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彩音乐课堂”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2020-08-19 09:13李佳倪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创新能力

【摘要】本文论述以“多彩音乐课堂”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提出在“多彩音乐课堂”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心,学校组织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关键词】多彩音乐课堂 创新能力 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149-0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教育过程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我校“多彩音乐课堂”就是通过多种有趣的参与体验,使学生的演奏能力、演唱能力等得到显著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综合素养。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各式各样的音乐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从多个层面体会音乐的美妙与意境,亲身参与唱歌、舞蹈表演等活动,享受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一、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标准》明确规定:“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拉近学生与音乐关系的前提条件,学生可以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实现人生的升华。”教师只有在音乐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在情感上喜欢音乐。在我校的“多彩音乐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音乐课程,比如多彩合唱、多彩民族舞、多彩民乐团等。学生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音乐,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以致用、与他人分享,进而在音乐课、班会、校会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

参加“多彩民族舞课程”的学生,通过学习壮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舞蹈,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在音乐课、班队会活动中,舞蹈天分较高的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简单创编不同的律动、舞蹈动作,并带领全班学生练习。如在学习蒙古族音乐《那达慕之歌》《我是草原小骑手》时,参加“多彩舞蹈课程班”的学生根据蒙古族音乐的律动创编舞蹈动作,主动指导班上学生进行舞蹈练习,虽然有些舞蹈动作设计比较稚嫩,但这是学生自主创编的成果,他们已经有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创编意识,这就是很大的进步。参加“多彩合唱课程”的学生,自发组织一支“红领巾小百灵”队,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歌曲并创编节目,在家长的组织、带领下去社区表演,到养老院、福利院慰问演出等,结合自身特长参与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民乐团的学生经常在班级里演奏动听的曲目,同学们从中受到熏陶,纷纷表示想了解和学习演奏民族乐器。民乐团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合适的时机,指导班上其他同学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与技巧,以一带十、以十带百,不少学生纷纷加入音乐爱好者的行列,进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享受。

二、在音乐实践中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心

对于每个人来说,自信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让人产生轻松愉悦的感受,使个人充满感染力和吸引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将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力量,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多彩音乐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了解和掌握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学习音乐的潜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让学生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将音乐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体验,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我校有一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小女孩,她因为喜爱唱歌参加多彩合唱特色班。但刚参加特色班时,她很自卑,不敢大声歌唱,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校负责合唱特色课的陈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把女孩的优点放大,每次都鼓励她:“你的声音非常悦耳,像小百灵在歌唱”“你在演唱时气息、力度控制得非常好”……教师经常让她在合唱特色课中做示范,女孩通过参加自治区团拜汇演、南宁市(城区)的各项比赛、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一次次受到鼓励和肯定,慢慢实现蜕变,变得越发自信了。在平时的音乐课上,这名女生积极主动地展现自己,课余时间还教同学发声技巧,她在班级里俨然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小偶像。

在多彩民族舞的特色课中,有一名学生节奏感不强,学动作较慢。在一次特色课中,她因为某个动作没有掌握好,跳得不够自信、情绪不高,越跳越觉得不好,索性不跳了,还伤心地哭起来。笔者先找出她的优点,表扬她说:“你的肢体语言很美,手的动作很到位,就是脚步没有掌握好,拍点没有踩稳,你看清楚老师脚步的顺序,动作熟练后节奏会掌握得更好的!”她在情绪上立刻有了改变,舞蹈动作一遍比一遍做得好了。笔者马上赞扬她说:“你现在的动作非常到位,肢体特别舒展,就像一只自信、美丽的蝴蝶。以后我们学动作的时候一时没有学会,可不能马上泄气哦,我们只有积极地学,才能学得快、学得好。你瞧,你现在不是马上就學会了,并且跳得很好了吗?”女生听到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其他学生看到她的改变和进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舞蹈。在参加南宁市第十八届中小学艺术节舞蹈比赛中,多彩民族特色班的学生获得了银奖,他们大受鼓舞,每一名学生越跳越自信,更敢于展示自己。通过不断训练、参与活动,多彩舞蹈课程班的学生舞蹈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在不断成长、不断蜕变,努力做到更好的自己。

三、组织音乐实践活动

《标准》明确提出:“在对民族音乐进行弘扬传承的过程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热爱自己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我校作为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南宁市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基地,长期以来重视对学生民族文化的教育,注重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深入挖掘民族音乐审美内涵,始终把握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了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我校基于“多彩音乐课堂”实践,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校会,精彩纷呈的大型文艺汇演、主题鲜明的中队实践活动等。比如我校以葫芦丝作为课堂教学乐器,学生在校六年期间不断学习葫芦丝演奏技巧。在学习葫芦丝文化、掌握一门乐器技能的同时,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感受到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学校通过举办葫芦丝技能比赛,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在平台中得以展现自己,更加喜爱民族乐器。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彩民乐团因其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吸纳了更多的民族乐器爱好者。

我校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学生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饰进行舞蹈表演,“时装秀”环节一一展示56个民族的服饰,教师配以解说,让学生在欣赏各民族服饰的同时,了解各民族文化的特点。每年广西“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期间,我校开展大型的“壮族三月三”活动,师生们穿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一同唱响《迎客歌》《敬酒歌》,纷纷跳起竹竿舞、多耶舞,并以“壮族三月三”庆祝活动为契机,普及骆越文化瑰宝《花山拳》、创编师公舞、簸箕舞韵和壮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啰了》歌曲等民族艺术项目,让学生感受壮族文化,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有更加生动形象的认知,增强良好的体验感,从而感受到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多彩音乐课堂”中。将民族文化与校本特色相融合,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学生走向多彩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校在“多彩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努力探索、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大方地展示自己,潜移默化地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将喜爱音乐的种子播放到每一名学生心田。学生通过“多彩音乐课堂”教育,在心中盛开传统民族文化情感之花,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理解音乐美、感受音乐美、热爱音乐美,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吴跃跃.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李佳倪(1988— ),女,广西桂林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