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速读

2020-08-23 07:46
决策探索 2020年17期
关键词:企业家文字微信

田舒斌:

在众多“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近日,2020年(第十九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云端开幕,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田舒斌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疫情特殊背景下的信息消费升级,意味着网络经济的消费场景、消费取向、消费范式已然发生深刻变化。“如何看待经济下一程?关键是准确把握趋势。有观点认为,分析当下趋势,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面对互联网新时代,我们可以说,纵使有千般艰难、万种‘不确定性,中国数字经济的壮阔未来也是确定的。因此,最好的选择是审时度势,以变应变,主动选择数字经济及其细分领域确定性的支点,以适应和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进化,赢得未来。”

“预测数字经济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发现和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范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机遇,担当责任,‘共迎网络新时代,共创产业新未来,让数字经济迈出加速度、释放新动能!”田舒斌说。

陈嘉映:

微信是对文字时代的最后一击

“我一用上微信,就说这是对文字时代的最后一击,短信都不用写,直接说话,发照片、发表情包。”近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陈嘉映表示,语言文字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精神的变化。人类的精神不再是以经典为顶端的金字塔那样,变成了好多结点相互联系的网络——正好跟眼下所说的“网络”呼应。

“普及教育,首先就是文字普及,当人人都能够读写,掌握文字不再是一种特权,我们就来到了平民时代,平民开始读书了。然而,一旦有了图像,平民就不读书了,他们更喜欢图像,文字成了配角。不仅是读书,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途径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前,地远天长,交流要靠书信,于是有鸿雁传书,现在,用手机发个短信、微信就好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发张照片就好了。从前的经典是成篇的文章,是一大本一大本的书,现在的‘经典是经典段子、经典广告词,一两句话,理解起来、传播起来都容易。它们多半跟时事联系得紧,更便于老百姓理解。”陈嘉映认为。

陆铭:

合村并居不该被“一棍子打死”

前段时间,东部某省推动的大规模“合村并居”工程引发社会关注。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指出,合村并居不应被“一棍子打死”,如果处理得当,对于推进城市化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都有正面效应。

陆铭指出,对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合村并居就很适合。因为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未来大概率会走城市化道路,且当地农民大多已进城就业多年。“这些城市边缘农村的农民其实都盼着城市扩张从而拆迁农村的平房,因为补偿款非常高,而且还可以住进新楼房。同时由于户籍制度主要区分的是本地人和外地人,既然本地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隔阂已经消除,所以也不用担心社会保障等问题。”

“另一类适合合村并居的农村是在远离大城市的人口流出地区。很多农村变成了只剩下一两户老人的‘空心村,这种情况下提供医疗等公共服务非常困难。如果把这些零散的存在合并起来,更有利于集中提供公共服务。”陆铭说。

姚洋:

敢冒险和会学习都是企业家的必备品质

近期,在“第四届中国企业領袖读享盛典暨中国企业大讲堂第四期”活动上,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表示,企业家必须具备两个特质:一是商业洞察力很高,二是敢冒险。

“企业家最大的特质是面对不确定性,能够基于自己的洞察力,智慧地整合资源,然后敢于决断,不怕冒险。企业家经常为了事业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一旦赌赢了就是成功的企业家,甚至开创一个产业、一段历史。企业家为什么成少败多,就是因为只是看到机会、只是敢于创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方法,方法不是天生的,主要来自于正确且持续的学习,读书就是学习的重要途径。”姚洋说。

“企业家应该读哪些书?我推荐的第一种是读专业领域的书。一家企业的老总如果不了解企业所在的专业领域,恐怕很难把企业做好。第二种是读闲书。以我个人的经验,很多时候闲书的帮助反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最后甚至变成你的专业或者半个专业。”姚洋认为。

猜你喜欢
企业家文字微信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微信
微信
微信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