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艾蚜虫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20-08-21 05:31邹春华袁卫东李小兵何世民刘大会
湖北植保 2020年4期
关键词:蕲春县生物农药菊酯

邹春华 袁卫东 李小兵 何世民 刘大会

(1.蕲春县植物保护站 湖北蕲春 435300; 2.蕲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蕲春435300;3.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武汉 430065)

蕲艾,艾草的一种,属桔梗目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叶片宽大肥厚,香气浓郁,为中草药,湖北省蕲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兴起,在市场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蕲艾在蕲春县由原零星分散半野生栽培状态发展为近年大面积连片连年种植,田间病虫害局部发生严重,尤以蚜虫为害最为突出。蚜虫在我地又俗称天腻子,主要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蕲艾叶片背面、生长点等部位吸食汁液,造成叶片提早枯黄死亡,生长点发育受阻,植株矮小。同时,蚜虫分泌的蜜露污染艾叶,引起煤污病。此外,蚜虫还传播病毒病。因此,蚜虫的发生和危害严重影响蕲艾的产量与品质。为防治好蕲艾上的蚜虫,筛选出在蕲艾上快速、高效的防治药剂,笔者选择了5种植物源生物农药和4种化学农药开展了蚜虫的田间药剂筛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湖北省蕲春县管窑镇寒婆岭村招商局集团蕲春健康种质资源基地进行,土壤为红壤土,pH值6.2,土壤有机质含量2.1%,面积6500m2,蕲艾为2019年12月用艾根繁殖新园,采用深沟高垄栽培,厢面宽0.8m,栽培条件一致,基地管理精细,蕲艾长势良好,蚜虫发生较重且较为均匀,在蕲春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试验于2020年5月10日至24日间进行。试验期间天气较好,未遇大的风雨天气。施药当日晴天到多云,偏北风2-3级,最低温度17℃,最高温度28℃。

1.2 药剂处理

本试验共设10个处理,清水对照,9个药剂分别为:6%鱼藤酮微乳剂(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40mL/667m2(商品制剂用量,下同);0.5%藜芦碱可溶液剂(华植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0mL/667m2;10%烟碱可溶液剂(山东农科院于毅研究员提供)300mL/667m2;0.5%苦参碱水剂(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80mL/667m2;0.3%印楝素乳油100mL/667m2、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3g/667m2;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40g/667m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山东省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10mL/667m2;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拜尔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3g/667m2。上述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00m2,各小区间设2m保护行,随机区组排列。

1.3 试验方法

2020年5月10日下午施药。此时蕲艾高度1.2m~1.5m,施药前株平蚜量165.3头。使用山东金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3W-16B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采用植株喷雾处理,每小区兑水量9L,喷施药液量为60L/667m2。试验前及试验期间,除各处理对应药剂外,未使用其它杀虫剂。

1.4 调查统计方法

施药前每小区进行5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用红色标识牌标记。对每株上的蚜虫数量进行统计。调查药前基数,施药后1d、3d、7d、14d各调查一次,共调查5次。

1.5 药效计算方法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采用SPSS软件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法进行防效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蕲艾安全性

试验期间,蕲艾生长正常,株高由施药前1.2m~1.5m到试验结束长至1.5m~1.8m。未观察到各处理对蕲艾有药害现象,表明在供试浓度下各处理对蕲艾安全。

2.2 防效比较

田间药剂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药后1d,除6%鱼藤酮ME、0.3%印楝素EC、5%高效氯氟氰菊酯EW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2.7%、64.0%、63.1%,超过60%,表明速效性较好,与其它6个药剂防效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其它药剂防效均低于60%。

药后3d各处理防效均有所上升,其中6%鱼藤酮ME、0.5%藜芦碱SL、5%高效氯氟氰菊酯EW、50%氟啶虫胺腈WG处理的防效较好,分别为79.6%、79.0%、75.7%、75.7%,表明4个药剂具有一定速效性,相互间防效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与其余5个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表1 不同药剂防治蕲艾蚜虫试验结果

药后7d各处理防效出现了分化,4个植物源生物农药6%鱼藤酮ME、10%烟碱SL、0.5%苦参碱AS、0.3%印楝素EC和化学药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EW处理的防效出现了下降,防效均低于70%;而化学农药10%氟啶虫酰胺WG、50%氟啶虫胺腈WG和植物源生物农药0.5%藜芦碱SL3个处理防效上升明显,分别达到94.2%、94.0%和93.6%,它们防效差异极显著高于其它6个药剂处理。

药后14d,化学农药10%氟啶虫酰胺WG、植物源生物农药0.5%藜芦碱SL和50%氟啶虫胺腈WG等处理防效为94.9%、94.6%和91.4%,均超过90%,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方差分析它们的防效均极显著高于其它6个药剂处理。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WG、50%氟啶虫胺腈WG和0.5%藜芦碱SL 14d防治效果较好,但试验作物蕲艾为中药材,蚜虫防治上非万不得已不建议使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应为主推品种,因此0.5%藜芦碱SL可作为防治蕲艾蚜虫首选药剂。

6%鱼藤酮ME在本试验中表现尽管持效期较短,但前期速效性较好,作为植物源生物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易降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适合在中药材蕲艾绿色生产中应用,在蚜虫发生早期或较轻时选用。

蕲艾中后期,株型较为高大,田间生长茂密,蚜虫多集中在上部心叶及中下部叶片背面为害,选用0.5%藜芦碱SL90mL/667m2或6%鱼藤酮ME40/667m2对水60L,均匀喷雾蕲艾心叶和中下部叶片正反面。

猜你喜欢
蕲春县生物农药菊酯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大别山片区蕲春县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化发展研究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蕲春县踏红亭
蕲春县再生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蕲春县优质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