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科技冲击下专业孵化服务边界的重构研究

2020-08-17 07:22周栋梁谭涛尚燕陈婷
科技经济市场 2020年5期

周栋梁 谭涛 尚燕 陈婷

摘要:我国双创事业发展迅猛,创业企业对专业孵化服务的要求日益提升,而传统孵化平台由于物理空间、信息、资金等边界能力的限制,较难满足企业多元需求。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深入研究了现代新兴技术在专业孵化平台中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利用新兴技术打造虚拟孵化平台、信息沟通平台、互联网科技金融平台等应用模式,为推动孵化服务的升级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现代新兴技术;边界能力;虚拟孵化平台;信息沟通平台;互联网科技金融平台

近年来,我国双创事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然而基于创业企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专业孵化服务正面临物理空间、信息、资金等边界与能力限制,亟待转型升级。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新兴技术研究与应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运用新兴科技突破专业孵化服务边界,为行业科技赋能,成为专业孵化系统转型升级的一种可行思路。本文基于传统孵化服务的边界限制研究,探索新兴技术在孵化平台服务升级中的新应用、新形式,推动创新专业孵化服务边界与能力的解构与重构,从而推动专业孵化服务的创新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1 创业企业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孵化服务亟待升级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我国创业企业数量高速增长,创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极大地激发了创新潜力与市场活力,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发展与提升。而随着双创升级的提出,创业企业的专业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对专业孵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孵化平台由于自身边界与能力的限制,较难满足创业企业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孵化服务亟待升级。传统孵化服务主要受以下几类服务边界掣肘:

1.1 物理空间边界。传统孵化平台一般为实体孵化空间,孵化平台的人才资源、政策资源、产业资源等创新资源具有地域局限性,资源整合有待提升,资源流动与应用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孵化服务的提升与进步。

1.2信息边界。传统孵化服务中信息渠道建设尚有待完善,创业企业、孵化平台、政府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限制了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

1.3资金边界。由于中小企业资产相对较少、征信数据建设相对困难,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传统孵化服务需进一步提升其融资服务能力,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获取资金。

突破傳统孵化服务边界与能力的限制,实现专业孵化服务的转型与升级,已成为我国创新创业进一步发展提升的关键。

2 现代新兴科技飞速发展,助力专业孵化服务边界与能力的解构与重构

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飞速发展,科技成果愈加丰富,技术愈加成熟,产业应用日益广泛。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互联网已在各行业深度渗透,“互联网+”已成为发展大势。在大数据领域,我国已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集聚区域协同发展的局面,进一步打破了信息孤岛。同时,我国云计算技术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产业应用等方面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大型云服务商已经跻身全球市场前列。在人工智能领域,截至2018年11月,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14万件,全球占比超过40%,位列世界第一。

现代智慧互联技术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冲击着专业孵化服务的边界及影响力。探索现代新兴技术在专业孵化系统中的多元应用场景,通过现代新兴技术为行业科技赋能,推动创新专业孵化服务边界与能力的解构与重构,对推动我国双创事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3 现代新兴科技在专业孵化服务升级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现代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孵化平台可通过现代新兴技术,建设虚拟孵化平台、信息沟通平台、互联网科技金融平台等,突破传统孵化服务边界,为孵化企业提供全要素、一站式、专业化服务,推动专业孵化服务的升维发展。

3.1 打造虚拟孵化平台,突破空间边界,实现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

虚拟孵化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生的新型孵化系统,可以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孵化系统科技服务的深度开展,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与发展。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发展,虚拟孵化平台的发展背景产生了巨大改变,并具备了实际可行性。以海南米粒虚拟孵化器为例,米粒虚拟孵化器通过将众多创业者、孵化器、投资机构、政府机构连接起来,打造创业社群与创业生态系统,实现了政策信息直达、创业资源整合、创业服务共享。相比于传统孵化平台,虚拟孵化平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3.1.1创业活动更频繁,创业效率更高。在虚拟孵化平台上,创业者可将创业产出与创业投入信息发布到网络上,来自全球的潜在合作者可自由搜索、浏览这些创业信息,并进行沟通对接与合作,创业资源聚合更加便利、创新活动更加频繁,极大提升了创新创业的活力与效率。

3.1 2创业政策更具针对性。传统创业孵化平台在创业扶持政策的申请报批方面存在滞后性,且创业扶持政策存在地域限制,扶持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而虚拟孵化平台中,政府作为孵化网络的一员,可更直接了解创业企业需求,因时、因人、因事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创业扶持政策,推动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

3.1.3创业资源更丰富。传统孵化平台受地理区域的限制,合作资源多限于当地,在某些领域较难满足创业企业的多元需求。虚拟孵化平台可突破区域限制,耦合全球优质创新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3.1.4信息沟通更顺畅。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虚拟孵化平台可打造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促进企业孵化机构、在孵企业、毕业企业、政府机构、投资者等的信息沟通交流,加速企业成长。同时,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也有利于企业服务的高效开展。

3.2构建信息沟通平台,突破信息边界,建设多维信息桥梁

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使信息的获取与沟通变得更加便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孵化平臺可通过搭建平台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多维信息沟通渠道,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如全球孵化领域的领军品牌YC孵化器,通过搭建强大的校友网络,汇聚了3000多位YC创业导师与企业家,打造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强纽带社区,成为YC核心竞争力。

3.2.1搭建平台与企业间的沟通桥梁,打造更有效率的企业服务。孵化平台可通过沟通平台,与企业保持实时密切沟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资源对接、市场推广、运营优化等定制化服务,助力企业生存与发展。

3.2.2 搭建企业与企业间的沟通桥梁,实现资源的高效对接与合作。通过信息沟通平台,企业与企业之间可进行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先进生产研发经验、供应商资源、资金资源等产业资源的流动与利用,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与产业进步。

3.2.3 搭建企业家与企业家间的沟通桥梁,为企业家拓展人脉资源,发现更多商机。通过信息平台,企业家之间可就企业发展、行业信息等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企业人脉等资源的拓展,发现更多更大的商机。

3.3 搭建互联网科技金融平台,突破资金边界,解决中小企业资金获取之殇

基于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痛点,专业孵化平台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贷款、科技创新股权融资、科技创新保险等金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获取资金,实现快速发展。例如,北京科技创新平台基于互联网金融,构建了涵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主体在内的金融平台,平台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搭建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3.3.1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创新贷款服务。孵化平台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贷款服务。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企业征信系统,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项目办理,并持续跟进贷款发放与企业还款情况,满足企业债权融资需求。

3.3.2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创新股权融资服务。孵化平台可积极对接政府基金、市场风险投资机构等主体,满足企业股权融资需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项目进行评估,促进投资双方的信息对称化、透明化,协助企业获取融资。

3.3.3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创新保险服务。科技创新活动风险与收益并存,科技创新保险服务可帮助创新企业有效分散风险。科技创新保险业务主要包括企业财产险、核心研发人员健康险、关键研发设备损坏险等等,政府相关机构亦可对科技保险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创新风险。

4 结语

对于专业孵化服务所面临的物理空间、信息、资金等边界能力限制,现代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专业孵化平台服务边界与能力的解构与重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专业孵化平台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探索虚拟孵化平台、信息沟通平台、互联网科技金融平台等应用形式,以技术为基点,提升孵化服务的效果与效率,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推动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宗潮.孵化器行业的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平台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07)50-51

[2]李耀坤.面向小微创新创业群体的互联网孵化平台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9

[3]吴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在互联网金融中股权融资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的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0):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