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2020-08-20 01:39严婵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环境信息

严婵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也得到了更大的关注,环境会计这一新兴领域应运而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环境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对企业的融资会产生影响吗?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具备重大意义。本文就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融资的影响进行探讨,目的是促使企业认真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16-0179-02

在当前经济条件下,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否充分对企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比如,企业在投融资决策中除了要考虑必要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问题,还要考虑决策实施过程中潜在的环境因素,把可能会对环境条件造成影响的潜在的成本、回报以及风险都考虑进企业日常发展之中,重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同时企业所处的环境也督促企业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如在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加入考虑标准,促使企业逐步开始正视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主动将污染排放信息及环保政策等环境相关信息充分披露,减少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达到促使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扩大的目的。

一、已有的部分相关研究成果

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对于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一般是从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一角度来研究的。Stiglitz等(1981)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债权人做出信贷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那些未能披露充分信息的企业债权人会要求更高的回报率以降低投资风险。Leuz等(2000)则在研究中指出,信息披露的质量会改变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管理层投资决策的认同感,质量越高的信息能够增强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Clarkson等(2008)则认为,企业在环境责任方面的表现会对其债务融资活动产生影响,债权人也会以此为依据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和信贷风险。国内的一些学者对于该方面做出的研究也基本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并且其中的大部分研究都表明,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对其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是正向的。李志军等(2011)提出,增强企业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提升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沈洪涛等(2014)选取了2008年到2010年重污染上市公司的样本,经过研究分析发现,环境政策到位的企业债务融资的能力也就越强。当然,也存在部分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并不完全是好的。高红贵(2010)认为,由于我国当前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随意性较强,偏向于选择一些较为正面,且对企业经营活动不具有负面影响的环境会计信息来披露。闫向春(2018)则提出,由于我国现阶段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并没有明确规定,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较为混乱,对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实用性不足。

二、重要概念的理论分析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

信息披露制度也被叫做“信息公开制度”,指的是上市公司依照法律规定主动或者被动地公开与投资者利益和社会效益相关的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制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则是指对其中与环境效益相关的信息进行披露。而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企业作为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生产者,在其报告中披露相关环境会计信息,说明其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和为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是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要求。

企业在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用于解决信息使用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信息使用者加深对企业环保政策、环保目标、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衡量企业环境表现,评估企业价值和投资风险。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金融机构等外部投资者决策的一項重要标准,因此,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融资,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应该主动披露相关环境会计信息。

首先,我国上市公司大多为大中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多数分布在某些重要基础性行业中,如采矿冶金、石油化工、酿造发酵等重污染行业,重点实施对这些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和管理就显得尤其关键。据有关资料所述,目前有许多上市公司与环境相关的信息披露报告往往只上报相关环保机构而不对外公布,这一做法对于企业接受外部监督极其不利。因此,采取必要措施使得这类公司成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实行主体非常重要。

其次,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元凶之一,特别是一些重污染行业,对于环境的危害极大。根据“谁受益,谁负责”这一基本原则,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取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对造成的环境污染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主动付出代价意味着增加一些没有回报的投资,这对于以追逐利益为目标的企业来说往往是不利的,只有在法律的强制性要求下才能促使上市公司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一项必要的披露项目对外公布。

环境问题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无论是大中型企业或是小微企业,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类社会组织,无论是重污染行业还是轻污染行业,只要对环境造成了危害就应该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对于环境会计信息应披露的内容和要求,对各级单位都应一致,不得有所偏袒,从而使环境会计信息正确披露,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最早能够追溯到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明确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式进入全人类的视线,而随后,1987年布伦特兰女士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所做的报告《我们共享的未来》,其中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此后学者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多是由该报告演化发展而来的。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领导人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的文件,首次将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使得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理论研究的层次正式迈向了实践阶段。在这一时间,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活跃程度空前绝后,产生了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纳入我国的长期规划中,将对其的研究扩大到了社会、经济及生态三大方面。

三、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世界各地出台的环境法规日渐严格,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渐增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开始关注于企业的环境风险,着眼于企业对外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开始发展的时间较晚,我国企业中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现象还很少见。目前,我国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披露比例较低

我国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是通过补充报告和独立报告两种方式,采用独立报告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但遗憾的是,我国上市公司中主动对外出具独立报告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比例非常低,王珍义等(2008)的研究表明,即便是包含通过补充报告公布相关信息的企业,2006年年报中前50名上市公司中也只有4318%的企业披露了环境会计信息,而这几年即便披露的比例有所增加,大多也是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不得已而为之,披露的信息也是经过企业选择的对企业形象无害、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信息。

2披露形式不够规范

我国目前尚未出台针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有明确规定的文件,现阶段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方式包括会计报告的附注、独立的审计报告以及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等,但这几种方式中都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较为清晰和规范地体现,有些甚至难以在其中找到环境相关的信息。企业全凭各自喜好自行决定将哪些内容在报告中披露,形式上十分混乱并且缺乏与其他公司的可比性,这样既不利于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环境責任履约情况的监督,也不利于各界使用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和比较。因此,我国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有关的法律法规亟待进一步完善。

3披露信息缺乏时效性

目前由于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这就致使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具有随意性,基于这一特点,企业披露的内容往往是一些历史性信息,是对企业过去发生的一些环境相关事项的反映,或者是一些对企业未来发展影响较小且不连续的信息。这些信息几乎难以为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帮助,也无益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4披露信息缺乏实用性

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发展目标,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大多是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无影响或者是影响较小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内容并不全面,也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这就使得一些非专业的投资机构或个人无法清楚辨别企业的这些支出是否是为提升环境效益而产生的支出,对利益相关者的使用来说能提供的帮助有限。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也缺少对企业所公布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鉴证的机构,从这一方面考虑,现阶段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实用性也大打折扣。

四、对企业的建议

环境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助于企业树立社会形象,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应该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作为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经济参与者,企业必须意识到环境会计信息在机构投资者和企业自身之间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加强内部环境管理,以确保企业的环境目标得以实现,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

总而言之,在目前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我们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应该认识到,现如今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可避免地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要想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而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发展绿色金融,能够帮助我们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结合起来,实现我国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玲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J].财会研究,2012,(1):32~34

[2]孔令飞,岳亚兰,陈腾跃,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框架设计[J].财会通讯,2012,(25):22~24

[3]路明明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作者简介:

严 婵,供职于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环境信息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环境清洁工
订阅信息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漫观环境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展会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
论环境雕塑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