在登台展示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设想,展现自己的个性,在主动登台演说的基础上展示自我认知积累,切实满足其多样化发展需求。如,在《陶校长的演讲》教学中,可运用主题演说的方式来解读课文。教师可建议学生针对“每天四问”,建议学生从“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等话题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鼓励他们围绕“怎样使自己每日都有进步”来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同学从每日四问中,不断调整学习策略,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各方面的进步发展的角度主动说出自己的所做,让他们在主动表达中形成深刻印象。很多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自我锻炼、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角度主动说出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进一步拓展延伸课文的基础上获得深刻印象,帮助他们在主动表达中产生多样化学习思维方法。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整体理解感知需要,多给他们相应指点,鼓励他们在主动表达中多提出自己的意见,利于其在真正深入探究中丰富感思。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相互切磋中多提出自己的建议,让他们在取长补短中获得深层次理解,提升语言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是学生各抒己见的乐园,是畅所欲言的舞台。学生融入语篇阅读不仅是积淀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的需要,更是展现自己个性的有效途径。教师则需要在慢慢欣赏中聆听来自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声音,让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语文课堂上的童声,能让文字不再静悄悄,能让课堂充满议论纷纷与欢声笑语。听取童声一片,让语文课堂充满天籁之音,是教师值得尝试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康妲.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1).

(責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