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疍家船》带来耐人寻思的张力

2020-08-23 07:45李国伟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儿童文学乡土

李国伟

长篇儿童小说《摇啊摇,疍家船》是佛山作家洪永争最近的一部力作,该小说获得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最高奖“青铜奖”。

作为水边长大的孩子,洪永争对疍家人非常熟悉,因此作品取材身边人和事,以被疍家人收养的九岁男孩杨水活为主线,在描写了疍家孩子生存状态和成长青涩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帧疍家人——水上人家真实、鲜活的,具有历史感的乡土民俗画卷。

一、《摇啊摇,疍家船》不但填补了中国儿童乡土小说叙事的空白,还在一定程度上抢救了已经基本消失的疍家民俗文化。

前不久,我在評述湛江儿童文学作家陈华清儿童长篇小说《海边的珊瑚屋》时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目前中国的儿童乡土小说,鲜见海边渔村生活的儿童叙事,更鲜见南海渔村儿童的生活叙事。《海边的珊瑚屋》的出现,一定程度地填补了中国儿童乡土小说叙事的空白。

同样,洪永争的儿童长篇小说《摇啊摇,疍家船》,也是一部填补了中国儿童乡土小说空白的作品。因为,我们至今仍没有看到一部完完全全描写疍家孩子生活的儿童长篇小说,甚至也没有一部完完全全写疍家人题材的成人长篇小说。

疍家人数虽然不多,但在中国儿童小说乡土叙事的语境中,不可缺了疍家儿童这一章;少了疍家儿童的叙事,中国的儿童小说的乡土叙事同样也不完整。

而且,在整部《摇啊摇,疍家船》里的疍家民俗元素十分突出,民俗元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文化基因,这个文化基因如果我们不传承下去,会影响我们儿童的成长。

所以笔者认为,《摇啊摇,疍家船》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疍家传统民俗文化做出了抢救式的贡献。疍家人是对中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份。以佛山三水为例,三江汇流,曾经聚集着成千上万的疍家人,他们过着最为原始的水上生活。他们以船为家,以渔为生,如同疍壳漂泊在江面上,所以称为疍家。

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特别是中国开放改革后,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疍家人已经离船上岸,过上了新生活。直至2018年的一个统计,广东三江地区的疍家人仅存两户。随着疍家人的消失,疍家人的生活习俗也将自然消失,如果我们不及时记录、抢救,这不但是疍家民俗文化的损失,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损失。

在《摇啊摇,疍家船》中,作者通过疍家佬杨永年一家,特别是疍家仔水活的生活经历,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岭南水乡,特别是水上人家的生存状态,并通过做竹屐、远远看去像一只摇曳在江面的巨大木屐的蛋篷、疍家人必备的救生浮具宝葫芦、疍家咸水歌、捕鱼时敲响的木鼓等等物像和细节,展现了生活在中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疍家人独特的民俗民情民风,再现了疍家仔纯真的童心、童趣,展示了水上人家儿童生活的无限诗意。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摇啊摇,疍家船》不但填补了中国儿童乡土小说叙事的空白,还在一定程度上抢救了已经基本消失的疍家民俗文化。

二、《摇啊摇,疍家船》是一部具有雅正特质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雅”就是大雅、优雅,这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审美性;“正”是指传递正向、正面的价值理念。雅正是一切优秀儿童文学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洪永争在《摇啊摇,疍家船》讲述了一个11岁,但还没上过学的少年水活的生存状态,和在水活11岁这一年中发生一系列事件:姐姐出嫁、水活想读书但又苦于要照顾瘫痪在船上的母亲无法上学、父亲重病却没钱动手术、发现并找到亲生父母……在这过程中,疍家少年水活慢慢地懂得了眷恋,懂得了爱和感恩。

当知道姐姐要离家出嫁,深深不舍的水活,甚至非常憎恨那位未来姐夫海福。可是,当海福从水活的家——船上踩着跳板上岸时,跳板突然下滑,这位水活憎恨的未来姐夫将要落水的瞬间,水活想也没想,冲过去死死地抱着跳板……

还有,失学少年水活为了让曾经歧视过他的小学生陈勇改掉坏毛病,不再惹老师生气和被爸爸打骂,不惜为陈勇顶雷认错……

还有,水活跑回医院亲生妈妈的病房,为了最后叫一声妈妈……

小说通过这一系列情节和细节,传递了感恩、反哺的价值理念和深厚的家园意识。而公社主任光头佬,还有水生伯等在水活一家有难时的侠义相助,为水活营造了一个处处充满爱意的乡村成长环境。如此种种都为小说增加了丰富性、情感和正能量。

真善美是文学共同的追求,《摇啊摇,疍家船》把我们带回纯真又丰富的童年世界,阅读这些作品也让自己回归童年的状态。

三、《摇啊摇,疍家船》的艺术风格,就像一幅温馨而又有几分凄美的水上人家风情画。

《摇啊摇,疍家船》不像目前一些儿童文学作品那样,并不以哗众取宠的故事悬念和矛盾冲突取胜,这是一部不论大读者还是小读者,都需要静下心来,一杯清茶、云淡风轻,气定神闲地慢慢品尝的小说。

《摇啊摇,疍家船》虽然有对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等乡土童年书写的传承,但也有着对于岭南地区生活色彩、生活感受、生活侧重的不同选择,作者洪永争不避讳写生活中那些沉重的东西。《摇啊摇,疍家船》有香、有甜,也有苦、有酸、有涩,还有刺。疍家佬杨永年的善良勤劳,水活的身世、感恩,以及从疍家人的独特视角看这个世界,都很有特点,语言平实传神,有表现力。

无疑,这些不同指向的元素必然会给《摇啊摇,疍家船》带来耐人寻思的张力。

可以说,对于童年乡土经验的表现,中国的儿童小说已经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文本;同样,面对当下的乡村,儿童小说仍然存在很多空白,对正在发生着的乡村儿童生活还没有足够的关注,没有多视角的立体的表现,而这种缺失恰恰又是今后儿童小说发展的空间。风轻云淡的《摇啊摇,疍家船》的问世,对打破目前中国儿童小说狭隘、重复和对娱乐、搞笑、言情等口味低俗迎合的格局也许会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儿童文学乡土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刊首语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乡土分外妖娆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