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
——以温州市为例

2020-08-19 08:25郝林华赵东波胡灯进
生态学报 2020年13期
关键词:温州市温州废弃物

郝林华,何 帅,陈 尚,*,赵东波,胡灯进

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岸带科学与海洋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青岛 26606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61 3 福建海洋研究所 福建省海岛与海岸带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13

1997年,Costanza等[1]计算了1994年整个生物圈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000年,Daily等[2]全面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这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由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也被认为是沟通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桥梁,为解决生态系统之于人类的重要性提供了量化的参考[3-5]。

海洋生态系统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以及多样的文化景观,向人类提供了陆地生态系统所无法替代的生态系统服务。正确认识并有效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是指通过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生态过程,以物品和服务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给人类提供的各种效用或惠益。按照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6],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4个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包含多个子类。随着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理念不断推广,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识别和价值评估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7-13]。

海洋调节服务是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是指海洋生态系统通过其内在的各种生理生态过程和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生态惠益和防灾减灾的服务功能[6]。在实际评估过程中,不同学者针对海洋调节服务的组成要素、评估指标和价值核算方法等存在多种理解和认识。归纳起来,学者们认为海洋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主要包括气候调节、空气质量调节、水质净化调节或污染物净化、废弃物处理、涵养水源、有害生物与疾病的生物调节与控制、干扰调节等指标,评估的方法主要有替代成本法、造林成本法、碳税法、污染防治成本法、重置成本法、专家评估法、成果参照法等[14-17]。陈尚等[18]认为,海洋调节服务是指海洋调节人类生态环境质量的服务,评估主要考虑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等指标。气候调节是指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大型藻类)固碳的服务,废弃物处理是指海洋能够提供净化排海废水及COD、氨氮等污染物总量的服务;评估方法主要采用替代市场价格法和替代成本法,并将该方法吸收采纳于国家标准《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GB/T 28058—2011)[19]。现行国标已实施8年,得到广泛应用,支撑全国围填海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失和补偿资金评估,也是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基础性方法。

然而,作者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标《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中气候调节的内涵和评估方法与国外Costanza等[1]和国内欧阳志云等[20]有关陆地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中气候调节指标的内涵和评估方法并不统一。陆地生态系统中气候调节服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植被蒸腾作用和水面蒸发过程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的生态效应。而生态系统的固碳服务是另外一项单独的评估指标。因此,为了更好地接轨陆地生态系统评估体系和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现行国标中海洋调节服务的评估体系亟待完善。

此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不同尺度不同对象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但研究目前仍多集中于大尺度近海海域或海湾、海岛、红树林、滨海湿地等生态类型[13],对于具体行政区域尺度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尚不多见。因此,按照行政管辖海域范围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决策、规划以及生态补偿、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等,对于地方政府的海洋管理开发、环保绩效考核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或许更有意义。

温州市,浙江省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区划海域海岸线总长1247.61 km,海域空间范围8649 km2。沿海自北向南分布有洞头、北麂、北龙、南麂和七星等5片列岛区。河口港湾众多,有温州湾、乐清湾、沿浦湾和大渔湾等4海湾,温州的苍南县和洞头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紫菜之乡”和“中国羊栖菜之乡”,乐清湾是全国最大的泥蚶育苗基地,被誉称“贝藻王国”的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南北海岸带生物的聚集地。因此,温州在浙江省乃至在全国的海洋地位十分重要。

本研究首先对国标《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中调节服务价值的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之后以温州海域为例开展应用验证,并与国标方法评估的结果进行比对;同时探讨了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对温州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为温州市海洋资源有偿使用、海洋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也可为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部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1 评估方法

国标《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GB/T 28058—2011)中,调节服务评估主要考虑气候调节(等同于固碳)和废弃物处理2项指标[14]。本文调节服务评估指标选择固碳、气候调节和废弃物处理3项指标。首先,引入了固碳指标,增加了贝类固碳的评估方法;其次,改进和更新了气候调节指标的概念内涵和评估方法;最后,对废弃物处理的评估方法也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增加了主要入海河流排海污染物总量处理的评估方法。具体的评估方法如下所述。

1.1 固碳

1.1.1物质量评估

固碳服务是指海洋生态系统(浮游植物、大型藻类和贝类)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而减缓温室效应的服务功能。固碳服务的物质量包括浮游植物、大型藻类和贝类固定二氧化碳的量。其中,贝类固碳的评估方法参考海洋行业标准《养殖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碳储量变化法》[21]和张继红等《中国浅海贝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22]。

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

(2)

(3)

(4)

1.1.2价值量评估

固碳的价值量采用替代市场价格法进行评估。计算公式如下:

VCO2=QCO2×PCO2×10-4

(5)

式中,VCO2为固碳的价值量(万元/a);VCO2为固碳的物质量(t/a);PCO2为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平均市场交易价格(元/t)。

1.2 气候调节

1.2.1物质量评估

气候调节服务主要指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减缓气温变化幅度、增加空气湿度,达到改善人居空气环境舒适程度,具有使沿海地区气候冬暖夏凉的服务功能。气候调节服务的物质量评估主要考虑评估沿海城市冬夏两季海气界面具有正效用的的感热通量,根据相关的海洋气候监测数据,通过经验公式(块体法)[23-24]计算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6)

Qi=ρa×Cpa×Ch×(Twi-θ)×V10i

(7)

θ=Tai+0.0098×Zr

(8)

(9)

(10)

(11)

式中,WS为气候调节的物质量(kWh/a);A为评估海域面积(106m2);Qi为第i日的海气感热通量(KJ d-1m-2);ρa为海气界面湿空气密度;Cpa为空气定压比热容,取1004.67(J kg-1K-1);Ch为海气感热交换系数,取1.176×10-3;Twi为第i日海水表层平均温度(K);θ为第i日海面上2 m高度的大气位温(K);Tai为第i日海面上2 m高度的平均气温(K);Zr为气温观测高度,取2 m;p为标准大气压,取1008.0 mPa;tok为摄氏温度转化为开氏温度的换算常数,取273.16;r为干空气气体常数,取287.1(J kg-1K-1);qa为海气界面10m处空气比湿(g/kg);V10i为第i日距海面上10 m高度的平均风速(m/s);f为第i日海面上10 m处平均相对湿度;ea为大气饱和水汽压(Pa);t为第i日海面上10 m高度的平均气温(℃)。

1.2.2价值量评估

气候调节的价值量评估采用替代成本法(夏季人工降温和冬季人工增温所需要的耗电成本)进行核算。海洋向大气释放热量提高气温与使用空调耗电产热提高室内气温具有同样效果;同理,海洋从大气吸收热量降低气温与使用空调耗电制冷降低室内气温也有同样效果。可以将海洋调节气候的热量用空调耗电量替代评估。计算公式如下:

VW=(WS×PE)/(γ×109)

(12)

式中,VW为气候调节的价值量(亿元/a);WS为评估海域气候调节物质量(kWh/a);γ为空调能效比,取3.25;PE为空调耗电的电价(元/kWh)。

1.3 废弃物处理

1.3.1物质量评估

废弃物处理服务是海洋为人类处理排海废弃物提供的服务,是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重要环境调节服务功能之一,是指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地表径流、直接排放等方式进入海洋,海洋生态系统发挥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机制,通过扩散、稀释、包裹、分解、降解、转化等自然过程,把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物质(比如营养盐等),把高毒物质转化为低毒甚至无毒物质的过程。海水可以净化陆源排污的多种废弃物,尤其是对COD、N、P、石油烃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转化和滞留有较高的效率,能有效降低其在水体中的浓度。适度利用海洋的废弃物处理功能,可减少陆上垃圾处理费用,可以节省土地占用和成本。

废弃物处理的物质量包括:工业废水总量、城镇生活污水总量和主要入海河流排海的污染物总量。因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排放污水未纳入地方统计体系,数据难以获得,未作考虑。计算公式如下:

QSWT=QWW-(QCOD+QNH3-N)×20%+QWT

(13)

式中,QSWT为废弃物处理的物质量(t/a);QWW为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t/a);QCOD为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中的COD排放总量(t/a);QNH3-N为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排放总量(t/a);QWT为主要河流入海的COD、氨氮总量(t/a)。

采用本评估方法有如下假设:

a 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经过管道、沟渠排放入海,未考虑大气蒸发损失;

b排污的管道、沟渠内底土达到水饱和,经过管道、沟渠的废水和污水下渗,全部入海,未考虑下渗损失;

c 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通过排污管道、沟渠入海过程中,COD和氨氮有少部分滞留排污管道、沟渠内,取滞留率20%。

1.3.2价值量评估

废弃物处理的价值量采用替代成本法进行评估。按照工业废水处理的价值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价值量和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处理的价值量分别计算,然后将三者相加。计算公式如下:

VSW=QSWT×PW×10-4

(14)

式中,VSW为废弃物处理的价值量(万元/a);QSWT为废弃物处理的物质量(t/a);PW为人工处理废弃物的单位成本(元/t)。

2 应用验证

采用上述评估方法,以温州海域为研究对象,对其调节服务价值进行评估。

2.1 评估海域概况

温州海域评估空间范围是指温州市行政区划管辖海域范围,面积为8649 km2,其中内水5912 km2,领海2737 km2;包括洞头区、乐清市、龙湾区、瑞安市、平阳县和苍南县6个县级行政区的管辖海域(图1)。

图1 温州海域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评估空间范围 Fig.1 Spatial scope of assessment of regulating service value in Wenzhou coastal waters

2.2 评估期限

评估期限为2013—2017年,逐年评估,以2017年为评估基准年。

2.3 评估价值修正

在比较多个年份的调节服务价值时,为了去掉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因素,应确定其中某一年为基准年,将其它年份的价值按照基准年的价值水平进行修正,然后再进行比较。因此,选取2017年为评估基准年,基于生产价格指数将温州海域调节服务3项指标的价值量进行逐年修正,计算公式如下:

(15)

式中,V1P为评估年份的固碳(或气候调节或废弃物处理)价值;V2P为前一年份的固碳(或气候调节或废弃物处理)价值;PPI1为评估年份的生产价格指数;PPI2为前一年份的生产价格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来自历年《温州市统计年鉴》[25]。统计年鉴通常将前一年的价格指数设为100,以此为基准计算出后一年份的价格指数。2013—2017年温州市生产价格指数见表1。

表1 2013—2017年温州市生产价格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固碳

3.1.1物质量评估

按照本文评估方法,温州海域生态系统固碳服务包括浮游植物、大型藻类和贝类的固碳服务。浮游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量应根据初级生产力实测值,基于光合作用方程计算获得。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根据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2013—2017年温州海域海洋环境监测资料中浮游植物的叶绿素、水层透光度数据及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提供的同化系数数据计算得到。大型藻类固定二氧化碳的量是根据《温州统计年鉴》[25]和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所统计的温州海水捕捞和养殖中大型藻类的产量数据换算大型藻类干重,再根据大型藻类初级生产固定二氧化碳的公式计算得到。贝类通过贝壳固定的碳量等于当年贝类的产量、贝类的干壳重系数和贝壳中总碳含量三者的乘积,再根据碳元素原子量在二氧化碳分子质量中的比例,乘以二氧化碳与碳的转换系数44/12,换算成贝类所固定的二氧化碳量。贝类产量数据来自于《温州统计年鉴》中温州市海水捕捞和养殖贝类的产量;张继红等[22]测定了几种主要养殖贝类(栉孔扇贝、紫贻贝、太平洋牡蛎和菲律宾蛤仔)贝壳干重与贝类总湿重的比值(称为干壳重系数),取其平均值为0.5902。根据海洋行业标准《养殖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碳储量变化法》[21]分析,常见养殖双壳贝类贝壳中的碳含量,分别是长牡蛎11.52%、栉孔扇贝11.44%、紫贻贝12.68%、菲律宾蛤仔11.40%,平均值为11.45%。在本文研究中,养殖贝类按已知品种对应的干壳重系数、贝壳碳含量分别进行计算,其他品种按平均干壳重系数、贝壳平均碳含量进行计算。捕捞贝类因只有总产量数据,没有对应的品种和产量数据;又因为捕捞贝类品种主要是荔枝螺、单齿螺、赤蛙螺、条纹隔贻贝、青蚶、石鳖、藤壶、龟足等,这些品种的贝壳相对比较重,故按养殖贝类牡蛎的干壳重系数及贝壳碳含量进行计算。最后将养殖贝类固碳量和捕捞贝类固碳量进行加和,得到温州海域贝类固定二氧化碳的物质量。

将浮游植物、大型藻类和贝类的固碳量分别进行加总,得到温州海域生态系统固定二氧化碳的物质量,见表2。由此可知,2013—2017年间温州海域的固碳量在2015年呈现最低值,约为2.55万t;2017年达到最高值,约为3.60万t;其余年份保持在2.8万t左右。此外,从表中还可看到,历年温州海域的固碳量,其中贝类固碳以52.25%—61.81%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大型藻类的固碳,贡献率约为26.30%—39.13%;而浮游植物初级生产的固碳贡献率最低,仅为总固碳量的8.46%—14.67%。

表2 2013—2017年温州海域固碳的物质量

3.1.2价值量评估

温州海域固碳的价值量评估结果和修正值见表3。根据《北京碳市场年度报告2017》统计分析,全国碳市场碳配额交易价格年度成交均价基本在50元/t上下浮动[26];因此,取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平均市场交易价格(50元/t)作为二氧化碳的单位价格。将历年温州海域固定二氧化碳的物质量乘以二氧化碳的单位价格,得到温州海域固碳的价值量。由表3可见,2013—2017年间,温州海域固碳的价值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先小幅上升然后下降之后又大幅上升,2015年是低谷点,2017年是峰值;其余3个年份差别不大,在140万元上下浮动。修正后的历年固碳价值量,除2013年、2014年略低于原值,其余年份原值和修正值几乎无差别。

表3 2013—2017年温州海域固碳的价值量

3.2 气候调节

3.2.1物质量评估

气候调节评估数据包括海域海水面积、海水表层旬平均温度、海面上2 m高度旬平均气温、海面上10 m高度旬平均风速等。评估海域面积数据由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提供;海水表层旬平均温度、海面上2 m高度旬平均气温、海面上10 m高度旬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由温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海洋气象观测部门提供。

根据温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获取于沙岗头和北麂两站位的海洋气候监测数据,计算得到2013—2017年温州海域具有正效用的感热通量,视作气候调节服务的物质量(表4)。由于篇幅关系,具体核算过程不再详细展开。由此可知,2013—2017年间,温州海域气候调节服务的物质量,较高的年份是2013年和2014年,均在16×109kWh左右;其次是2015年和2017年,约在(13—14)×109kWh;而2016年最低,仅为9.06×109kWh。

3.2.2价值量评估

气候调节价值量评估所需的温州市居民生活用电量的电费价格来自温州市供电局发布的电网销售电价表。温州海域气候调节服务的价值量评估结果和修正值见表4。由此可知,2013—2017年间,温州海域气候调节服务的价值量同样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较高的年份是2013年和2014年,达到(26—27)亿元左右,其次是2015年和2017年,均在22亿元以上;价值量最低的年份是2016年,仅为14亿元左右。修正后的历年气候调节服务价值量,其原值和修正值差别很小。

表4 2013—2017年温州海域气候调节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

3.3 废弃物处理

3.3.1物质量评估

温州海域废弃物处理的物质量包括工业废水总量、城镇生活污水总量和3条主要入海河流(瓯江、飞云江和鳌江)排海的污染物总量。温州海域接纳的工业废水总量、城镇生活污水总量及其中的COD和氨氮数据,来自《浙江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年鉴》[27],根据历年《温州市海洋环境公报》[28],温州市3条主要入海河流的排海污染物主要是COD。

2013—2017年温州海域废弃物处理的物质量评估结果见表5。可以看到,2013—2017年间,历年温州海域废弃物处理的物质量变化趋势比较平缓,约为5亿t左右,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污水的贡献,占近90%;排海工业废水仅占10%左右,而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占比最小。

表5 2013—2017年温州海域废弃物处理服务的物质量

3.3.2价值量评估

根据《浙江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年鉴》中温州市工业废水年处理量和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年运行成本的数据[27],计算得到历年温州市工业废水处理的单位成本;根据温州市市政执法局提供的温州市主要污水厂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单位成本(含人工、折旧等)数据,取其平均值,计算得到历年温州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单位成本,见表6。可以看到,2013—2017年间,历年温州市工业废水处理的单位成本差别比较小,基本在4元/t左右;而温州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单位成本也基本不变,大约为(1.54—1.64)元/t。按照污染防治成本法,参考吴姗姗等的报道[29],COD 去除成本约为4300元/t。因此,本文温州市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COD处理的成本取4300元/t。

表6 2013—2017年温州市工业废水处理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单位成本

温州海域废弃物处理的价值量评估结果和修正值见表7。由此可以看到,温州海域废弃物处理的价值量比较大,除2013年约为36亿元以外,其他年份均在50亿元以上。历年温州海域废弃物处理价值量中,来自3条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COD处理的价值量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价值量的贡献;而工业废水处理的贡献相对较低。修正后的温州海域历年废弃物处理价值量,原值和修正值差别很小。

表7 2013—2017年温州海域废弃物处理服务的价值量

3.4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3.4.1价值量及其组成

2013—2017年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及其组成见表8。由此可知,2013—2017年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变化范围为(63.59—86.25)亿元,其修正值变化范围为(62.22—85.25)亿元,原值和修正值差别很小。2013—2017年间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以废弃物处理提供的价值为主(56.53%—76.64%),其次是气候调节服务提供的价值(23.33%—43.45%),二者合计占调节服务价值的99.9%以上,而固碳提供的价值最低,仅不到0.1%。可见,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的贡献主要来自废弃物处理和气候调节提供的服务。由表8还可看到,按温州海域评估空间范围8649 km2计算,2013—2017年其调节服务价值平均分布密度为(73.52—99.72)万元/km2。

表8 2013—2017年温州海域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及其组成

2013—2017年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及其修正值的变化见图2。可见,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呈现出先升后降又小幅上升的波动趋势。价值较低的年份为2013年和2016年,均在60亿元以上;价值最高的年份为2014年,约为85亿元左右。

图2 2013—2017年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及其修正值的变化 Fig.2 The change of regulating service value and its revised value in Wenzhou coastal waters from 2013 to 2017

3.4.2价值量空间分布

基于ArcGIS 9.0软件,把温州海域评估区域划分成尺寸为100 m×100 m的单元格,分别以2013—2017年温州海域调节服务3项指标的价值做图,再将其通过空间叠加运算得到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图,初步揭示了其空间分布规律,见图3。可以看出,历年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从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趋势,最高值出现在乐清市、龙湾区和洞头区近岸海域。

3.4.3采用新旧方法评估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的比较

采用本文新方法和国标中旧方法分别评估2013—2017年温州海域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并进行比较,见表9。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评估得到的历年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是采用旧方法评估得到价值的(6—9)倍左右。

表9 采用新旧方法评估2013—2017年温州海域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

3.5 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对温州市经济发展的贡献

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对其海洋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见表10。可以看出,2013—2017年间温州海域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价值相当于同年温州市海洋生产总值的7.34%—11.88%,相当于同年温州市生产总值的1.26%—2.00%。由此表明温州市每1元海洋调节服务价值支撑着(8.42—13.63)元的海洋生产总值,支撑着(49.89—79.41)元的地区生产总值。

表10 2013—2017年温州市海洋调节服务价值对地区生产总值和海洋生产总值的贡献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地区产值等经济指标间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该函数关系体现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我们将温州市海洋调节服务价值与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定义为“地区产值对海洋调节服务价值的依存度”,其数值反映海洋调节服务价值对地区产值的贡献度,也体现地区经济增长对海洋调节服务价值的依赖程度,见表11。由表中数据可知,2013—2017年温州市海洋调节服务价值对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度为17%—27%。就多年变化趋势而言,温州市调节服务价值对温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度以2014年为界,之前逐渐上升,之后逐渐下降,反映了企业对于该项服务的需求和压力先增后降,这可能与2014年以后政府加大环境污染治理,企业转型排污降低有关。

表11 2013—2017年温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对海洋调节服务价值的依存度

4 讨论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调节服务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态服务类型,其价值属于间接使用价值,调节服务的价值大大超过直接价值,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70%以上,甚至近90%[30-32]。陆地上已有相对完善的调节服务价值评估方法[20]。针对海洋生态系统,现行国标中已有调节服务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但与陆地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相应指标和评估方法并不统一。

本文对国标中调节服务的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之后以温州海域为例开展应用验证,评估了2013—2017年5年间温州海域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价值,并与国标方法评估的结果进行比对。可以看出,改进和完善海洋调节服务核算指标和评估方法,能大幅度提高调节服务的价值(是旧方法评估价值的6—9倍),从而使温州海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得到大幅提升。作者认为,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上市交易,是为了告诉人们海洋生态系统有多重要。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需要其相应的评估技术方法作为支撑。因此,提出相对科学合理完善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以货币的形式直观地展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可以直观评价海洋生态环保实施效果,是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重要内容。

根据评估结果,2013—2017年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变化范围为(63.59—86.25)亿元,价值分布密度变化范围为(73.52—99.72)万元/km2。据报道,2009年浙江省近海调节服务价值平均值为103.82万元/km2 [33]。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分布密度基本上与浙江省处在同一个量级范围,说明本文对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的估算处于合理范围。

评估表明,2013—2017年温州市每1元海洋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支撑着(8.42—13.63)元的地区海洋生产总值,支撑着(49.89—79.41)元的地区生产总值,温州市海洋调节服务价值对其第二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度为17%—27%。温州市海洋调节服务价值的贡献主要来自废弃物处理和气候调节提供的价值,海洋的废弃物处理服务节省了大量的废水污水和污染物处理成本,而海洋的气候调节服务又节省了大量的夏季人工降温和冬季人工增温所需要开空调的耗电成本,相当于通过成本缩减的方式影响和放大生产过程和产出规模,同时,成本的降低带来了企业的利润和温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扩大。因此,温州市海洋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对温州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研究对温州市海洋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的评估,反映出近年来温州市海洋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同时表明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效益,也可为温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部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温州市温州废弃物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难忘九二温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