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08-25 01:50林怡萍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玉林市义务教育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玉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加强示范引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玉林市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012-03

为了切实、深入了解玉林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关情况,近日,玉林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先后到玉林市各县(市、区)的城区及乡镇多所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和视察。视察期间,他们听取了各县(市、区)的情况汇报,查阅了有关规划、方案及统计报表等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进一步了解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玉林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均有增长。其中,2018年全市义务教育财政拨款较2017年支出增长近6%;2018年全市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平均义务教育经费较2017年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增长2.65%;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平均公用经费达750元/生,2018年平均公用经费达755元/生,2018年较2017年学生平均公用经费增长达0.5%;2018年玉林市在编教师人均提资300元/月。

二是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及使用情况。2017—2019年9月,玉林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收入达76 000多万元,共支出62 600多万元。

三是农村税费改革情况。2017—2019年9月,玉林市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资金合计24 600多万元,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均为8 224万元。

四是土地出让收益情况。全市2018年以前,严格按照土地出让收益的10%计提教育资金,根据中央文件,从2018年第三季度起,暂停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教育资金,因此2019年起不再计提教育资金。2017—2018年,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教育资金共支出14 700多万元。五是落实“两免一补”。全市严格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及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2017年至2019年,全市共筹措拨付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269 900多万元,全部用于家庭困难学生和经济困难寄宿生。

(二)保障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配备标准,按标准配备教师,满足开齐开足课程要求的情况。根据2018年下半年数据统计,玉林市小学、初中师生比分别为1∶20.72和1∶15.64,未达到1∶19和1∶13.5的配备标准。学科结构性缺编情况也比较严重,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师不足。大部分学校采用转岗的方式开设课程,难以保证课程质量。

二是教师学历结构和岗位设置情况。2018年,玉林市共有小学教师30 000多人,专任教师都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学历合格率达99.90%,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了95.5%;初中专任教师都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学历合格率达99.70%,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83%。玉林市公办教师学历都达到规定的标准,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标准设置岗位。小学教师岗位设置,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比超过57%;初中教师岗位设置,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比超过60%。

三是县域内城乡教师交流情况。2017—2019年,玉林市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总人数达13 000多人次,总体达到了自治区文件规定的交流比例。

四是核拨教师培训经费情况。培训经费逐年增长,按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安排教师培训经费,2017—2019年三年共8 500多万元。

(三)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

一是中小学校(幼儿园)用地规划和保护相关法规、制度、政策的制定实施。玉林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8月批复了《玉林市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用地专项规划(2016—2020年)》。根据规划,到2020年,玉林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共有125所,规划保留29所,扩建27所,迁建7所,新增62所,规范撤并17所学校。其中,小學共83所,规划保留小学14所,扩建小学21所,迁建小学7所,新增小学41所,规划撤并小学13所。中学共42所,其中初中30所,高中12所,规划保留中学15所,扩建中学6所,新增中学21所,规划撤并中学4所。各县(市、区)也相应编制了中小学(幼儿园)用地规划,并积极推进了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

二是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5年以来,全市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为契机,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对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体系》,加大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8年,玉林市出台《玉林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2019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造项目139个,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开工项目88个,开工率为63.31%。通过这些项目建设,改善部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是消除小学45人以上、初中50人以上的“大班额”情况。2019年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总班数超过22 400个,大班额超过2 800个,大班额约12.5%,已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

(四)促进义务教育公平,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玉林市保障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保障“三残”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其中教育行政部门6所(2所获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民政部门1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约1 100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约2 700人,全市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17%,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

二是落实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情况。2018年,全市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达34 000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占比达到84%,基本上达到“两为主”的要求。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落实“双线四包”控辍保学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近年来,玉林市加强控辍保学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双线四包”工作目标责任制。特别是今年以来,玉林市进一步加大政府控辍保学力度,充分发挥镇、村两级作用,采取行政、司法劝学手段,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市现有义务教育辍学学生251人。

二是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情况。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及国家、自治区的要求,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每年秋季开学前,玉林市都会出台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有关文件,明确对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三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科学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体系的情况。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桂教规范〔2017〕15号)的精神,玉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形式呈现,避免分分计较,过度竞争。自2013年玉林市成为广西唯一的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以来,该市把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四是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情况。玉林市认真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市配合国务院督委办做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2019年,对北流、博白、陆川等3县(市)抽选四年级和八年级进行质量监测。指导陆川县、兴业县做好“国检”的迎检工作。两县于2018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在兴业县召开了全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组织专家对博白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四级复核评估,博白县于2018年12月通过了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二、问题分析

虽然玉林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工作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远远落后于全国、全区的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全国已有2717个县(市、区)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通过“国检”,“国检”通过率为93%。玉林市目前共有北流市、容县、玉州区、陆川县、兴业县、博白县、福绵区7个县(市、区)通过了“区检”,通过率100%;共有北流市、玉州区、容县、陆川县、兴业县5个县(市、区)通过了“国检”,“国检”通过率为71.4%,但比全区平均水平84.7%低十多个百分点。存在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玉林市县域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全市还有2个县(区)没有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认定,各县(市、区)还有部分学校存在体育运动场地不达标、大班额等现象。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大班额占比较高,占比约12%。

(二)落实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难度较大。按照2018年全国教育发展大会精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应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工资水平。执行该政策需强大的地方财力作为保障,玉林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前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市、县级财政困难,玉林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近5万人,到2020年,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全市各级财政合计需筹集资金达60 000万元,落实难度较大。在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

(三)控辍保学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玉林市劝返复学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已经返校复学的学生,如何关爱、管理和教育好他们,让他们留得住并顺利完成学业,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课题。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对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导,及时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当前重点是加大对博白县、福绵区的督导、帮扶力度,组织全市力量支持2个县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2020年全部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二)加大投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一是积极申请上级资金,加大对全市的支持力度,特别在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安排和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中对福绵区、博白县予以更多倾斜,确保在2020年底前玉林市全部县(市、区)通过“国检”;二是以实施学校建设提升工程为抓手,改建、迁建、扩建、新建一批学校,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化解大班额、大通铺和运动场地不足等问题。

(三)狠抓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强化“双线四包”责任制,加大行政、司法劝返力度,建立辍学學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学生劝返责任人制度,制订控辍保学任务书。根据学生实际,把学生分流到各类学校接受相应教育。加大复学安置力度,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单独编班、普职融合、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安置复学学生。抓好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争取把学生留住。

(四)抓好示范,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义务教育达到基本均衡之后就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玉林市条件较好的县(市、区)应根据实际,对照标准,制定好实施目标和实施方案,落实措施,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争取早日通过自治区评估和国家认定,引领玉林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五)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特岗计划、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支教走教等方式补充教师;深化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改革工作,优化招聘方式,有效提高玉林市各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的签约率;继续深入实施“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市培计划”项目,重点面向农村薄弱学校,采取切合农村教师实际的培训方式,培养一批善学乐教的“种子教师”,以点带面抓实校本研修;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提高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标准,落实寄宿制学校超工作量专项经费,推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提标扩面。

作者简介:林怡萍(1981— ),女,广西北流人,北流市人大代表,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研究。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玉林市义务教育
墨韵书香
绘颜绘色
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泉塘小学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玉林市安监局召开安监局长工作会议