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非合作均衡博弈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8-25 05:24江自强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博弈论项目经理利益

江自强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前言

博弈论是研究解决参与人之间的竞争性质或互相对立问题的方法和数学理论。博弈论广泛应用在经济学中,但是在建筑工程领域还没取得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实际建筑工程管理运用博弈论下非合作博弈理论知识,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能有进一步提升。

一、非合作均衡博弈一般概述及三种表现状态

博弈论中最常见的均衡博弈类型之一是非合作均衡。“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非合作博弈的经典基本模型之一,模型表现形式为警察在抓捕现场抓到两名犯罪合伙人,却没有具体证据证实两人犯罪事实,为了防止两人相互包庇串供,于是警察将它们分开审查,警察给他们三个审查条件:①两人同时都不承认犯罪事实,每人均判一年;②两人同时都认可犯罪事实,每人均判三年;③如果一方承认罪行,另一方拒绝承认,忏悔者将被无罪释放,如果他不承认,他将被判处五年。

他们两人的最佳选择是不同时承认犯罪事实,这只需要一年时间,但实际情况是他们两人都选择承认犯罪事实。由于两人分开审查,没有相互包庇串供机会,且两人都是理性的,都会从对自身利益最好的一面出发。因此他们都选择承认犯罪事实,均被判三年,这样的选择承认犯罪事实的策略对两人而言是比较好的结局,这样结局就是非合作均衡。

二、博弈论中非合作均衡状态类型

在非合作均衡中有三种博弈表现形式:一是不完全信息战略博弈的非合作均衡,二是战略博弈的非合作均衡以及三是混合策略的非合作均衡。为了简洁地表达这三种博弈形式,本文以游戏模型为例进行了分析。①不完全信息战略博弈的非合作均衡形式。在游戏模型中,局中人甲不完全了解对方所采取的行动(策略)信息,只能依据所搜集的信息判断对方行动策略,最后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案。②战略博弈的非合作均衡。在游戏中,玩家甲选择动作组合a,而其他玩家选择除此之外的动作组合。他选择的动作组合效果不如其他选手。因此,在这种状态下,玩家甲应该考虑其他玩家的行动计划来选择最佳的行动策略。③混合策略的非合作均衡。在此状态下,给予每个行动组合一个概率,局中人根据每个行动策略计算出相应的概率大小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案。

三、非合作均衡博弈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假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将上述三种非合作均衡不同形态运用于其中,把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看作一个游戏,所有参与者看作游戏方,那么战略信息状态可以用复杂的现场,依据不同的环境,所有参与者制定出的方案就是该行动策略。

(一)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竞争中,各投标人彼此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投标人在进行投标报价时必须思考其余投标者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各投标人彼此之间的博弈。在不存在投标人互相串通的理想条件下,该博弈为非合作博弈。

建设单位(业主)在进行项目招标时,他有两种招标方式的选择:邀请招标和公开招标,不管哪种招标方式,各投标人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此非合作博弈为不完全信息战略博弈。投标人根据自己仅获取的信息,和对其他投标人的行为判断,做出接近于标的最优的投标价格,就越容易中标。

(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与项目经理的博弈

项目经理是该项目主要负责人,拥有很大的对项目的控制权,在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博弈,从理性角度看,项目经理会选择高价策略,已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建筑企业管理层对项目经理的报价的了解不是十分清楚,再加上企业内部竞争力较为薄弱,企业管理层不会跟项目经理讨价还价,因此项目经理不会采取低价策略,从而不会出现低价窘境的情形。在此种情形下,项目经理定会采取高价策略,而此时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下降,导致施工过程中成本加大,进而也使得自身利益减小。由于项目经理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降低,自己内部员工竞争意识下降,对待工作积极性降低,导致项目的失败,进而使企业在经济市场失去竞争力。

项目经理与建筑企业所占角度不同,从而报价策略不同,双方所获得的利益也不同,若项目经理从自身角度看,他会采取高价报价策略,所取得的收益为10,建筑企业收益为4;如果项目经理为了赢得企业的信任采用低价报价策略,项目经理的收入为5,施工企业的收入为8。但在实际生活中,建筑企业内部竞争激烈,加上双方信息不对等,为了拿到该项目的管理权(该项目中标),往往项目经理选择低价策略的概率会更大。

(三)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我们以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质量问题管理为例。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为了加强质量方面的管理,建设单位会委托监理单位代替建设单位行使管理监督的权利。由于监理方与施工方所占角度不同,代表利益主体不同,二者形成非合作博弈。在施工现场,施工方使用伪劣建筑材料施工,监理方未能发现施工质量问题,施工方从而取得很大的经济利益,导致施工方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不顾工程质量,达到非合作均衡目的。若监理方严格履行权利,加大对现场施工质量的检测力度,对施工方使用伪劣建筑材料的大力处罚。在监理方干预下,施工方会减少使用伪劣建筑材料的使用次数,在管理成本上加大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从而使整体经济利益减少。将此理论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不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控制施工质量。这种非合作均衡在监理单位强力干预下,施工单位利益下降,这种非合作均衡被控制。这样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为了达到非合作均衡,保障各自利益,从而形成合理的价格。

(四)在成本经济利益中的应用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含有两大经济主体,分别是建设单位和工程项目承包单位。建设单位为了保障工程项目最终成本控制在合同价以内,对施工企业单位在施工中及项目保修期内各方面严格要求,但施工企业单位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承包合同的约束下,尽可能的创造更多的利益。双方利益角度不同,导致双方关于成本经济形成博弈。为了满足项目顺利进行的条件,建设单位确保项目的各个环节符合该项目要求,例如施工设计图纸满足项目需求,但也有可能建设单位前期工作未做到完善,又加上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原本的设计方案不满足当下施工要求,项目只好重新设计施工,从而造成工期的延迟,施工企业抓住机会要求进行索赔,无论索赔的金额是多少,这样建设单位的项目成本都会超出合同价款,但双方有一个共同的项目目标,那就是保证项目顺利完成。假设在外在环境条件下(即非合同文件条款下),建设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会出现不可抗力事件的概率是x,所支出成本为0,那么为做好相关工作,导致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概率是1-x所支出成本为C;施工单位面对此种情形,决定索赔的概率为y,所获得的利润为Q,不索赔的概率为1-y,所得利润为0,未发生就不需要索赔,利润为0。如表所示:

施工单位索赔y不索赔1-y建设单位发生不可抗力事件x未发生不可抗力事件1-x(C,Q)(0,0)(C,0)(0,0)

从上述可以看出,最好的结果是未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建设单位不用额外支出成本,施工单位不用索赔。但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事件都有发生的可能,此时非合作均衡会被打破。因此给予事件一个概率,局中人根据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决策出最优的行动策略,此非合作均衡为混合策略的非合作均衡。

四、结语

通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各方面和项目经济主体的非合作均衡应用分析,认识到:非合作均衡是解决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从各参与者(局中人)的利益角度分析,得出最优的行动策略,以此保障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在现实生活中,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管理体系,涉及层面广。使用非合作均衡博弈解决各个层面问题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问题的考虑要全面,这样得出的最终策略是最优行动策略,才能使非合作均衡博弈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起到有效的应用,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猜你喜欢
博弈论项目经理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樊畿不等式及其在博弈论中的应用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
利益链与新垄断
博弈论视角下医疗纠纷解决方式选择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能力及主要任务
论项目经理的职责与技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