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医科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2020-08-16 17:44张艳娟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摘 要:新时代,为医科院校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层干部队伍作为医科院校发展重要的一环,其队伍建设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发展水平。本文在对高等医科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现实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医科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医科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及“健康中國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健康”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趋势,大健康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教育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为医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展提供极佳的时代背景。医科院校作为深化医改、“健康中国”建设重要的基础,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卓越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任,而医科院校中层干部是实现以上重要职能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中层干部队伍,是新时代赋予医科院校新的历史使命,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建设更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

二、医科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现实困境

(一)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方面

目前,许多医科院校对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科学性认识还不到位,思想观念还未及时跟上形势的发展,对中层干部的队伍建设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没有中长期的中层干部培养规划,缺乏对中层干部培养模式、路径和方法的分析和思考。对年轻干部培养不足,导致在用人的时候手忙脚乱,出现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二) 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机制方面

一是选拔机制方面。医科院校的中层干部的选拔一般是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其干部来源比较多样化,可以是机关管理人员、学团工作人员、专业教师、后勤管理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等,目前在结合自身特点探索选拔方式做的还不够。在干部考察中,对干部的“能、勤、绩、廉”考察比较详细,但是由于德是干部的一种内在品质,不像年龄、学历、工作业绩那般能够量化,无法直接了解和把握,主要是从谈话人的谈话中得出结论,导致对德的考察比较宽泛,有一定的偏差。

二是培训机制方面。存在培训方式不灵活、“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多以培训班、外派学习、本岗位锻炼等培训方式为主,缺乏校内多岗位锻炼、校外挂职等实践的磨练,丰富阅历、增加才干的机会少;培训方式层次性不足,中层干部包括了机关、二级学院、教辅部门和附属医院的领导干部,不同岗位对培训的需求不同,但培养方式缺乏分类指导的思想,培训的同质化严重,结合个人特点个性化培养不足。

三是考核机制方面。考核指数较模糊,评价标准量化度低,评价程序相对单一,考核主体范围不广、覆盖面不足,未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容易出现偏差,并且和职务调整、职称评定、进修学习以及年终绩效工资的关联度不大,对中层干部的激励性不强。

四是交流机制方面。干部长期在一个部门,或者在同类的职位任职,就会导致视野狭窄、思维僵化、意志衰退,不利于干部自身成长。造成交流不畅的客观原因学校部分中层领导干部岗位专业性较强、可替代性较弱,具体表现在二级学院、附属医院和机关中层干部的交流方面;主观原因是学校领导层重视不够、经济报酬影响及圈子问题等。建立合理科学的交流机制,首先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

五是退出机制方面。目前医科院校中层干部队伍主要存在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退出困难、考核末位退出缺乏科学操作、问责退出存在虚化的问题,中层领导干部退出渠道不通畅,未结合医科院校特点、中层干部队伍结构及干部考核机制、干部监督机制、干部保障机制等建立退出机制,中层干部队伍活力不足。

(三)在中层干部队伍的结构方面

目前,医科院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越来越规范,用人环境日益优化,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名族干部、党外干部在中层干部队伍中的比重也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对中层干部的性别、年龄、专业结构进行统筹规划性不足、对年轻干部培养力度不够、干部的学缘(学科)结构不合理、干部队伍年龄偏大的问题,未形成合理的中层干部梯队结构,中层干部队伍仍有待优化。

(四)在中层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方面

一是医科院校有相当一部分中层干部属于“双肩挑”干部,在做好部门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繁忙或思想不重视,部分中层干部疏于理论的学习,政治理论修养不深厚,提升政治理论水平意识不强、主动性不高,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不足。

二是医科院校中层干部大部分都是医学类或相关专业背景,具有管理专业背景的干部较少,而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管理水平的“复合型”领导更加缺乏,而分层次、针对性的中层干部培训又较少,就造成部分中层干部领导水平、科学决策水平较低。

三是部分中层干部在工作中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教育体制改革、医疗改革和学校发展研究较少,管理凭借经验,工作思维的战略性和创新性不够。

三、新时代加强医科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强化规划意识,注重顶层设计

医科院校领导层应从思想上认识中层干部队伍规划的重要性,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个人成长进步统一起来,纳入学校总体的发展规划中。综合分析中层干部队伍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专业等指标,确定队伍建设目标,制定队伍建设具体细致实施方案,并做好方案实施的过程监督,以免方案落实不到位,成为空话。关注青年干部的培养,有意识地将德才兼备、专业技术强、管理能力佳的年轻骨干纳入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中,按需培养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作为储备,以便在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及时补上,维持中层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提后续力量。

(二)加强机制建设,促进规范管理

1.优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一是构建开放的工作体系。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把干部选任的政策、程序、条件、要求、干部情况及选任结果适时向群众公开,让群众充分参与到干部的选任工作中来,增强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以公开见公平,以监督保公正,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二是多渠道选拔干部。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选拔方式,将用人的范围从学校本部扩展到附属单位,覆盖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个层面,加大对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委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研究,同时完善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三是探索干部的“德”的考察方式。把干部德的考察贯穿到干部选任全过程从实际和工作需要出发该,,改进和创新德的考核方法,摸索动态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优化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一是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根据医科院校发展目标对中层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结合干部成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和师资培养计划,使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二是设计的合理培训内容。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协调的原则,既要兼顾理论水平的提高,又要注意业务能力的提升,在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行业发展政策、规律的培训;同时坚持分类管理,精准施策的原则,针对不同级别、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干部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三是拓展干部教育培训渠道。除了统一组织的培训之外,可以依托学校党校、干部网上在线学习平台,让干部自己根据个人需求自助式地选择培训;在理论培训之外,还可以加大校内、校外、地方挂职的力度,增加中层干部实践锻炼的机会。

3.优化干部考核机制

一是探索多样考核方式。除了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外,积极探索日常考核方式方法,可以依托信息化管理方式,将中层干部的日常表现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实时掌握中层干部的情况,并与换届考核与届中考核相互配套,形成一套有机的考核评价機制。二是制定科学考核指标。在对工作岗位做出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职位性质、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考核重点,根据不同的岗位要素设置出不同岗位的考核指标,根据实际情况赋予合适的权重,增加量化考核标准,保证考核内容具有针对性。三是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真正与个人发展、工资绩效、职称待遇等联系起来,与干部选拔和退出机制联系起来,对考核优秀的人员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在职务晋升方面给予优先提拔;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人员及时调整职位或者免职,切实增强考核结果的激励性和约束性。

4.优化干部交流机制

医科院校内部的交流机制最大的阻碍就是人的观念原因,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大局出发,研究切实可行的交流措施,将各种不良思想因素用制度排除在外,才能有效的推行交流机制。上级教育部门也可以研究校际之间的中层干部交流,不同高校的管理思维碰撞可以产生新的管理思路,有利于中层领导干部快速成长。目前,医科院校中层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地方锻炼的回来的中层干部不论是在理论素养、工作视野,还是在业务能力、领导水平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5.优化干部退出机制

医科院校的中层干部大多数具有较高的学历、职称,同时还担任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一般退出领导岗位后,还可以从事以上相关的工作。存在退出不畅的主要原因是观念和机制的问题。首先,要扭转中层干部的权力观念,破除狭隘的“官本位”思想。其次,要加强考核结果、干部监督机制的运用,落实“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以及对不称职干部的“免职”制度等;再有,要落实人文关怀,对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要做好思想工作,安排好后续工作。

三、调整队伍结构,提升能力素质

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实际,科学设定中层领导班子成员年龄比例,既注重干部“年轻化”,又体现班子“老中青”三结合的要求;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优化“专业”结构,既要有医科专业背景的干部,又要兼容其他专业背景的干部;调整“能力”结构,合理搭配班子机构,尽量做到刚柔相济、各显其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将政治理论学习放到中层干部培训的首位,强化党性修炼,促其践行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增强中层领导干部的主动学习意识,以制度促学习,提升其综合素质,形成有一批既掌握高等教育理论、懂教育规律,又善于管理、德才兼备的专家型管理干部队伍。

四、结束语

新时代、新战略、新教育,新使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中层干部队伍,将有力推进医科院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全面实现医科院校教育使命和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 宋玉辉,莫坷,张瑞 [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8(25):61-64.

[2] 阮莉立.转型发展时期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6,3(25):328-329

作者简介:张艳娟(1980—),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高等学校干部、人才、党建工作。

猜你喜欢
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如何创新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工作策略
让全校教职工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实践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与素养
浅谈打造团结、和谐与高效的学校中层干部团队
校长要善于引领中层干部走出“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