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她们守护着城市“地下血脉”

2020-08-20 08:04曹宏萍
莫愁·智慧女性 2020年8期
关键词:下井下水道徐州

曹宏萍

编辑手记:

马静(中)和下水道四班姐妹

20多年前,《莫愁》刊登了徐州市下水道四班的事迹,这个光荣集体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在《莫愁》创刊35周年之际,记者对下水道四班进行了回访,邀请第五任班长马静为我们讲述半个世纪以来她们眼中时代和城市的变迁。

6月一入梅,整个江苏便泡在了雨水里,大量的降水考验着每座城市的地下管网系统。在徐州,有这样一群朴实乐观的人,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险,50年来守护着城市的“地下血脉”,他们就是“下水道四班”。马静是现任班长。

母女二人,两任班长

下水道四班是徐州市水务局下属的一个基层班组,组建于1970年。半个世纪以来,10多位成员主要承担着徐州市西部城区30平方公里范围内,35条主次干道,附设的180公里排水管网,和6000多座窨井的清挖、疏浚、维护管理以及防汛任务。班里成员90%以上为女性的架构从未变过。

三百六十行里,养护下水道是最脏、最苦、最累的。说它脏是下水道里粪便、垃圾、泥石、有害物质应有尽有;说它苦是又窄又臭又潮,下了井直不起腰、喘不过气,还要遭受冷眼和歧視;说它累是掏一耙子上来,少则10公斤多则20公斤,一天掏出的污泥得有3000公斤。

1979年,马静的母亲关永淑成为下水道四班的第二任班长。当时只有八九岁的马静常常去母亲工作的工地玩耍,老一代四班人在简陋条件下工作的场景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老城区管网错综复杂,直径不足一米的管网占了一大半,没有先进设备,大家多是跪着、爬着下沟下井,管子里的石子、瓦片、碎玻璃,往往会把膝盖硌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不单是苦脏累,下水道内还藏着“险”,管道中的沼气、毒气会让人胸闷、头晕。下井的姐妹往往在身上系一条绳,地面上的姐妹牵着绳时不时唤着她的名字,确认是否安全。

“有一件事我记了40年,那一次的管道直径很窄,只有60厘米,我母亲体格比较大下不去,只能让班里最娇小的张玉兰阿姨下去清理。她下去了很久,渐渐听不到她的应答声。大家都慌了,不停地喊,直到管道里传来微弱的回应,张阿姨缓缓将堵塞的石头清出来,四班人抱在一起哭了。”

40年前,老四班人拉着平板车早出晚归,全靠两条腿来回走上八九个小时,开会也是摞两块砖当凳子坐下,每次回到家,身上不是刮伤就是淤青。“我母亲70多岁了,第一任班长也已经80多岁了,长时间站在水中防汛作业让她们落下了不同程度的腰疼、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马静说。

这份事业,快乐总比苦难多

谈及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马静母亲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父母常年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家庭,马静从小就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十五六岁的她骑着三轮车一趟趟接送瘫痪的爷爷去医院治疗,服侍老人吃饭、洗澡。“当时的想法很单纯,我就是很爱干活。”聪明勤快的她目睹老四班人忙碌的背影,萌生了像母亲一样工作的想法。1998年,24岁的马静辞去了公司里干净整洁的工作来到四班。原单位的领导很是不解:“四班的薪资不到公司的三分之一,小姑娘白白净净的,怎么会想去扒下水道呢?”“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什么样的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母亲的话一直鼓励着她。

“在四班,我每天都是快乐的,即使遇到困难,我也能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转化为快乐。”去年8月初,徐州暴雨,晚上7点马静和姐妹们到相应路段进行防汛作业。一阵大风将她连人带车刮倒,情急之中她抱住了身边的大树,乐观的她没有沮丧,反而在心里默默庆幸:“多亏有这棵树,不然我可能会撞到墙上去。”那一次,她们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下午一点。看到管道被疏通了,积水排出了,全身麻木的她们大声笑着、聊着,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每天早晨五六点,四班姐妹们都会出门巡路,赶在9点前上报巡查结果,这时候谁家中有事只要说一句,就会有姐妹主动揽下她的巡查路段。从第一任班长开始,四班就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年的中秋和春节大家一起过,一起包饺子,一起炒菜,聚在一起又唱又说。马静说,那是她最开心最满足的时刻。

城市发展变迁,四班精神不改

如今,四班从曾经的半地下室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工作设备也多了,疏通车、吸污车、检测车……以前,简单通风后根据自己的判断直接下井,现在增加了毒气检测仪,大家下井作业的安全系数提高了。

走进四班的图书屋,堆积的书籍、技术资料和笔记本告诉人们:这里有一群爱学习的人。虽然手机、电脑已经普及,但四班人还是习惯坐在一起读书看报。从建立之初文化水平不高,到现在平均大专以上文凭、每个人都掌握了电脑使用和驾驶技术,四班这个集体在不断地成长。马静来到四班后利用业余时间读夜高,考取了徐州市委党校大专和本科学历。新时代的四班姐妹们不仅能拿起耙子和铁锨,还能写、能说、能唱、能演,徐州大大小小的朗诵、演讲、舞蹈、歌唱比赛中都有她们的身影。

“老徐州城小街小巷很多,清理疏通作业难度很大。现在就大不一样了,高楼宽路,绿化也更多了,在马路上工作也有好景色看,干活更带劲了。云龙湖特别美,我经常去环湖跑步、参加马拉松,下水道正在进行雨污分流的改造,城市公厕、农村厕所都很干净,为我们工作降低了难度。”马静说。50年里,一代代四班人在最黑暗肮脏的角落看到了城市最美的风景。

城市日新月异,四班里有旧人离开也有新人进来,但“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的四班精神一直牵系着所有人,推着他们不断前行,从未改变。下水道四班,栉风沐雨一路走来,100多项沉甸甸的荣誉摆满了陈列室,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几任班长都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说出来别人也许不信,我只是单纯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好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四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热爱这份事业。”在徐州这座城里,马静和她的姐妹们笑着、闹着、工作着……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猜你喜欢
下井下水道徐州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高申作品
于永正从教年记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马桶水也可以喝
找井盖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
小月亮
采煤机的下井与使用维护采煤机的下井与使用维护
13号要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