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造型12字法

2020-08-16 13:55德治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主题思想照相机摄影

德治

“拍”是指摄影行为拍摄的简称。

“拍”字包含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拍、拍什么、怎么拍。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这“三拍”问题,正是摄影爱好者走上摄影之路的思想准备,是摄影家确立拍摄主题、选择拍摄题材、实施拍摄方案的构思内容,也是摄影创作之前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一、为什么拍

“为什么拍”是首先明确拍摄目的。根据拍摄目的,来确定拍摄主题思想,避免摄影创作的盲目性。拍摄目的因情况和需求多元而异,大致上可分为三种:

1. 为记录生活而拍

摄影者把照相机当作记录工具,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定格历史,借以陶冶情趣,其特点是以生活情趣为出发点进行拍摄活动,如拍摄生活纪念照、自然风景、社会见闻等等,体现了照相机摄影纪实功能和摄影作品记录生活信息的价值。如图1-01《洋妞儿》,那是1978年我在北京景山公园第一次见到洋娃娃般的女孩,好奇心促使我按下了快门;再如图1-02《一网之隔》,属于社会见闻类的记录作品,1989年,我到坐落在珠海与澳门之间的拱北边防检查站办事,在其办公楼的三楼阳台上,看到珠海通往澳门的公路被铁网拦截阻断,不禁顿生感慨,觉得这是历史的见证,是值得记录的景象,于是把它拍摄下来,如今成了见证历史的珍贵图片资料。在拥有照相机的人群中,为记录生活而拍摄的占绝大部分。

1. 為追求艺术而拍

摄影者把照相机当作绘画工具,为满足个人的审美爱好,创作摄影艺术“光画”作品,以追求审美价值。如图1-03《山之皴》,作品不强调思想性和记录性,只注重艺术表现的形式美。

1. 为规约任务而拍

摄影者把照相机当作服务工具,为履行义务或工作职责而进行的拍摄。其特点是突出服务性,不拘泥拍摄形式和风格,或追求记录价值,或追求审美价值,或追求商业价值,或三者兼顾,都在一幅作品中同时体现出来。如图1-04《霞染古韵浓》,该作品是我受河北省廊坊市旅游局的委托拍摄的旅游资源宣传画册中的一幅图片,便是三个价值兼备的作品。

“为什么拍”从宏观上可以理解为是对拍摄动机的定位,微观上说是在拍摄创作之前对拍摄主题的构思,这是摄影者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否则就是盲目地复印客观局部景物。当然,不否认也有人可能会侥幸拍到有价值的图片,那只是歪打正着而已,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在拍摄之前搞清楚为什么拍,根据拍摄目的或拍摄任务或拍摄灵感,来确定拍摄主题,好比“意在笔先”。知道为什么拍,有了主题思想,下一步拍什么就基本清楚了。

二、拍什么

拍什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你的摄影目标(兴趣点)是什么,专门拍摄哪种题材。术业有专攻,摄影题材是极其广泛的,可是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作为个体摄影行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确立方向和目标,劲往一处使才能有效地累积经验,出成就。因此就形成了风光摄影、人像摄影、建筑摄影等等摄影门类;二是指在具体创作时根据既定的主题思想,来确定拍摄题材和需要反映的内容,选定出画面的构成要素,并抓住具体表现对象的典型特征。例如准备参与“中国·北戴河国际旅游观鸟摄影大展”活动,那为什么拍就不言而喻了。但是,要想拍出好作品,就要了解大展的目的,意义和主题思想。该大展活动的主题口号是“关注生态,爱护鸟类,科学发展,助推旅游”,有了这个主题词,拍什么也就明确了,无非是鸟类及其生态环境,以及符合生态旅游看点的其他景物等。在此我无法确切地说出每个参赛者应该拍摄什么景物,但是可以将构成作品的基本要素和规律说明一下:①能够反映主题思想的代言主体;②能够体现主题内容的有用陪体;③能够衬托说明主体时空的环境(上述具体内容在以后的“要”字章节中有详述,此处从略)。具有上述功能作用的景物才能成为画面构成要素,即被拍摄对象。图1-05《避暑胜地鸟之天堂》,将野生鸟群作为画面的主体,具有地标性的北戴河鸽子窝公园作为画面陪体,与湿地和海中的船只构成了海滨湿地典型的生态环境背景,完全符合大展主题思想。拍什么不能盲目,尽量做到有的放矢。

三、怎么拍

“怎么拍”是根据拍摄题材和画面的构成元素,来确定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其拍摄的技法。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主要是根据摄影人的风格和喜好来决定。但其基本要领和步骤,是谁也不能违反的,这就是:一要构好图、二要调好焦、三要用好光。

1. 构好图

构图好坏直接决定着作品主题思想表达水平和艺术审美价值的高低,它是摄影人艺术表现能力的体现,本书漫谈的12个字都与构图相关,有待于慢慢消化。在此着重谈一下构图的元素符号“点”“线”“面”的提炼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画面的“点”“线”“面”,都是带引号的,因为:“点”在画面中不单指一个圆点,主要是指画面的主体、视觉中心和能够诱发美感的着眼点;“线”不单指实体的线条状物,还包括由物体排列组成的视觉结构线型和由光影形成的非固体的虚拟线型;“面”也不单指相同属性物质形成的面积,画面中的空白和虚化空间也被视为画面结构中的“面”。在构图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但大体上方法如下:(1)突出视觉中心点主体必须是画面视觉中心点,要因地制宜地使用对比语言来凸显主体,使其表现突出、醒目、抢眼。视觉中心点一般都不放在画面中央,尽量安排在画面的1/3处,或黄金分割线的交叉点上,满足人们的视觉习惯,达到抢眼的目的;或以虚实或以明暗对比的方法将主体突出出来。如图1-06《惊鸿掠影》以明亮的圆月将视觉中心点——埃及圣鹮显露出来,并且营造了月夜曼舞的意境。(2)提炼画面结构线取景构图时一定要有所选择地提炼和安排好画面构成要素的排列组合关系,尽量在画面中形成一定的视觉线型结构,它可以是实在的线型,也可以是虚拟的线条;或是一个线型构成的图案,从而使画面产生美感。如图1-07《煤炭集散地》,摄于秦皇岛港务局煤码头,秦皇岛港是亚洲最大的能源输出港,该画面以实在的平行重复的轨道形成线型结构;图1-08《集点成线》,刚刚起飞的钳嘴鹳正在空中编排队形,形成了虚拟性的视觉线条;图1-09《古柏》,画面采用逆光方位拍摄,将主体古柏和所处的环境以剪影形式表现,其明暗临界边缘线构成了画面线条的扇形图案结构。在摄影实践中,我们面对一个场景可以根据各自的审美喜好提炼出不同的线型结构形式,如图1-10、1-11、1-12《长城初雪》所示。(3)营造视觉空间面。这是平面视觉艺术不可忽视的表现手段。视觉空间面即所谓的“留白”,在二维平面中,如果没有空间面就无法表现出鲜明的点和线。这对可以摆拍的艺术摄影可谓轻而易举,但在纪实摄影中,就需要想方设法营造视觉空间“面”,以突出视觉中心点和画面结构线,以鸟类摄影题材为例介绍几种方法,如图1-13《闲庭信步》利用浅景深虚化背景物象构成视觉空间面;图1-14《草行露宿》以单一物种聚集构成的视觉空间面;图1-15《含脯不食》以水面构成的视觉空间面;图1-16《羽扇凌空》以虚化的地面构成的视觉空间面;图1-17《随遇而安》以墙面构成的视觉空间面;图1-18《手到擒来》以天空构成的视觉空间面。所示。

对于纪实摄影而言,摄影人必须到达拍摄现场后,才能够知道要拍摄的主体和陪体,以及环境背景是什么情况,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观察,考虑有哪些艺术语言能够提炼出来,主体能否在空间环境中被凸显出来,然后再确定表现形式和拍摄技法。图1-19《翩跹》拍摄的是一只红腹锦鸡从山崖上飞落地面的瞬间。飘舞的雪花弥漫在空中遮蔽了杂色背景,从而隐藏了杂乱的树枝等物体,营造了画面视觉空间面,主体自身既是画面视觉中心点,又是画面结构线。作品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意境。点、线、面的协调组合是产生画面美感的先决条件,如图1-20《悬停》,主体线条与陪体线条形态协调一致,构成了画面的美感。

1. 调好焦

焦点是画面的视觉中心,没有焦点就不能准确地传达作品的主题思想,无论是拍摄动感的还是虚幻的画面,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焦点(特别创意的画面除外),模糊的影像只能是画面中的一部分,通过与清晰的物像对比才能更好地表现动感和虚幻。影响焦点清晰度的原因有三点,即手震、机震和聚焦失误,对此我逐一说明解决办法:

(1)手震。是在手持照相机拍摄时,由于握持照相机的姿势或释放快门动作不正确,或设定的快门速度还不够快而造成的画面模糊。解决手震的方法是学会正确的拍摄姿势,使用单反照相机,要一手握住机身,另一手握住镜头,还要给双肘找到支点。站姿拍摄时,面对目标应侧身站丁字步,双肘都要紧贴身体;卧姿拍摄时,双肘可以直接触到地上。无论选用哪种姿势,触发快门时,取景窗胶框都要紧贴眉骨,屏住呼吸沉稳按下快门释放钮,快门开启后不要马上抬起手指——这和开枪射击是一样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握姿稳定性没有把握,可以将所谓的“安全快门”速度值(所使用镜头焦距指数的倒数,例如你使用的是100~400毫米变焦镜头,拍摄时焦距为200毫米,那快门速度应设定为1/200秒)再提高一级;若拍摄风光等静态景物建议使用三脚架,锁定相机后再拍摄,这对艺术摄影是很有必要的。

(2)机震。就是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摄仍然出现的画面模糊现象,其原因有多种,也许是三脚架没锁紧或减震不够好,也许是反光板减震不够好,也许是曝光进行时遇到了强风等外力致使照相机发生了震颤。解决机震的方法是:曝光时间在1/15秒到5秒之间时,最好是采用反光板预升模式或实时取景拍摄模式,关闭取景窗并使用遥控器触发快门;若曝光时间在5秒以上则不必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快门开启,反光板的暂短震颤不会影响到图像清晰度,此外,在有风的情况下应采取避风措施。

(3)聚焦失误。由于聚焦失误造成图像模糊实在不应该。数码照相机自动聚焦功能十分强大,只要调焦模式选择的正确,比手动调焦精确得多。善于抓拍的摄影人几乎没有使用手动调焦的。而且一般在自动对焦模式下如果对焦失败,快门是无法释放的,除非是故意将照相机快门设置为释放优先。如果因照相机无法识别到景物反差而不能完成自动聚焦时,建议采用实时取景模式手动放大对焦。而如何选择AF自动对焦区域,将在“定”字章节中再作详述。

1. 用好光

摄影造型离不开光线,光线直接影响着画面物像的影调、反差和色彩的表现。一个本来很好的被摄对象,如果用光恰到好处就会锦上添花,如果用光不当就会逊色三分,至于“怎样用好光”,此处也只作点题,将在后面的“光”字章节中详述。

“怎么拍”是摄影构思中的核心,主要是解决如何构图、如何用光,以及使用什么技法等,是摄影造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拍”字之后的11个字都是解决“怎么拍”的问题。“三拍”作为摄影构思的主要内容,其顺序不一定必须是“为什么拍”“拍什么”“怎么拍”,孰前孰后并无定律,因为它是根据摄影内容(题材)和表现形式(体裁)的特性和规律而定的。例如对于某些专题摄影和商业摄影,基本上應按照上述顺序,而突发性新闻摄影、走马观花的旅游摄影,往往都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拍摄,当时只考虑“怎么拍”,不用考虑其他“两拍”。到了后期给作品命题时,再考虑“为什么拍”的问题,那是为了给作品确定出合理的主题和标题,从而挖掘出作品的价值所在。构思在摄影创作中是快速、反复、灵活多变的,尤其当“为什么拍”和“拍什么”确定以后,“怎么拍”的构思十分活跃,它将随着被摄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摄影人在对构成画面景物的选择、拍摄时的等待和抓取的过程,都是摄影人紧张快速构思的过程。由此可见,“三拍”作为摄影构思内容,是贯穿在拍摄前的思想准备、拍摄中的有感而发和拍摄后给作品命题等全过程中的。

猜你喜欢
主题思想照相机摄影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韩国古典假传《书斋夜会录》的文本结构分析和主题思想研究
最早的照相机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