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生逻辑及其路径特征

2020-08-19 12:49鞠昌华
鄱阳湖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论逻辑生态文明建设

鞠昌华

[摘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生有其理论逻辑、执政逻辑和现实逻辑三重逻辑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生态伦理思想及历史发展阶段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出的理论逻辑;基于理论逻辑的要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路径。执政党在长期执政中形成的科学发展、民生优先、和谐发展、民族复兴等要求,构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政逻辑;在执政逻辑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视自上而下推动的民生改善。如何打破当前中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问题,则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逻辑;这一现实逻辑带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突出问题导向的治理型路径。理论逻辑、执政逻辑和现实逻辑构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但也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的路径缺陷。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逻辑;执政逻辑;现实逻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标志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从全局性的视野作出历史性的安排,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則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在理论层面,生态文明概念有“新阶段说”、“文明要素说”和“领域文明说”等思辨复杂性及其理念取向的多样性;在现实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更指向其发展的明确路径。生态文明建设何以在中国被提出和大力推动,并只有在中国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场域,这是值得中国学界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期,伴随着“世界工厂”GDP的快速增长,中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除了这种现实压力之外,显然还需要更完整的解释。

任何重大理念的推动,其背后都有理论的指引,既有推动者自身的行事逻辑,也有其社会历史背景与需求。同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开展,也有其理论逻辑、执政逻辑和现实逻辑三重逻辑的作用。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生态伦理思想及历史发展阶段论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执政党提供了指导理论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共产党宣言》中承认工业化生产的威力,认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惊叹“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之余提醒人们:“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界和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后果取得上述成果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后果,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同时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恩格斯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一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因此,人类应“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造成的较远的自然后果”。总之,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理性主导下的社会生活必然造成追逐无限生产、无度消费、无限浪费自然资源的恶性循环。只有通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避免掠夺性的工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自由发展,从而避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工业化生产中产生的种种异化。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也为执政党提供了指导理论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19世纪工业化对人的异化及劳资矛盾的同时,也对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以及污染对工人的环境非正义进行了讨论。恩格斯在分析曼切斯特城的工人生活状况时指出,工人之所以集中居住在城市的东郊和东北部,是因为这些地方常年刮西风和西南风,工厂的煤烟都吹到这里,因而“光让工人去吸这些煤烟”;并认为工业化不仅带来环境污染,而且因为缺乏平等的社会制度还带来环境权益的阶级差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断,为执政党后发崛起的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对生态文明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发展阶段,是以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明。然而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如何能超越是理论界必须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和后发优势理论,为人们提供了理论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并指出俄国农村公社“能够成为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制度的直接出发点,不必自杀就可以获得新的生命”,从而提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命题。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马克思主义者亦认为存在着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进程方面赶上乃至超过先发国家的可能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务实地通过技术模仿、引进或创新来发展生产力,后发优势理论为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赶超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生态伦理思想以及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断,无疑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跨越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支持,同时亦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者通过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态实践体现其理论先进性和优越性。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政逻辑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必然指向,也是执政党在长期执政中基于其自身科学发展、民生优先、和谐发展、民族复兴等理念的必然结果,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政逻辑。

一是执政党科学执政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理论建构伊始即重视理论的科学基础,强调其理论的科学性:区别于圣西门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他们的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执政党自从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统治之后,就开始了技术精英的统治模式,以其管理的科学性来保障其治理的正确性与可靠性。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明确了“社会主义需要科学”的思想,自此开始中国执政的技术精英治理方式被一步步强化。邓小平同志曾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强调“提高农作物单产……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党建思想,强调掌握科学的先进生产力对党的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胡锦涛同志则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理念被不断强化。“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这些关于科学发展的思想先后被写入党章。因此,作为在科学进步基础上产生的生态文明,自然成为执政党追求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执政党民生优先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基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后,执政党进一步提出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明确“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执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当雾霾被热议,当血铅事件被揭发,当重污染企业旁的癌症村被曝光,当镉米被大范围检出,生态环境问题无疑首先成为全社会普通关注的民生问题。自从人权话题被引入,执政党也不断强调其保障民众生存权的历史贡献,以突出其人权成就。中国政府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更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作为单章内容写入白皮书,对人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环境问题一旦造成人民健康损害,生存权受到威胁,此前經济发展赢得的民生优势就会被抵消。因此,在民生优先的理念下,执政党有意愿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执政党和谐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党中央于1997年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写入十五大报告。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即周年大会上,向全党提出“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要求。党的十六大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组成内容。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又进一步提出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列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克服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和人的异化的社会发展新论断,提出社会主义不仅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且要实现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社会和谐,要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和谐理念试图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克服过去盲目经济发展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因此,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执政理念支持。

四是执政党民族复兴诉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复兴已经成为执政党和人民的普遍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带来诸多环境问题之际,人们开始反思西方哲学思想中“物我两分论”的二元对立思维。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恰恰肯定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反映了朴素的万物一体的整体论自然观。如儒家认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论语·阳货》),认识到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性;主张“民胞物与”(张载《西铭》),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佛家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草木瓦石、山河大地等亦有佛性,提倡善待万物。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优势和朴素生态观,在现代文明中仍有其价值,使国人有了更多的民族自信,希望借助传统文化助推民族伟大复兴,并借助生态文明建设来展现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民族复兴诉求为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生态观提供了契机,亦为中国率先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支持。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逻辑

当前中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压力,进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现实推动力。因此,以新的发展方式解决社会矛盾,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构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逻辑——现实逻辑。

中国面临的资源瓶颈也迫使我们必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持续增长,以及无节制的扩张型消费带来结构性矛盾的积累,造成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加剧。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遭遇到巨大的资源瓶颈。中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量不足平均水平的28%。中国人均矿产资源也相对比较缺乏,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96,铝土矿不足2%。而中国对资源的消耗量巨大,且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以能源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从1978年的57144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8年的464000万吨标准煤,增长7.12倍,位居世界第一。巨大的消费总量导致严重的能源缺口。2018年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约21%,其中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1%,天然气达43%。

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也迫使我们必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受地理与气候条件的影响,中国生态环境脆弱,脆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60%以上。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更造成中国严峻的环境危机。2001-2014年,中国主要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2.7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1.2个百分点。但是,水环境形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目前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其中因水污染造成9千万人饮用水不安全。当前中国大气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重。2014年,74个重点城市中Pm2.5达标比例仅为12.2%,大气环境质量已经成为中国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也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中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土壤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及生态安全。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也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由“盼温饱”转而“盼环保”,由“求生存”转而“求生态”。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美丽乡村建设逐渐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美丽中国建设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还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因此,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也提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四、三重发生逻辑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由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生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执政逻辑和现实逻辑,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

一是基于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论逻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路径。唯物史观认为,生态文明是建立在高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不承认唯心主义的生态文化改进型生态文明路径。因此,它不同意简单的以生态意识培养为途径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的格局。社会主义的生态伦理还要求公平公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为了改善一部分人的生活环境质量,而是为了改善所有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城乡之间、在东西区域之间形成公平公正的环境利益改善机制,不仅要求改善城市环境,还要同时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要求在不同阶层之间形成公平公正的环境权益改善机制,不仅要求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质量,同时还要改善产业工人的劳动环境质量。

二是基于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执政逻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视自上而下推动的民生改善型路径,即从执政方式的特点出发,强调生态文明政策的顶层设计,多依赖自上而下的推动,并强调自上而下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管理。在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并进一步提出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环境保护督查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在内的“1+6”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以此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环境保护省以下垂直管理改革,强化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进力度;配套绩效考核、环境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力约束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为;同时,基于既有的执政手段的经验,重视民生改善,积极采取为民办实事的方式推进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三是基于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现实逻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突出问题导向的治理型路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具有明显的压力-反应特征,因此将优先解决中国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力图以此打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首先重视影响中国城乡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向污染宣战,打响水、气、土三大战役,确保环境质量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安全。其次强调生态安全的预警管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保护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严格执行红线空间管控、产业管控等制度,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再次强调水、土地、矿产等各类资源的节约利用,基于中国的资源承载力科学确定资源利用上限,下决心压缩钢铁、水泥等高能耗、高水耗产业的过剩产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布局。

上述三重逻辑构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的路径缺陷。

一是既要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确包含着种种生态智慧,但是由于古时人类本身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的改造和破坏能力亦有限,传统生态智慧还无法帮助人们充分认知现代生态危机。此外,中国传统哲学较关注社会伦理,“天人合一”更强调政治上的“遵天命”,“天理”也强调天的意志,而较少关注自然界规律。因此,只有遵循基本的科学规律,依靠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最新科学成果,才能切实提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认识文化的价值,也要避免以文化替代生态文明中科学技术的运用。

二是既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又要避免因片面强调科技的作用,而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等制度建设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面对与此相关的各利益方,因此需要公众参与机制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支持下的公众参与机制,可以让各种不同的利益和不同的观点进行公开博弈和辩论,由此可以纠正技术精英封闭决策过程中因小群体利益以及权力寻租而造成的不合理决策。

三是既要强调生态文明的民生优先,又要注重公众环境权利的主张。环境既是民生,也是民权;既有民生需要的推动,也有民权需要的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民生安排,也不能忽略自下而上的环境权益推动。要在立法上明确公众环境权,通过环境知情权、环境请求权、环境诉讼权等各项权利的确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良好环境中生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是既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视群体间的和谐,但也不能因为害怕面对问题而无法客观面对发展中的各种污染问题,从而妨碍必要的污染治理工作。以生活垃圾最终处置场所为例。目前中国生活垃圾产生量急遽增加,大批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但是由于主要处置方式——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发电都在处置中无可避免地产生地下水环境风险和二噁英等空气环境风险问题,在相当部分城市中产生群体性环境事件。生态文明建设要通过各种努力,积极化解因环境矛盾引发的纠纷,避免因消极应对而导致的片面和谐和无法推进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

五是既要强调跨越发展,但也不应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一是不应忽视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东部城市的发展甚至已经基本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但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均衡,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二是不应忽视环境治理的科学规律。在当前公众关注的雾霾、黑臭水体等热点环境问题上,其治理有其自身的规律,向污染宣战需要用猛药,需要及时回应公众的环境诉求,但是也应遵循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和循环演进因果往复的规律,运用辩证思维综合施策,增强环境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安吉

猜你喜欢
理论逻辑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浅谈供给侧改革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