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屈光不正儿童合适的配镜处方(上)

2020-08-16 03:12李丽红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眼位配镜斜视

文 李丽红

日常工作中,小儿眼科医生经常会遇到有部分家长“迷信”电脑验光结果,认为其先进、准确、客观,对于医生开具的配镜处方不屑一顾,仍按照电脑验光结果给孩子配镜,当复查发现孩子眼睛的情况已出现较大问题时却悔不当初;而有部分综合医院的眼科医生则严格追求循证医学依据,按照电脑验光的结果给儿童配镜,验配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两类情况不仅影响了孩子眼睛的正常发育,还造成了所配眼镜的浪费。由此可见,验光配镜处方的合理应用,特别是对屈光不正的儿童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那么,应该怎样给出屈光不正儿童合适的配镜处方呢?

1 正确认识电脑验光数据

电脑验光仪能快速测出屈光度数的大致情况,在成年人的眼病诊疗中,需快速鉴别患者屈光状态与眼病导致的视力下降之间的关系,或验光师面临大量需验光的人员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优先使用电脑验光数据作为参考。

但电脑验光数据并不能作为最终的配镜处方。电脑验光后,还需进行插片后的主观视力检查、通过综合验光仪进行红绿测试、双眼平衡等检查来判断数据的准确性。屈光不正的儿童,特别是存在中高度的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问题的儿童,往往会伴有弱视、斜视、双眼视异常,此外,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部分孩子根本不会认视力表或者不愿意配合进行综合验光仪检查。因此,如果单纯以电脑验光数据为标准配镜存在极大的不准确性。

儿童青少年的睫状肌调节力强,年龄越小调节越强、距离越近所用调节越多。而电脑验光有近感辐辏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测出的近视度数偏高,远视度数偏低的情况。即使散瞳以后,因为剩余调节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上述差异。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散瞳药能达到绝对的睫状肌麻痹,即使用最强的1%阿托品眼药,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剩余调节。因此,儿童青少年不宜用电脑验光,更不能根据电脑验光的结果配镜。

视光门诊为屈光不正检查者配戴矫正眼镜需要兼顾其3方面需求:最清晰的视力、最舒服的感觉、最持久的阅读。因此,在验光测试过程中,检查者会不同程度地依赖于被检者的自我视觉反应来确定配镜处方。这个过程是检查者与被检者在问与答的合作中进行的。因此,需要被检者有很好的主观判断能力才能完成检查,只有被检者最终的满意才算是验光配镜成功。否则,常常会给戴镜者带来困扰而被拒绝使用。

2 正确的儿童验光配镜方法

一副合格的眼镜对斜视、弱视的矫治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眼镜是斜视、弱视患儿的一剂“光学药物”。因此,验光配镜的要求与成人有一定的差异。

2.1 以客观验光(即视网膜检影验光)为主

检影验光方法的优点在于准确、客观、可靠,特别是对文盲、年幼或年老的被检者更显优越性。这种方法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检查者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小儿眼科中,因为儿童的合作及表达能力有限,以检影验光为首选。

2.2 睫状肌麻痹(散瞳)

儿童验光中存在眼调节力的干扰,并且年龄越小调节力越强。调节作用存在时,检影验光的结果不能代表处于调节静止状态的眼屈光状况。因此,为排除调节的影响,在验光前使用睫状肌麻痹剂使瞳孔散大,在调节静止状态下检影验光,这种验光方法称为散瞳验光。至于睫状肌麻痹剂的选择,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即可。使用前要告知家长各种散瞳药的药物反应结果,以便错开上学时间,合理安排散瞳验光时间。

3 儿童验光配镜处方原则

3.1 斜视配镜原则

a.内斜:正球镜片全矫,负球镜片给矫正至1.0所需要的最低度数(无弱视者);

b.外斜:如儿童度数仅有+2.00DS~+3.00DS,正球镜片可酌情不给;如>+3.00DS,正球镜片可酌情少给,负球镜则应给足。

c.双光眼镜:由于集合过强引起的内斜视,如果戴矫正镜片后看远正位,看近有内斜(高AC/A者),可在看近时在原镜片上加+2.00DS~+3.00DS(即下加光),使其看近看远均正位。

d.小度数斜视:正常配镜要求双侧镜片的光学中心与配戴者的瞳孔中心相对应,否则将产生三棱镜效果,增加配戴者眼外肌的负担,干扰配戴者的双眼视。对于有小度数斜视的配戴者则可以利用镜片像移产生的棱镜效应来达到配戴三棱镜的效果。另外,有的小度数不适合手术矫治的斜视,除了常规的屈光不正矫正眼镜外,还可以配戴三棱镜,三棱镜的尖端指向斜视方向,目前较为适用的就是压贴三棱镜。

3.2 儿童远视眼的配镜处方原则

a.6岁以下的儿童,轻度远视是生理性的,如果视力好,一般不需要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有内斜,度数较小也应矫正。对于学龄儿童,因为读书写字都要紧张地使用调节,容易产生视疲劳或调节性近视,所以,即使度数较低也建议作业时戴眼镜。如果远近视力都不好,在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后,可能与调节力不足有关,需戴眼镜矫治。

b.单纯远视眼矫正视力可达正常,按验光结果,以最佳视力而又不引起视疲劳的度数配镜,一般留2.00DS。

案例1:5岁,视力:OU:0.8。

验光结果:

OD:+4.00D=1.0

OS:+4.00D=1.0

处方:

OD:+2.00D

OS:+2.00D

半年后复查,双眼戴镜和裸眼视力均为1.0。

案例2:4岁,视力:OU:0.8。

验光结果:

OD:+1.50D=0.8

OS:+2.00D=0.8

处方:暂不配镜,半年复查一次,观察视力变化。

c.远视合并弱视:没有斜视的情况下,以提高视力为主,可在验光度数上减1.50D,以保留生理调节。

案例1:5岁,OD:0.5,OS:0.3。

验光结果:

OD:+8.00DS/+1.75DC×80°

OS:+9.00DS/+2.25DC×100°

处方:

OD:+6.50DS/+1.75DC×80°

OS:+7.50DS/+2.25DC×100°

案例2:6岁,OD:0.5,OS:0.4。

验光结果:

OD:+7.00DS

OS:+7.50DS

处方:

OD:+5.50DS

OS:+6.00DS

d.远视合并内斜:首次完全足矫,戴镜3个月后复诊,观察眼位、视力的变化。如内斜为完全调节性内斜,最理想的复查结果是眼位矫正或者留有轻度的内隐斜。另外在视力矫正、眼位矫正的基础上,复诊时减低0.50D~1.00D配镜,有利于视力和调节性内斜的恢复。但在减度数的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眼位的变化,一旦出现内斜复发的征兆,需及时更换全矫眼镜。

案例1:5岁,内斜30△,双眼视力0.6。

验光结果:

OD:+4.50DS=0.8

OS:+4.50DS=0.8

处方:

OD:+4.50DS=0.8

OS:+4.50DS=0.8

戴镜3个月后复查,眼位正位,戴镜双眼视力0.8。半年后,戴镜眼位为正位。

案例2:3岁,眼位:内隐斜+6△。

验光结果:OU:+4.00DS,不会认视力。

处方:OU:+3.50DS

半年后复查,戴镜眼位正位,双眼矫正视力为1.2。

e.远视合并外斜:在没有弱视的前提下,给予尽可能的低矫。有弱视者降低1.50D~2.00D配镜,有利于弱视的恢复。

f.无晶体眼的矫正:包括配戴眼镜、接触镜及人工晶体植入。

无晶体眼的屈光调节功能完全消失,需要配戴不同距离用的眼镜。一般情况下近用眼镜可加+3.00D。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眼位配镜斜视
目不斜视
部分遮盖法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短期疗效观察
如何对待只验光不配镜的顾客?
验光度数≠配镜处方
上门配镜是个难题
6.82实用眼位攻略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
DOTA2终极眼位攻略(夜魇篇)
手筋发现法
手筋发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