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日志:廖德勇:心里装满群众的事

2020-08-25 08:12金秋时
当代贵州 2020年22期
关键词:补种养鸡场黄豆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金秋时

4月18日,清晨的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晨色微露。尽管是周末,早上7点不到,紫云自治县扶贫办公室选派到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旁如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廖德勇,还是起了个大早。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除走访群众外,还要动员农户补种菌草,养鸡场的鸡苗要陆续引进场,山上的油茶要做好施肥管理……”脱贫攻坚进入冲刺90天的关键时期,廖德勇已经快一个月没回家了,一想到村里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觉得浑身是劲。

匆匆吃了一碗面条,廖德勇和其他驻村工作队队员简单碰头后,各自奔向村民组开展工作。

“大娘,前几天跟你说补栽的草,你栽了没?前不久村里免费发放的黄豆种子,你收到了吗?”“谢谢廖书记咯,地里该补栽的地方已补栽得差不多了,黄豆种也都种下去了。”

廖德勇走进60多岁村民陈王妹的家中,详细询问她家黄豆播种和菌草的补种情况。

如今,旁如村通过成立村级公司——旁如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发展菌草种植700余亩,今年春季动员农户补植补种菌草200余亩,3月底至4月初新引进鸡苗5.7万羽,肉牛存栏276头,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太阳当空,走访几户群众,做好信息登记和排查,时间已经到了中午12点30分。蜿蜒的产业路沿山势盘旋,记者坐廖德勇的私家车往前行,这些村组的路他已经数不清走了多少回。

干净整洁的通村路上,不少农妇挑着竹担子,从山下的养鸡场取了鸡粪,正在往山上油茶林走。廖德勇笑着告诉记者,油茶林都是使用村里养鸡场的鸡粪来施肥,是真正的有机肥。

接近下午1点,廖德勇才回到村委会,随便扒拉了几口食堂的饭菜,在此期间还接听了好几个群众的电话。

听说生态移民搬迁到格凸河镇上的村民王小河家中什么都没有,下午2点,廖德勇及时将协调到的床、衣柜、桌椅送到王小河家中。

下午4点,针对部分村干部走访时摸排群众信息的难点,他叫来村里6名网格长、网格员,对信息大排查等任务详细讲解。

夜幕悄然降临,包括廖德勇在内的7名脱贫攻坚队队员纷纷回到村委会。大家利用晚饭时间,汇总信息、商量对策。

“廖书记是我们的全能书记,他来以后,村里的变化翻天覆地,现在,大家的大事小事都找他商量。”饭桌上,一位驻村干部对廖德勇赞不绝口,“他从2017年到旁如村驻村以来,工作兢兢业业,村路修通了,又种草养牛,牛养好了又种油茶……”

去年,廖德勇的妻子被派驻到大营镇百花村开展驻村帮扶,3岁的女儿也只能跟着妻子一起驻村。夫妻俩都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夜深了,人们伴着山里的犬吠和虫鸣入睡,而廖德勇仍在日记本上记录着当天的工作情况。

廖德勇(左)走访群众。(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金秋时 摄)

猜你喜欢
补种养鸡场黄豆
顺义区2018~2019年卡介苗补种情况分析
邓立海作品
数黄豆
如果接种了涉案疫苗,要补种吗
2014年玉米出苗情况分析及技术措施
黄豆枕头
浊流中的一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