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上好高职医学院校的思政课

2020-08-16 13:51李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期
关键词:底气理论课医学生

李苏

[摘           要]  医学院校不仅是培养具有扎实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医学生,也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崇高信念的未来医生,更是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有志青年。这其中思政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师必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必须增强底气,涵育正气,拿出勇气,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让学生“都爱听”“真相信”,终身受益。

[关    键   词]  思政课;理直气壮;底气;正气;勇气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1-0228-02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一课”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对照“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提升自己的内涵,涵育自己的精神气质,讲正气、有底气、有勇气,真正做到“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

一、具备自信的底气,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目前,思政课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往往存在被弱化、淡化和边缘化现象。在医学院校,学生更愿意学的是医学专业课,学校的发展重心也同样在医学专业上,从而导致思政课上,学生不愿专心致志听,教师不能理直气壮讲,这就使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大打折扣。所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信心和底气,用自身坚定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学生,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作用,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一)信心和底气来自重视思政课的基石作用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总书记的话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思政课的重要性,给思政课的开设打通了所有障碍,保障了授课环境,给思政课教师提振了信心,肯定了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有了讲好思政课的底气,进而能够通过自己的自信心去带动和影响学生。

(二)信心和底气来自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

经过70年的伟大实践,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书写了经济发展的“中国震撼”,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大踏步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放眼未来,中国必将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前景。这些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数字,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成果、一个个人物都为思政课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强有力地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和制度的正确性。这就为思政课教师继续扎根一线教学,给学生解读党和国家政策、引领正确价值观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二、堅守一身正气,塑造人格魅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思政课,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教师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要求。端正一身正气,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一)人格的魅力来自坚定的政治信仰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追求并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就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把理论吃透、吃懂,用真知真会、实情实感在课堂上讲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味道,价值的味道,让学生感知真理的魅力与价值的张力。思政教师更要重点研读相关理论著作,吃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理想信念,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用梦想的力量吸引学生、鼓舞学生,引导学生把个人奋斗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人格的魅力来自坚守的一身正气

巴特尔曾经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大视野才有大情怀,有“大先生”才有“大学生”。思政课教师要视野开阔、胸怀世界,有为国为民情怀,在学生面前展示出大气的风格;要明辨是非,一身正气,将理论讲授得理直气壮,让学生心服口服;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要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春风化雨”般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赢得学生。

三、拥有大胆创新的勇气,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

过去提起思政课,往往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让人昏昏欲睡,说教、填鸭、划重点成为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这种传统模式、传统认知已经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严重脱离“00后”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学习需求。新时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求新”“求变”“求创意”的思想,所以思政课革新势在必行,要积极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尝试更多办法来调动、吸引他们,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让现在的学生从手机网络世界中抬起头来听课。

(一)革新的勇气来自更具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

医学院校培养的是适合国家需求、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医学生,也要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崇高信念的未来医生,更是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有志青年。而思政课恰恰就是从品德、法治角度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这就要求在思政课程中要注入医学元素,深入挖掘医药文化中的思政资源,丰富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具有医学特色的思政课程教育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如思政课中可以与学生探讨医疗发展前景、醫学人才素养、“一代名医”吴孟超的故事、“伤医事件”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等。从医学生的困惑出发,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专业,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医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医学生通过思政课堂涵养医者仁心。

(二)革新的勇气来自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医学生一听到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加上一个“政治”,就多少有点反感,尤其学生又感觉与医学专业关系不大,所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就成了思政课教师必须花心思的重大任务。我们探索了比较教学法,拿中国制度与西方制度相比较、改革开放前后差别的比较,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探索了翻转课堂,如“我的家乡有多美”“时事热评”“我身边的公德”等小课题,让教学内容更加突出生活,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有了更多的主动性;探索了情感交流法,通过观视频、讲故事,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拿到课堂上讨论,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印证枯燥的理论,实现道理“入脑”;探索了任务驱动法,课前分小组安排任务,课中检测任务成果,课后反思理论感受,让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探求欲。只有教学方法“活”了,思政课才能真正“火”了。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是习总书记的嘱托也是要求。作为一名高职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必将涵育正气、增强底气、拿出勇气,探索思政课新的“打开方式”,使之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让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引领广大青少年在“都爱听”“真相信”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永兰.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J].甘肃教育,2019(6).

[2]陈万钧.理直气壮上好新时代思政课[J].学习时报,2019(3).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底气理论课医学生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才华与底气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底气1
底气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