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0-08-23 07:33徐荔荔
读写算 2020年23期
关键词:优化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徐荔荔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语文作为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更应该把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所以,怎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语文的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围绕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进行阐述,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呈现;优化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018-02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引发了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也使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网络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实现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信息化教学的多维、立体等特点,能够有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着素质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利用信息化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根据素质教育的相关精神,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自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呈现教学内容,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解读课文内涵,展现文本的主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场景之中,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的教学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播放关于清华大学近春园荷塘景色的影像资料,通过图片和视频呈现出课文中描绘的景色,然后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片段,与图片、视频中的景象一一对应,让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荷花、水波等景物产生直观认识,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虽然多媒体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教师仍然要将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的讲解上,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课文中的场景,不能让学生只关注图片和视频,而忽视对课文的学习。也就是说,信息化教学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要通过信息化教学来增强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

二、利用信息化优化教学环节,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产生认知活动的动力。素质教育主张个性化的发展理念,教师要认识和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教学中量体裁衣、对症下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将各个单元之间串联到一起,重点突出其中的递进关系,让学生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不断获取新的收获。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教师能够从整体上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增添课堂教学的表现力,从而有效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学曹禺的《雷雨》时,教师不妨播放与之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再用绘图软件勾勒出人物之间的关系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楚人物关系。接下来,教师再用任务卡的形式来介绍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本文的主旨。课文中的人物在性格特点上也各有不同,有的复杂,有的则鲜明,学生要想完全把握好也非易事,教师就可以运用电子卡片来让学生任选其一,让学生在“过关”和“提升等级”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建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心。

三、利用信息化实现动静结合,领略文章的意蕴美

语文是一门人文气息浓厚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包含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如果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就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与人生的感悟,从中习得深刻的人生哲学。而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能够将图片、声音等元素融入到教学中,起到动静结合的效果,构建出丰富而立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课文中的人文意蕴,从而迅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例如,在鉴赏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与该词意境相符的画作,并且配上慷慨激昂的音乐,将诗词中所描写的壮观景象加以具体化,学生就能直观地感受到恢弘的场景,从而体会到苏轼内心的豪情与抱负,准确地把握本文的情感主旨。由此可见,信息化状态下的语文课堂,具备了更有张力的课堂表现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吸引力,引导学生体会到更加多维、深刻的情境,充分感悟到课文中蕴含的人文意蕴。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呈现,学生能够由静见动、动中见静,从更丰富的角度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利用信息化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文字的感染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内容都是我国久远历史中的经典名篇,其中不少篇章中都蕴含着精美的语言文字表达,让人阅读之后仿佛身临其境,进而感受到文字的无穷魅力与感染力。然而,学生的人生阅历较浅,人文素养以及语言水平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如何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是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把文字进行立体化处理,以增强文字的感染力。这样,学生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文章的画面美、意境美。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来描写贾府的环境,其中奢华景致,已经出场的人物、人物衣着样貌、人物神态等惟妙惟肖。學生初次阅读课文时,往往会对贾府复杂的地理环境与数量众多的人物产生混淆感,更难以想象整个贾府呈现出的那种尊贵气派与繁荣的景象,进而也无法理解林黛玉初入贾府时谨小慎微、寄人篱下的心理状态。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先通过信息技术播放一段视频,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贾府与人物印象,从而化抽象为具象形象。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阅读难度,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五、利用信息化优化教学方式,拓展学生想像空间

布鲁姆的教学观告诉人们,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的艺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当今社会出现了“信息爆炸”的现象,各式各样的信息数以万计地出现、更替,人与人之间交换信息的渠道更多元,速度更快捷,频率也更频繁,而当这一切反映到语文教学中时,就表现为教学理念的深刻变革,以及教学方式的巨大转变。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突破了课本中文字描写的单一化表达形式,通过图片和视频将课文中的场景加以丰富化、具象化,让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拓展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且合理的想象,从而增强他们对文章主旨的感知能力,领略其中的人文情怀。例如,在朗诵《致橡树》这首诗时,教师采取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先是播放了朗诵的录音,并且配上与诗歌内容相符的背景图片和音乐,这样就构建出了一个声情并茂的朗诵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氛围中,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其中的人文内涵,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此诗的主题进行了延伸与想象,也就深化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出现,促使语文教学向着全新的方向发展,体现出了以生为本、个性教学的理念,这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好教学中心,不能过于追求信息化,偏重形式而忽略了核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内容,从而为课堂教学更好地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文海山.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天地,2017(05).

[2]石国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J].科教创新导刊,2017(08).

[3]高芳.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07).

[4]聂明丽.中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2018(07).

猜你喜欢
优化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