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预言

2020-08-23 07:41
北京青年周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火星出版社人类

2020年初,一場从极细微处悄然开启,却居然进而席卷全球的疫情,使得科幻小说所设想的极端困境被直接置于现实的基底之上,未来想象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切,超越时代局限或深入时代现场的科幻创作,是应被视为一种时代警醒或预言。  主办方山中天艺术中心也为艺术家们留下一个难题:基于自己的观察,做出一个预言。以下是他们的答案。

技术奇点早晚会来,但未必是好事,因为随之而来的恐怕是人类社会的大崩溃和大重组。我相信以人类的韧性,最终还是能够延续文明,但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都将变迁。

——胡翌霖(科学史学者)

我其实在1997年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上做过一个发言,当时我说,未来的医学、科学对于人体本身将不再是“补足”(比如心脏不好了,装个支架和起搏器)而是“改造”(比如增加一个扫描红外线的功能),这一步我觉得已经是在进行中了。第二点是我觉得百年之内,人工智能会全面超过人类智能,一百年,或者最多九百年,就一定会实现。

——王晋康(科幻作家)

做两个预言吧。第一个是,50年之后,人类对引力波的研究将进入到技术学科的层面。第二个是,我相信在我的有生之年,人类可以将癌症彻底地治愈。

——李淼(物理学家)

我觉得未来可能不会跟我们想的一样。未来可能会有某种技术,它会无限地放大与增值,变成一个覆盖量特别大的技术,比如说虚拟技术,它会使得大部分人不需要工作,仅是沉浸虚拟世界里,那么可能到最后,体力劳动变成一种很奢侈的享受,而不是那种痛苦的感受。

——叶楠(艺术家)

其一是,我们说的“大停滞”可能最终被迂回式地解决。例如随着生物技术、生命科技的发展,人的寿命增长,代际间进行教育的成本下降,每个人有生之年可以达到更高的智慧。

其二是,未来可能只需要一个工作,人类只需要广义的“艺术家”,因为所有可以被重复的事情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做了,我们只需要做一些没有做过的、纯粹是创造的工作。

——刘烟(策展人、创作者)

《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

作者:[美]斯蒂芬·彼得拉内克(Stephen Petranek)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在火星建立人类第二家园,早已不仅是少数人的大胆设想:欧洲宇航局、美国宇航局、中国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紧锣密鼓,美国轨道科技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荷兰“火星一号”跃跃欲试。本书将带领读者从深沉的历史游走到奇妙的未来,从早期激动人心的火箭技术发展,到各个国家的航空竞赛,再到各国宇航局与私人机构“淘金热”般的行星大开发,彼得拉内克在书中详细披露了登陆火星、改造火星的技术难点,算了一笔天文数字的经济账,并将最终证明:在火星上生活,不只是人类的一个梦想,而是我们的最终归宿。

《人类的未来》

作者:[美]加来道雄(Michio Kaku)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人类的未来》可以被看作一本将科幻小说现实化的未来指南,读者将在这本书中看到“移民火星、星际旅行、永生以及人类在地球之外的命运”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将人类文明推向地球之外的星球”也将不再是科幻作品里的场景,而是我们即将看见的人类未来。作为比肩霍金的科学家以及科普作家,加来道雄全面结合其专业天体物理学及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提供了一幅人类从定居火星到星际旅行的未来全景图,全书贯穿包括超弦理论、行星运转等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天文学知识点,身为顶级物理学家,加来道雄教授用一种通俗的方式生动地告诉读者,人类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人类又该为即将到来的未来做好哪些准备。

《国家地理火星零距离》

作者:马克·考夫曼(Marc Kaufman)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从2011年好奇号探测车升空,到首批实地拍摄的火星影像,再到显示火星曾有水体存在的最新线索,《国家地理火星零距离》一书通过300多张清晰的图片、全新的地图,以及首次公布的好奇号任务关键科学家访谈,将好奇号的探索成果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世人眼前。书中许多首度出版的震撼照片,经由最尖端的计算机分析技术处理、加强色彩,生动地展示出惊人的科学发现,引导我们思索地球与火星的相似之处。通过好奇号搭载的先进仪器,科学家利用遥控成像技术找到了火星上春日融雪的证据,并得以更进一步探索生命存在的可能。精彩的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关于火星历史的全新观点。

《火星孤儿》

作者:刘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近腾中学——一所前所未有的学校,凭借难以想象的另类教学,维持着奇迹般的升学率。

而在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反抗的种子正在悄悄萌芽。当近腾内部发生骚乱时,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神秘事件:一辆大卡车无端腾空,无数神秘石碑从地底涌出。最终,人类在衰败的文明中苟延残喘。此时,近腾中学的一群高中生成了人类最后的炬火、最后的光……这是一本写给少年人的科幻小说,故事里流淌着黄金时代和残酷青春的血脉。刘洋有一种单纯的力量,在他的笔下,宇宙静默如谜而又暗潮汹涌,少年势单力薄却又执着反抗。这群少年可以千里逃亡,可以横跨宇宙,可以在废墟中重建文明,在残灰中点燃烛光。

《下一站火星:马斯克、贝佐斯与太空争夺战》

作者:[美]克里斯蒂安·达文波特

出版社:博集天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自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之后,人类对太空的野心就不曾停止,现在,硅谷精英们把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火星。他们梦想打造直通火星的高速公路,甚至殖民火星。对马斯克而言,火星如同圣杯,是地球面临重大灾难时的避难所。对贝佐斯而言,以火星为代表的地外行星是新的能源基地,可为地球持续提供资源。对布兰森而言,点对点的太空旅行,是可以实现的华丽梦想。这并非小说,也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关于当今几位富有的企业家对外太空进行探索,力求为人类开创崭新未来的纪实故事。

《火星上的人類学家》

作者:[英]奥利弗·萨克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讲述了七名脑神经受伤者遭受的巨大生活变故。这些常人眼中的异类,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中激发的巨大潜能,超越了我们现有的认知。科学与真实的完美融合是萨克斯作品的标志,他讲故事的方式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相似,不同的是,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神经科教授,有着权威的专业背景,他笔下的人物全部来自真实的故事。萨克斯说:“我们用眼睛看世界,也用大脑看世界。用大脑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象。我们熟悉自己的想象模式,思维方式,它决定我们的行为,并将伴随一生。”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人类终其一生都走在探索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道路上。

猜你喜欢
火星出版社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玩转火星
我等待……
火星!火星!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