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0-08-22 01:21张慧弟邬海燕都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有氧出院效能

张慧弟 邬海燕 都静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会造成患者乏力、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而心律失常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治疗较复杂,治疗周期长,大部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出院后常因自我管理不当导致疾病复发,再次入院[2]。基于家庭的延伸护理主张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强调其在患者后期康复中的社会支持作用[3]。本研究探究家庭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中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且病程≥1年;均伴有心律失常;年龄≥20岁;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源性休克;全身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8~75岁,平均(56.82±3.70)岁;病程1~6年,平均(3.25±0.62)年。研究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8~74岁,平均(56.70±3.85)岁;病程1~6年,平均(3.30±0.5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时相关疾病知识宣教,积极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合理饮食、戒烟戒酒、限制体力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情绪不佳者实施心理干预,消除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指导患者用药,强调遵医用药的重要性;出院时发放出院手册,提醒患者按时回院复查。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家庭延伸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由1名专科医师、1名护士长和4名资深护士组成延伸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接受有关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及沟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入组。(2)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氧康复训练,要求熟练掌握训练要领,建议患者家属在回家后与患者一起锻炼,监督患者的执行程度,确保患者的依从性。具体有氧训练如下:在进行有氧锻炼前,可进行低强度的热身训练,患者可躺于床上或坐于靠背椅上,主动伸曲四肢,上下肢各缓慢伸曲20次,休息5 min后进行步行训练。1~2周每天缓慢步行20 min,每日1次,每周可根据患者的运动情况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每周增加5~10 min,以轻度出汗、呼吸稍加快,但不影响对话为宜。从第4周开始,可将步行训练改为快走锻炼,30 min/次,每日1次。8周后可每周增加10 min,或根据患者锻炼情况,每天增加5 min的太极拳等放松训练。(3)护理人员每周微信回访至少1次,了解患者的训练进度和饮食、用药情况,并根据每周的康复训练进度提出改进措施,积极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两组患者均每月电话随访1次,持续3个月。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5],共含10个项目,总分10~40分,≤10分自我效能特别低,11~20分自我效能偏低,>20分自我效能较好,得分越高则自我效能越好。(2)比较两组护理3个月后的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6],共43个条目,满分172分,包含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得分越高则自护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表1)

表1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分,

2.2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表2)

表2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分,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因多种心脏疾病造成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肌功能变化症状[7]。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进行长期治疗,但预后较差,患者常并发心律失常症状,导致死亡[8]。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但患者在出院后常会出现忘记用药、饮食不合理、无法坚持康复锻炼等情况,影响疗效。但常规护理仅按医嘱被动给予患者简单的院内护理,对于患者出院后的行为无较多干预,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需实行基于家庭的延伸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的GSES量表评分、ESCA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家庭延伸护理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利于康复。分析原因在于,家庭延伸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提倡患者家属参与到延续护理过程中,督促患者按时完成护理计划,可纠正其不良作息习惯,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监督和支持[9-10]。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指导其与家属掌握有氧康复训练的要领,并提醒患者家属在患者回家后与患者一起锻炼,有利于患者回家后延续康复锻炼,提高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加强自我护理能力。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低强度的热身训练、步行训练、快走及太极拳训练,可加强患者的吸气强度,改善呼吸系统循环功能,且对机体的血液循环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心肌缺氧或缺血的情况,有利于患者康复。持续的有氧康复训练也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强化体质、增加抵抗力。而每周至少1次的微信回访,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训练进度,并为其提供改进意见,促进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王新霞等[11]在研究中发现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次入院率,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利于患者康复。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本研究因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家庭延伸护理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自护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有氧出院效能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