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海特光、中频治疗仪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疗效观察

2020-08-17 09:50韦邦吉曹娟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

韦邦吉 曹娟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海特光及中频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周围性面瘫,分别给予针刺时置海特光照射和中频治疗仪治疗,针刺时置海特光照射,1次/d,每次20min,10天为一疗程。中频治疗仪,1次/d,每次20min,10天为一疗程。观察综合治疗第1、2、3疗程的治疗效果。结果治愈25例,好转5例,有效率83.33%,针刺联合海特光及中频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针刺、海特光、中频治疗仪、周围性面瘫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周围性面瘫是指发生在面神经核及核以下部位损伤导致的面神经麻痹,致同侧面神经所支配的上、下面部表情肌瘫痪,也称周围性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临床表现为睑裂增宽、鼻唇沟及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歪斜、鼓腮漏气等,支配味觉及泪腺分泌的纤维受损时,可伴舌前2/3味觉障碍、泪液分泌障碍。成人周围性面瘫发病率约每年17/100000~35/100000[1]。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双侧甚少。近2年来我科采用针刺、海特光配合中频治疗仪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周围性面瘫符合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2]中的周围性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①患者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偏曲,口角歪向健侧,鼓气及吹口哨漏气以及进食时易将食物留于齿颊之间。②部分患者有患侧的味觉减退,或外耳道出现疱疹及感觉障碍。③排除中枢性面瘫患者。中医诊断标准:中医风寒袭络证的辨证特点:突然出现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面部发紧,伴有恶风寒,得热则解,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3]。所选30例病例在此之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疗,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5-58岁,以18-40岁多见。病程最短1周,最长3个月。左侧面神经炎17例,右侧面神经炎13例。感受风寒者28例,诱因不明2例。性别、年龄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1.2 治疗方法

中频治疗仪与透刺法针刺时置海特光照射无治疗先后顺序之分。

中频治疗仪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中频贴片共四贴,1贴置于患侧眉弓上缘额部,两贴分别置于患侧鼻外侧及三叉神经出口处,最后一贴置于患侧地仓及颊车之间范围。治疗用YK-2000B中频电疗仪,处方7(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麻痹处方),1次/天,20分钟/次,10次/疗程。

透刺法针刺时置海特光照射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患侧面部,采用透刺法及普刺。用直径0.25mm、长度25mm即0.25×25mm的毫针,常规消毒针刺部位,取穴:阳白透刺丝竹空、地仓透迎香、下关透颊车、承泣透四白、太阳透率谷,三叉神经出口分别分部上额、面部、下颌三个方向穿刺,耳垂后1.5cm面神经出口处垂直针刺,后置海特光于患侧上方约30~35cm处照射整個患侧,1次/天,20分钟/次,10次/疗程。休息一周后再进行下个疗程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疗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愈:眼闭合良好,其他面肌功能基本恢复;好转:临床症状改善,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

2 结果

经过1个疗程后,治愈2例,好转28例。3个疗程后,治愈25例,好转5例。有效率=(治愈例数)/(总病例数),有效率83.33%,针刺联合海特光及中频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本病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故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同侧颞部、耳后疼痛史,少数患者发病前有一侧面部麻木感。本病病理变化为风邪侵袭人体头面部,损伤经络,经络阻滞不通,导致营养面神经的血管痉挛收缩,致使面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中风。临床表现一般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即口眼歪斜。

祖国医学对于风邪致病的认识由来已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明确指出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四季皆有,其性喜上、善动;凡火、燥、寒、湿、暑诸邪,常依附风邪损伤人体经络而发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明确指出邪风侵袭人体,只有及时诊治,才能避免病邪由表入里,步步深入,控制或减少疾病的恶化,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医学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要的说法有:急性病毒或者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的免疫及变态反应,常见的有腮腺炎、疱疹、流感、麻疹、风湿及巨细胞病毒等,但无有力证据。外周因素致使面神经麻痹,如茎乳突孔内病变、外伤对面神经压迫或者血液循环运行障碍等。遭受寒冷、中毒及外伤等多种因素的侵袭,引起局部营养神经血管发生痉挛,从而导致该神经组织水肿、缺血、受压致病。面神经从脑桥发出以后经过内听道及岩骨中狭长的骨性管腔--面神经管,最后由茎乳突处出颅腔,分布至面部表情肌。所以,无论是炎症、外伤或缺血所引起的局部神经组织出血、水肿和细浸润的炎性变性,都会使神经受到更为严重的压迫,促使神经的功能发生障碍而出现面部肌肉瘫痪。

综上,周围性面瘫多因面部经脉感受风寒之邪,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于津养,纵缓不收所致。而本治疗中频治疗仪具有刺激面部麻痹肌肉被动运动,增强面肌运动功能,促进血液加速循环。同时针刺加海特光照射具有活血通络、调和气血的功能。此法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丁晓宁,张鹏,陈阳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和治疗[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9,32(4):0316-0319.

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90-196.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9-70.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针刺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艾灸配合针刺治疗初次周围性面瘫35例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
针刺并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