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桂领读者”阅读课程的构建

2020-08-19 09:13陈绣春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阅读课程

【摘要】本文论述南宁市兴桂路小学“兴桂领读者”阅读课程的构建策略:基于“芬芳育人”文化理念,通过创造仪式感、日常渗透、细节管理营造广泛阅读的氛围,创建师生、家长共读、共写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芬芳育人 兴桂领读者 阅读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84-02

书籍是滋养生命的阳光,是精神的食粮。南宁市兴桂路小学自2018年9月建校以来,努力打造以“兴桂领读者·晨读”为核心的“兴桂领读者”芬芳阅读课程。“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黄金阶段”,此阶段学生需要丰富、优质的精神养料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宁市兴桂路小学秉承“品德好,本领强,勇创新”的育人宗旨,将阅读作为主抓课程,打造“芬芳育人”的校园文化。“芬芳”寓意美好的德行或名声,“兴桂领读者”阅读课程的构建即以此为目标,达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和谐生命样态,创建师生、家长共读、共写的精神家园。

一、创造阅读的仪式感

什么是仪式感?简单地说,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兴桂路小学通过每年“世界读书日”打造“芬芳读书节”,让阅读课程迸发的火花点亮学生的生命之光。

(一)“芬芳邀请函”——“我的推荐书”投票活动

各班通过班级读书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爱的书籍,经班级共享后推选出一名学生撰写书评,介绍推荐票数最多的书。全体师生、家长根据各班推荐的书籍,在微信公众号票选最想见面的作家。而后学校通过“芬芳邀请函”向作家发出邀请,充分表达学生的意愿。学校通过网上投票系统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认识与了解不同的书籍和作家,为“读书节”充分预热。

(二)“作家进校园”——与心爱作家的见面会

邀请孩子们心仪的作家进校园并不满足于签名售书、做讲座的浅层次活动,而是以课程开发的方式,组织全校学生共读特邀作家的系列作品,请作家和学生一起在“兴桂领读者·晨读”上誦读、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体验、研讨,放大作家进校园的效应。

(三)“跳蚤书市:芬芳少年的奇幻漂流”——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在兴桂路小学图书跳蚤市场,学生不仅可以购买图书,或者进行新书、旧书的交换,还可以尽情地进行阅读展示、阅读表达。“跳蚤书市”里,学生、教师与家长盛装打扮,每个人都可以体验书中的角色。迎面而来的,有身穿黑袍、头戴巫师帽的“哈利·波特”,有呆萌可爱的“葫芦兄弟”……在这一刻,学生化身为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相信当学生在“跳蚤市场”遇到与书中有关甚至相同的人物,那种知音相逢的感觉更会激起彼此的共鸣。

(四)“芬芳阅读秀”——感受阅读的力量

学校每个学期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约40分钟的“芬芳阅读秀”展示。“芬芳阅读秀”是各班将孩子读书活动中的收获,选择适合舞台展示的方式,由年级组统筹安排后,上报课程部,由课程部规划时间,同年级全体师生家长在学校礼堂进行的舞台展演。展演项目包括课本剧表演、诗歌联诵、知识竞赛等。“芬芳阅读秀”作为“读书节”的重要展示活动之一,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舞台上,学生自信地展示着诗朗诵等,他们从中感受到阅读带给自己的强大力量。在“芬芳阅读秀”活动中,学生有机会体验编剧、导演、演员、主持人等角色。

二、将阅读变成寻常事

深入的阅读离不开平时大量的积累。如果说“读书节”是阅读课程中最明亮的火把,那么,平时润物细无声的日常读书就是能量的储存、精神的凝聚。我校致力于将阅读变成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寻常事,让阅读像呼吸一样,成为学生生命的本能。

(一)朝阅——静心阅读

学生每天走进校门、踏进教室,就会放下书包从班级“芬芳书柜”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有的学生甚至读完了“芬芳书柜”所有的书,还带来家里的存书与小伙伴交换阅读。

(二)晨诵——有声朗读

兴桂路小学的每个清晨,伴随着空气里的阵阵书香,每个“芬芳宝贝”都通过放声诵读一起打开“芬芳”的一天。有声朗读除了每天的早读,还有经典文章的线上分享。每个班级在每个学年里都有一次机会,每名学生都有机会与教师、爸爸妈妈甚至关心自己的作家伯伯、区长阿姨、消防员叔叔等一起朗读名家书籍、经典片段。随着校门缓缓打开,广播里响起了孩子、家长的阵阵读书声。

(三)午诵——“兴桂领读亭”里的亲子共读

兴桂路小学教学楼前的操场上,有一个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的地方,那就是矗立于桂树丛中的“兴桂领读亭”。家长在这里陪伴孩子,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停留,走进“领读亭”一起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愫,感受文字的力量。

(四)晚读——融合口语交际的读书分享

阅读的本质是与作者、书中人物、其他读者的交流。每周一晚上,各“芬芳班级”的微信群、QQ群“叮叮咚咚”地响起来。学校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融合口语交际的读书分享成为“芬芳学子”每周一晚上雷打不动的饭后节目。

三、体验阅读带来的愉悦感

在书上圈点批注、写摘要笔记、制作读书卡、制作读书小报等,是“芬芳学子”进行读书实践的良好路径。从文本到实践是引领学生进步的必由之路,学生坚持把碎片化思考进行有条理的梳理,也许见解、感悟就在读书实践这片土壤里生长出来了。

(一)制订标准,以评促读

我校通过“书香教师”“书香宝贝”“书香家庭”“书香教室”的评比促进阅读,制订具体的标准,明确保底阅读量,以量变促成质变。学校以评促读,保证家家有藏书,教室有藏书,师生每天读书。

教师作为学生读书的引路人,自己更应该是深入的领读者。学校从建校伊始就坚持每月开办一期“兴桂领读者·教师读书”分享会。教师的读书分享和指导学生展示的读书成果正是书香教师重要的考评标准。

“书香宝贝”评比是学生最喜欢的竞赛之一。学生通过积极的阅读,将得到与心仪作家见面座谈、参与阅读互动的机会,此举能激励学生投入地读书,积极撰写书评,深入思考。

“书香家庭”评比能更好地引导家长参与到读书活动中。亲子共读次数的考核也让家长意识到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的重要性。学校图书馆不仅向孩子开放,也向家长开放。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指导亲子共读,让家长陪伴孩子收获、成长。

(二)课程整合,全面构建

阅读的力量如同溪流缓慢而绵长,可一旦汇集成江河则势不可当。我校将阅读课程与“新生课程”“研学课程”和“社团课程”融合并进行拓展延伸,进一步构建立体、全面的阅读系统。

在“新生课程——芬芳宝贝入学记”中,教师打破传统的说教方式,通过共读绘本、观赏电影等方式,让学生抒发情感,获得共鸣,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与对学习的畏难情绪,顺利开始小学阶段的学习之旅。

在“芬芳研学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适宜的场所开展阅读活动。青秀山上,学生举行“品兰诗会”;园博园里,学生进行“《森林报》新编”活动;昆仑关前,学生开展“不曾忘记的历史”诗朗诵……阅读与研学实践的高度契合,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

“诗词意境由我创造,共同唱响动听童谣”,在每周四下午学校开展的“社团课程”中,教师另辟蹊径,结合阅读开展“诗词贴画”“小书虫”“唱出你的故事”等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活动让阅读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兴桂路小学还广纳社会资源,牵手北师大,走进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上海市实验小学等学校,实地考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学校的经验,完善阅读课程;邀请“声动南宁”阅读会的志愿者,为师生提供帮助;每周一晚上,阅读基地的教师范读名篇佳作,对各班师生进行专业的朗读指导……

我校通过营造广泛阅读的氛围,把校园建设成具有浓郁书香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读书的乐趣。

注:本文系南宁市“特级教师专项”C类课题“兴桂路小学‘兴桂教育课程文化体系建构的研究”(课题编号:TJ2018C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绣春(1979— ),女,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南宁市教学骨干,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阅读课程
“微型学习”视域下英文医学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校英美报刊阅读应用平台的创建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中英文绘本的应用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分析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医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有效词汇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