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0-08-24 13:26刘菊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5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二聚体活化

刘菊花

经临床不断研究发现,机体血液维持液体状态前提在于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一旦该平衡被打破,则会引起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对于妊娠妇女而言受妊娠的影响可促使机体内凝血因子活性提高,若是在该阶段凝血系统突然被激活,会导致孕妇血液在循环中形成微血栓,继而间接增加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尤其是合并妊高症患者,即血容量较小,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减少9%左右,故此产后极其容易发生出血等事件,可对孕妇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3]。本院为了探讨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选取90例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妊高症分为观察1组(合并妊高症)与观察2组(正常妊娠),各30例;另选取同期30例尚未妊娠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1~38 岁,平均年龄(28.02±8.25)岁;孕周25~35 周,平均孕周(29.12±6.05)周。观察1组年龄20~38 岁,平均年龄(27.89±9.18)岁;孕周24~35 周,平均孕周(29.05±6.02)周。观察2组年龄22~38 岁,平均年龄(28.09±8.28)岁;孕周26~35 周,平均孕周(29.19±6.09)周。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观察1组符合妊高症的诊断标准,经相关检查确诊;②认知功能正常;③临床资料完整;④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等疾病;②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

1.2 方法 三组受检查人员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 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选择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 观察1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568.23±12.45)μg/L 高于观察2组的(325.44±8.75)μg/L和对照组的(195.52±5.4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血浆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s,μg/L)

表1 三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s,μg/L)

注:与观察1组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2 三组凝血指标比较 观察1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观察2组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观察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凝血指标比较(±s)

表2 三组凝血指标比较(±s)

注:与观察1组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妊高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妊娠阶段特发性疾病之一,通常发生在妊娠20 周后,孕产妇可存在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子痫、昏迷及各脏器功能衰竭等,不仅影响母婴结局,并且还会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4];经临床不断研究发现妊高症的发生与孕产妇凝血功能具有密切相关联系,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凝血与纤溶系统呈动态平衡状态,通过促进/抑制血液凝固,即在相互作用及制约下构成了凝血过程自我控制及调节,但是对于合并高血压的妊娠妇女而言,可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促使机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异常改变,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肝脏代谢、合成及分泌,与此同时还会让机体内凝血及纤溶系统发生明显改变,如升高凝血因子含量、减少抗凝成分及降低纤溶活性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妊娠血液凝固定及血栓形成风险[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1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568.23±12.45)μg/L 高于观察2组的(325.44±8.75)μg/L和对照组的(195.52±5.4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血浆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观察2组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观察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廖晓芳[6]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即妊高症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正常妊娠组与非妊娠组(P<0.05);妊高症组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高于正常妊娠组与非妊娠组(P<0.05);由此说明妊娠妇女机体内血液呈高凝状况,若是合并妊高症,血液高凝状况更加严重,极其容易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所以尽早定期检测以上指标十分重要,有利于及时实施干预措施。

凝血酶原时间主要是用于检测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功能,该指标时间的缩短与正常妊娠阶段的凝血因子Ⅶ增加及组织因子过度表达等具有密切相关联系;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缩短与凝血因子Ⅻ、Ⅶ、Ⅹ水平增加具有一定相关性,主要是用于检测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临床上则是用于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如发生纤溶及存在抗凝物质等,一旦该指标时间缩短则代表着正常妊娠激活了纤维蛋白原溶解系统[7];纤维蛋白原指标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因子之一,即是临床上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该指标含量的持续上升则说明妊娠妇女机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其容易形成血栓;血浆D-二聚体是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该含量的升高表示着患者机体内存在血栓形成及溶解发生[8]。

总之,定期监测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十分重要,因为随着孕周的增加机体血液呈高凝状况,合并妊高症患者极其容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尽早检测有利于及时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二聚体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