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好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020-08-17 01:27小单
现代家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级别良好习惯学习成绩

小单

林格:青年教育专家,先后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国务院直属研究机构,兼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著有《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是一种大智慧》《教育的温度》等。

作为全国养成教育课题组组长,林格先生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把握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其倡导的养成教育理念越来越被家长们接受。日前,笔者采访了他。

学生上课的水平分为五个级别,处于哪个级别就决定了哪个级别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笔者:如果问家长们最关心什么,那一定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您认为孩子之间的成绩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林格(以下简称林):我们先来澄清一下“学习”这个概念。我认为,学习就是不断地自我更新。就像蝉那样,夏天从地里爬出来,爬到树上把壳褪掉,获得自由。这个过程想必很疼很艰难,但一定要挣脱桎梏,获得新的自我。这便是学习的本质。孩子无论是在学校上课还是上课外补习班,抑或生活知识的积累,都是学习,所以,家长不必只紧盯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笔者:养成教育理念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林: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引导孩子从被动学习进入主动学习,进而提升学习成绩是养成教育的使命之一。

笔者:那么,您认为学习过程的哪个环节决定了成绩的好坏?

林: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生的听课水平。也就是说,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如何激活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听课的水平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

笔者:怎样区分学生的听课水平呢?

林:学生在课堂上听课,外表看上去是一样的,其实差别极大。我们通过三四年的研究,把学生上课的水平分为五个级别,学生所处的级别决定着相应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笔者:哪五个级别?

林:第一级是“跟着上课”。即被动地听,被动地记一点笔记,跟着老师走的状态。这个级别的学生,成绩肯定不会好。

第二个是“记忆上课”。就是主动地记笔记,主动地回答问题,课后基本上能复述出课堂的内容。这类学生考试分数肯定在85分以上。

第三个是“联想上课”。即上课的时候浮想联翩,想象力和联想力都在课堂上得到展现。这类学生能够不断地把知识系统化,成绩往往名列前茅。

第四个是“多得上课”。学生上课时能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比如老师的字写得好看,就模仿一下。

第五个是“专论上课”。即结合社会实践,形成专题,进行探索式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研究型学习”。这是最高级别的上课方式。这类学生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学习热情高涨,前途无量,是最让老师和家长省心的。

笔者: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上课级别?

林:家长把上述五个级别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当下状态。孩子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上一级台阶。如果孩子能沿着从下往上的顺序不断上台阶,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会不断提升。

培养习惯不是束缚孩子,恰恰相反,是解放孩子的大脑,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笔者: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林:针对孩子的学习,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笔者:养成良好习惯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林:习惯是稳定的自动化行为。人的所有行为当中70%是出于习惯,所以养成良好习惯非常重要。俄罗斯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认为,行为习惯就是人存放在神经系统当中的道德资本。如果培养了好习惯,他一生都享用不尽这笔资本的利息;如果培养了坏习惯,该资本就是负数,他一辈子都还不清债务。所以,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甚至可以说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笔者:有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非是给孩子立规矩,而太多规矩会束缚孩子的自由,进而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林: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就是把孩子从低级的行为习惯(比如磨蹭、乱花钱、说话不算数)中解放出来,最终目的是解放“大脑的注意”。比如我们学会了单手拿杯子,这个行为是不用大脑费神去指挥的,完全凭借人的习惯就行,这种习惯就变成了一个人的品质。当大脑被解放出来,就可以专注于更重要的事,包括创造性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当你把所学的东西全部忘掉的时候,剩下来的就是人的品质和素质。这个品质和素质具体而言就是指习惯。所以,我不同意习惯扼杀孩子创造力的说法,恰恰相反,养成良好习惯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相辅相成。

笔者: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束缚他的创造力,而是腾出更多的空间让创造力发挥,能把孩子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当中解放出來,看来习惯十分重要。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林: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通常有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这一点我们刚刚讨论过了,但家长一定要与孩子统一思想,让孩子也充分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

第二步,拟订好习惯清单。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来讨论,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第三步,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孩子从小到大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所以树立榜样是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四步,积极训练。习惯是需要训练才能培养出来的。美国的研究显示,培养一个习惯需要21天,我们发现培养一个习惯需要30~40天。当然,时间越长,习惯越牢固。

第五步,积极地评价和鼓励。包括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帮助孩子固化习惯。

第六步,在他的同伴或者同班同学当中营造良好的风气,形成监督机制。

决定孩子命运的十二个习惯

笔者: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我最关心的是您刚才说的那个好习惯清单,请您拣最重要的说。

林:我们统计过,孩子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三百多个,其中,至关重要的有十二个。毫不夸张地说,这十二个良好习惯可以决定孩子的命运。

笔者:愿闻其详。

林:第一个习惯是善始善终。这个习惯其实是一个综合素质,里面隐含了很多,包括责任心、诚信等。我们经常把它称为“核心习惯”。

第二个习惯是孝敬父母。培养孩子的爱心,应该从孝敬父母开始,它隐含了很多重要的价值观,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所以,孝敬父母应该成为必不可少的行为习惯。

第三个习惯是做事有计划,有目标。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以后的工作,都要求孩子做事有计划,有目标,所以必须在孩子成年之前让他养成这个好习惯。

第四个习惯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这个不用多说。

第五个习惯是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和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但客观地说,效果并不好。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看起来是小事,但这个习惯隐含着许多重要的意义。比如秩序感。人没有秩序感,后果十分严重。再比如信任感。没有秩序感的人很难赢得别人的信任,后果同样严重。

第六个习惯是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给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带来各种便利。

第七个习惯是耐心听别人说话。这个习惯是与人交往的基础,必须从小培养。

第八个习惯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习惯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内容,比如幼儿园,我们倡导孩子自己的袜子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小看这样的小事,它是在保护和拓展人内在的主动性,培养人的高级本能。

第九个习惯是微笑待人。微笑待人不仅仅是对人的宽容和尊重,也是内在的真诚,面对世界的一种态度。

第十个习惯是说了一定要努力去做。孩子说到了未必能做到,因为有很多条件限制,也有许多偶然因素,但至少要努力去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去兑现诺言。其实,孩子说了大话做不到没关系,也不要嘲笑他说大话,只要他努力了,就值得夸奖。

第十一个习惯是认真写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凝聚点,认真书写不仅是对祖先的尊重,还有许多重要的价值。比如,认真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能力;认真写字的人和不認真写字的人高考差20分;不认真写字的孩子往往思路模糊,逻辑混乱;等等。

第十二个习惯是在错误中反思。吃一堑长一智,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都是聪明人。

这十二个习惯,是我们课题组推出的第一批良好行为习惯。接下来,我们将把习惯的训练落实到不同的年级,细化到不同的年级。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是家长的职责,希望家长朋友们积极配合我们,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日常家庭教育之中。这样效果会更好。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级别良好习惯学习成绩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多崇尚些“精神级别”
兄弟让举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名落孙山
级别分明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中网级别联赛武汉站打响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