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代沟”,也可以成为亲情纽带

2020-08-19 12:56陈小龙馒头姐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8期
关键词:鱼香肉丝三代人老一辈

陈小龙 馒头姐

妈妈们最为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总会和我探讨孩子饮食、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但谈着谈着,不知怎么,总会牵扯到隔代养育的事。很多人不得不请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但隔代养育客观上的确会带来一些矛盾,其他矛盾暂且不论,光是吃饭这件事,就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年轻父母觉得老人那一套不健康、不科学,果真如此吗?其实并不尽然。

现在提起家里菜,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爸爸妈妈做过什么,而是爷爷奶奶一起给我做的鱼香肉丝。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而爷爷则是湖南人,他们怎么会做鱼香肉丝呢?其实,他们做的一点儿也不地道,更像是土豆、肉丝加鱼香肉丝的调味料。但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每次当我心情不好时,爷爷就会买两颗土豆和一块猪肉,闷不吭声地切成规规整整的土豆丝和肉丝,奶奶则撸袖子给我做我们家特有的鱼香肉丝。这种由食物传达的爱意,让我记忆至今。

食物是最好的语言,也是最好的表达爱的媒介。老人可能没有读过很多书学过很多课,但是,对孩子的爱却是毋庸置疑的。年轻人要看到这一点,才能够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事实上,只要不触及安全、健康的原则,我们大可以放心大胆地让老人们参与做饭,他们能养活儿女,自然也能养育好孙辈。我们可以提前给出一些原則,减少不必要的冲突。而且,食物如此美好,老人和孩子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独特美好记忆。

厨房里也是有规矩的,而老一辈人就是这规矩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就像我家,现在有3个很棒的厨房习惯就是从我爷爷奶奶那里继承而来,叫作“水、袋、菜”。水—凡是没用任何清洁剂的水总是拿个盆接着,无论是冲厕还是浇花,从来不用干净水,他们说这叫不浪费。袋—我家门后永远有个袋子,每次买菜如果用了塑料袋,把菜拿出来后就把塑料袋抖干净叠好放在那个袋子里,等待二次利用,从来不会只用一次。菜—去市场买菜,从来不看是不是进口等花哨的东西,而是坚持什么时令买什么菜。做法不过那么几种,却最能突出菜本身的味道。

事实上,在这方面,年轻父母的很多习惯远不如老一辈。透过老人的示范,年轻人自己要学习,孩子也能够学到。这既是个人习惯的培养,也是家风的传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前面提到过,年轻父母学的多看的多,常常觉得老一辈人的饮食习惯有问题,营养搭配不科学,在厨房里、餐桌上难免会表现出对老一辈的不屑,甚至干脆直接否定和制止。其实,他们忽略了,餐桌也是不容忽视的家庭教育场地。如何和老人沟通交流,是平等地交流,还是无休止地否定?如何看待老人的传统,是一竿子打死全都不认,还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现场直播的家庭教育。不要总说是老人把孩子带坏了,也是时候反省我们自己的行为了。

放下偏见,感恩老人为我们和孩子付出的一切;放下傲慢,和老人平等对话,了解他们对食物的看法,即使这其中有与现代科学不符的地方,也要明白这是因为他们过往的经历造成的。不仅自己理解,也要在合适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告诉孩子。在这种融洽的餐桌氛围下,孩子能够学到更多。

食物不是三代人的羁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来看待。感恩食物,连接三代人。

猜你喜欢
鱼香肉丝三代人老一辈
做菜
三代人的回家路
告别茅草屋 搬进新楼舍
赵丽红为正宗的鱼香肉丝正名
鱼香肉丝和爱情
少年坐在舞台中央 ,看着“老一辈”抱怨时代?
向党旗宣誓
魏文斌:年轻的“老一辈”
说好话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